头图加载中...

loading

【一个人的版图】(117)——【就是这个味儿】(兰州)

  • 出发时间/2020-07-02
  • 出行天数/3 天
  • 人物/和朋友
  • 人均费用/3000RMB

如果非要评选深圳街头数量最多的地方小吃,那么沙县小吃、桂林米粉和兰州拉面一定会表示当选前三名毫无压力。这三种经济实惠的小吃为解决广大混迹于大都市底层的劳动者的温饱问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仅就我来说,对于这三种小吃是满怀深情的。
唯一可惜的是,若干年前曾在兰州吃过一次正宗的牛肉拉面,回到深圳后,不管走进哪一家兰州拉面馆,总是有一种在华强北买了个山寨手机货不对版的感觉。简而言之,真的不是那个味儿。于是,再尝一次正宗的牛肉拉面,竟然成了我再去兰州的最重要的理由。
下了飞机,拖着箱子,打车直奔大众巷的马子禄牛肉面。一位兰州朋友曾经告诫我千万不要去马子禄,那里的拉面越来越难吃,服务态度超级粗暴,卫生状况差得连苍蝇落在桌上都会滑倒,据说本地人都不去吃了,去吃的都是不明真相的外地群众。
“不明真相的外地群众”,说的不就是我吗?为了搞清楚真相,在网上正经八百搜索一通,最后得出一个结论,靠百度是不可能得到真相的。于是,还是只能跟出租车师傅说去大众巷,毕竟是老品牌,总不至于太离谱吧!
大众巷内,我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过数间门可罗雀的兰州拉面馆,突然发现前方似乎发生了什么事故,为何人群把道路都塞死了?由于本人一贯不喜欢看热闹,便努力绕过人群,继续寻觅传说中的马子禄。然后,我找到了马子禄得招牌,然后,我又惊讶地发现,原来这些人群都是从店里排出来的等候吃面的顾客。
震惊之余,我拍了张照通过微信发给某基友端详。基友回微信幸灾乐祸,说要我犯贱非要去吃啥子马子禄,这下子被堵在门口,没准过一会儿就被城管过来清场。
我说,你赶紧洗干净抱着芭比娃娃睡觉去,你没看见人家卖牛肉面卖成有限责任公司,多么高端大气上档次,我就在这吃了,爱咋咋地。
于是,在等候了半个多小时后,我终于从一个小窗户里买到了几张薄薄的小纸片,然后去另一个小窗户里用其中几张小纸片换来一盘卤牛肉,然后又排了半个多小时的队,才在第三个窗户里领到一碗牛肉面,接着又花了半个小时等来一个位置,这才坐下开吃。其实到了这个时候,饥肠辘辘的我已分不清这碗面到底好吃不好吃,只想着赶紧吃完,然后迅速离开这个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面馆。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全长5464公里,世界第五长河,中国第二长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或自治区,沿岸至少分布着五座省会城市,分别是西宁兰州太原郑州济南
在黄河沿岸的诸多城市中,唯有兰州被称为“黄河之都”,浑黄的河水将兰州城一分为二,一座被誉为”天下黄河第一桥“的钢架桥横跨黄河两岸,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山桥“。
中山桥是最早建成的横跨黄河的桥梁,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最初名为“兰州黄河铁桥”,后来才改称“中山桥”。全部建桥材料都于1907年从德国走海运到天津,再由甘肃洋务总局从天津转运至兰州。建桥的工程师是美国人满宝本和德国人德罗,施工负责人为天津人刘永起。施工人员以德商聘来的69名洋工华匠为主,历时3年建成,造价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迄今为止,中山桥已在黄河上屹立超过一个世纪,仍然牢固如新。
每次看到德国人建的桥梁、房屋或是下水道在那儿一杵就是几个世纪纹丝不动,而轮到咱们天朝时,总得把几千年前老祖宗留下的赵州桥拉出来充门面,心中总是有些不是滋味儿。近期,听说某地新建不足一年的桥梁垮塌,结果把正好途径的大货车司机抓起来判了无期,说是人家超载,每次读到这种新闻,总有种荒诞无厘头的感觉,想必即使卡夫卡大神再世,也写不出这种挑战老百姓智商底线的剧情吧?

