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一个人的版图】(115)——【青城·浮生二日】(呼和浩特)
- 出发时间/2015-09-09
- 出行天数/2 天
- 人物/一个人
- 人均费用/2000RMB
原本信心满满筹备的今年七月份呼伦贝尔大环线之行,由于突然降临的工作被临时取消,心中已然沮丧,再一排近几个月的时间表,发现十月份的额济纳旗胡杨林金黄盛宴恐怕十有八九也泡了汤,这就让我近乎要竭嘶底里了。内蒙古的出游计划做了N年,攻略做了无数次,结果年年事到临头却又落空,愣生生把呼伦贝尔和额济纳旗从冷门景区熬成了门庭若市的大热所在,到头来还是没能成行。
就在我认为去内蒙古至少要等到明年的时候,一个很可笑的理由却又把我带上了直达呼和浩特的飞机,这就是命运,这就是人算不如天算,老天爷硬塞给了我一个去塞外青城浮生二日的机会。庄子老先生有云:“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不思虑,不豫谋。光矣而不耀,信矣而不期。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神纯粹,其魂不罢。虚无恬淡,乃合天德。”此为“浮生”一词的来历,虚幻不实的人生,岂不正是我这趟莫名其妙行程的真实写照吗?
不过话还是要说回来,虽然这样的行程远远不能填补我内心由于没能去草原和胡杨林而造成的缺憾,但好歹呼和浩特有蓝天,有白云,有原滋原味的手把肉,我只能聊以自慰,告诉自己,有这些就足够了。
青城第一站,当然是格鲁派的著名寺庙“大召寺”,而这其中的“召”字在藏语中就是寺庙的意思,所以原则上“大召寺”这个名字是不恰当的,按照小学语文的知识,犯了重复的语病,应该直接称为“大召”即可。不过回过头来再看,“大召”,即是“大庙”的意思,简单直白,言简意赅,不像咱们汉人那么文绉绉的瞎矫情,取个名字还要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草原民族就是这么豪爽与直接。
明朝万历七年,蒙古土默特部的首领阿拉坦汗主持修建大召寺,约在万历八年完工,是呼和浩特最早兴建的喇嘛教寺庙,后来由于康熙在寺中住了几日,为了表示对于这位皇帝的尊重,僧侣们取消了活佛的转世规定,这才导致大召寺成了罕见的不设活佛的蒙古黄教寺院。
寺内还供奉着一尊由尼泊尔进贡的银佛,通高3米,全身由3万两白银打造而成,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据传该银佛入驻大召寺时,三世索南嘉措曾亲临大召,主持开光法会,由此大召寺也有了“银佛寺”之称。
距离大召寺不远的观音寺,是一座典型的汉传佛教的寺院,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又在清朝道光年间重修,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与观音寺仅一街之隔的宝尔汗佛塔是一座建成不足十年的藏式白塔,该塔落成时,四川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副院长龙多活佛将多年珍藏的稀世圣物释迦牟尼佛舍利和阿难尊者、优波离尊者、舍利佛尊者、西瓦利尊者等十大阿罗汉的舍利,还有很多珍贵经书、佛像,一并赠予了宝尔汗佛塔。
席力图召与大召寺仅隔一条街,可是与人潮汹涌的大召寺相比,此处要显得清净许多。“席力图”在蒙古语中是“第一”、“首席”或“法座”的意思,由于四世的老师第一世席力图活佛长期主持该寺而得名。
康熙三十五年,康熙皇帝第二次亲征噶尔丹,大获全胜,凯旋班师途中路过呼和浩特,在席力图召驻跸,当时的席力图四世为康熙举行“皇图永固,圣寿无疆”诵经法会,康熙御赐《唐古特经》一部,《药王经》一部,又因席力图召的大殿正在此时新建落成,于是赐寺名为延寿寺,并在寺内立满,汉、蒙、藏四种文字的征噶尔丹记功碑,立于召内殿前,兼以表扬席力图四世对清廷的功绩。
在真正来到内蒙古博物院之前,我一直想当然地认为,这座博物馆展示的重心肯定在于展现那个彪悍异常的草原民族。这个民族,摧毁了同样在马背上夺得天下的女真人,吞并了富甲天下的南宋王朝,兵锋直抵欧洲大陆的最西端,建立了迄今为止疆域最广的庞大帝国。这个民族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走向,让骄傲的欧洲人见之色变,闻之丧胆,被称为“上帝之鞭”。这个民族有足够的理由成为任何大型博物馆的主角,更何况是在他们发迹的蒙古草原上。
直到进入内蒙古博物院,我才惊奇地发现,成吉思汗和他的草原王国只能占据一个小小的展厅,这里的真正主角是一种历史更为久远的远古生物——恐龙。原来,内蒙古博物院竟是国内收藏恐龙化石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比起四川自贡的恐龙博物馆也不遑多让。
除了恐龙、猛犸象、剑齿虎,除了由匈奴、契丹、女真、突厥、蒙古等草原民族书写的辉煌而苍凉的历史,在内蒙古狭长的地域范围内,当然还有举世闻名的红山文化,这个由于在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遗址发现而得名的上古文明,是中国已知出现最早的农业文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便是大名鼎鼎的玉猪龙。据专家考证,后来中华民族的龙图腾便是脱胎于红山文化中的玉猪龙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