过了中山桥,便可以到达兰州城的另一处地标”白塔山公园“。白塔山由于山头一座白塔寺而得名,这座寺院始建于元朝,重修于明代。寺院平面呈长方形,大名鼎鼎的白塔居中矗立。说是”白塔“,看介绍也说此塔”通体洁白,挺拔秀丽“,可实际上该塔却是砖石结构,呈土黄色。白塔下部为喇嘛教的圆基结构,上部却是汉族的塔式结构,是一座典型的民族融合型宝塔。
登上宝塔山顶,可以俯瞰黄河两岸的兰州市容,浑浊的河水静静流淌,铁灰色的中山桥如同一根坚实的臂膀,默默搭在河上,一派雄浑壮丽的景象。可以负责任地说,从此处望出去,应该就是整座兰州城内最好的景色了。

从白塔山顶下行的过程中,看见一组人马正在Cosplay《轩辕剑》中的人物,虽然我看不明白这种如今在年轻人群体中疯狂流行的行为艺术,但是此情此景却引得我开始怀念轩辕剑这个RPG游戏中的永恒经典系列,尤其是那部让人痛彻心扉的外传”天之痕“。明明知道这只是一个游戏,却还是一遍又一遍徒劳地寻找并不存在的完美结局,不管刷多少次机,小雪和玉儿终归还是要有一人香消玉殒。如何选择,如何舍弃,如何放手,如何忘记,对于那个时候少不更事的我们来说,实在是一件令人锥心泣血的事情。
那些年一起熬夜打游戏的兄弟啊,此时此刻,你们还好吗?还记得让我们彻夜难眠的”天之痕“吗?还记得血脉喷张的球赛吗?还记得隔壁班那个长发飘飘的女孩儿吗?

仅仅隔着几站公交车的路程,便有一座”兰州水车园“和一座”水车博览园“。说实话,直到今天,我也不知道自己去的到底是哪一座。
兰州水车起源于明朝,是古代黄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水车,又叫“天车”、“翻车”、“灌车”或“老虎车”,是一种利用水力本身实现取水或灌溉的伟大发明。水车出现之后,人力或畜力都得到极大解放,一些原本无法灌溉的土地也得以开发种植,极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从某个角度来讲,随着水流日夜不停转动的水车恐怕已经到达了小农经济的顶端,毕竟再往上就该出现机械动力了。
黄河上漂来一只羊皮筏子,还未停稳,等待已久的游客们便蜂拥而上,争相体验这种黄河沿岸古老的摆渡工具,由于我前段时间才在沙坡头坐过羊皮筏子,听过艄公的小曲,这次在兰州便只是站在岸边,饶有兴趣地看着筏子随着水流的方向颤颤巍巍飘远,心思也随着筏子渐渐远去了。

离开水车园,在走去黄河母亲像的途中,偶然看见路边张贴的告示,正是所谓“铁证:民国老地图标注:钓鱼岛不属日本琉球更是我们的”。其实在我看来,与某国争辩钓鱼岛到底属于谁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我们身处的原本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当我们拳头够硬时,钓鱼岛就一定是我们的,当我们的国力衰弱时,莫要说小小的钓鱼岛,就算是其他核心利益也休想保住,外蒙古海参崴台湾香港,哪一个不是活生生的例子和血淋淋的教训!不管在任何时候,打嘴仗总是一件最无用的事情。
之前在网上看黄河母亲像照片的时候,总是认为这应该是一尊巨大的塑像,可直到身临其境才发现,原来只有这么大一点儿啊。为什么大家拍出来的照片都显得塑像很大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塑像下的游人实在太多了,为了避开大家的脑袋,无奈之下,只能把镜头拉近。

就算不是一个博物馆控,即使只为了那一尊马踏飞燕的青铜器,都应该去甘肃省博物馆瞻仰一番,毕竟在中国的每一个旅游城市内,都可以找到这尊东汉铜奔马的身影。马踏飞燕,从1983年开始,正式成为中国旅游的标识。
铜奔马于1969年出土于甘肃武威市雷台汉墓,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自出土以来就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
从力学角度来说,虽然整匹青铜马重量的着力点都集中在飞燕脊背这一个小小的点上,但是却完美符合力学平衡的原理,历经近两千年也未曾倾覆。从艺术角度来说,骏马头顶花缨微微扬起,昂首扬尾,尾打飘结,三足腾空,右后足蹄踏一飞燕,飞燕展翅,惊愕回首,用一种极致浪漫的手法烘托出骏马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速度,这种超凡入圣的想象力,就算是放在信息极大丰富的今日,也是极为难得的。
除了铜奔马之外,甘肃省博物馆内还藏有一幅魏晋时期的砖画像——”驿使图“,如今也成为中国邮电事业的标识。
另外,甘肃省博物馆内的彩陶展厅还具备国内展示数量最多、器型最丰富、制作最精致、图案最绚丽和艺术价值最高等特点,集中展示了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和青铜器时期的彩陶文化。

本篇游记共含 3413个文字, 67张图片。帮助了 游客。 举报
相关目的地: 兰州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页面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