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3日消息,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闭关”8年修复完成,6月13日千手观音金身再现,正式对外开放。 俺虽然去过几次大足石刻,但这尊千手观音却没有看见过,再加上大足石刻博物馆展览了无数精美的石质文物,于是才有了这次大足之行。
据说:之所以贴新的金箔是因为之前用一只手做过试验,贴了旧金箔,很快发生腐蚀病变,所以不得已贴了新金箔,但仍然有一小部分保存较好的旧金箔贴在千手观音上,保留下历史的信息(网络照片)
千手观音金身再现 世界石刻艺术之瑰宝(网络照片)
这个 千手观音像,历经近千年时间洗礼的沧桑陈旧感,修复后已经不复存在了,但她恢复了南宋建造之初时的本来面目,修复是修复到最初落成的完美状态,还是固化在某个时间段的老化状态,还真是见仁见智
病害严重的千手观音造像(2011年2月24日摄) (网络照片)
据说大足石刻能申遗成功主要就靠北山的转轮经藏窟,还有宝顶的千手观音,卧佛,圆觉洞,毗卢道场。
宝顶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城东北15千米处,由宋代高僧赵智凤于南宋淳熙年间,历时70余年,以大佛湾、小佛湾为中心,有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是大足石刻最精华部分。
交通:重庆主城坐汽车到达大足县城(长途汽车站)之后,去北山可以采取步行或出租车的方式,步行耗时长,体力消耗大。由于是爬山,但能体现情趣,出站后看路牌很简单。出租车就打表吧,不远,大概10块左右。(出租车只能到北山山脚,自己走路上去,参观完下山后走到大足体育馆坐公交101路或在景区停车场直接等返空出租车回到长途汽车站)走路上山一般30分钟左右
去宝顶,可以打的或坐三轮或乘坐101路或102路、103路公交车去东关车站(大足新车站),打的5元以内吧,三轮大概2-3元,有点远,一个在城西,一个在城东。到了东关车站,就有到宝顶的公交车205路了(晚6点收车,每20分钟一班),票价3元。
如果选择打车,大足县城-宝顶山石刻 30元;大足县城-北山 5-10元;宝顶山-北山 30元(正规打车,黑司机就不说了)
高铁大足南站在大足邮亭镇,邮亭镇再转车去大足石刻(邮亭镇到大足城区几十公里),这样更费钱费时
当然,如果亲从成都方向过来,可以在高铁大足南站下车再转车
出大足南左边坐204路公交,6元到终点站大足汽车站(1小时多点)下车就能换乘205大足汽车站到大足石刻的公交。也可以坐204路公交到城南创新小学站下车,往前走一百米到红绿灯出坐农村客运车到宝顶大足石刻。也可以坐204路到电信局站下,到马路对面坐205路,但这里一般没座位啦
关于大足石刻:
1、是中国唯一位于南方的古代大规模石刻石窟群;
2、大足石刻的最精细和最具价值的石刻在北山石刻,所以游大足石刻有“北山看门道、宝顶看热闹”之说;
3、宝顶的千手观音石刻是中国观音手最多的石刻造像。(830只手)
4、每年五月一日和十月一日两天,凭学生证宝顶石刻只要两元钱门票(记住,只有这两天才行)
2015重庆大足石刻之北山石刻
//www.achim-lelle.com/i/3284123.html
#消夏计划#2015重庆攻略大全:一城山水韵,千载巴渝风
//www.achim-lelle.com/i/3418018.html
#2015旅程总结# 笨蛋记事
//www.achim-lelle.com/i/5362389.html
2017陪着母亲逛大足//www.achim-lelle.com/i/7931050.html
2015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www.achim-lelle.com/i/3485310.html
2016万里长江第一佛(山城摩崖石刻)
//www.achim-lelle.com/i/5371568.html
2016拜佛峨眉山之万年寺篇
//www.achim-lelle.com/i/5378696.html
2016拜佛峨眉山之金顶篇
//www.achim-lelle.com/i/5378913.html
2016拜佛峨眉山之伏虎寺篇
//www.achim-lelle.com/i/5379886.html
2016拜佛峨眉山之报国寺篇
//www.achim-lelle.com/i/5380461.html
2016锦绣中原之龙门石窟//www.achim-lelle.com/i/5622464.html
2017晋善晋美之云冈石窟篇
//www.achim-lelle.com/i/6647423.html
2019青海湖环游第六天(上):漫步莫高窟//www.achim-lelle.com/i/16855477.html
视频:
ccav4 《国宝档案》 20150602 探秘大足石刻——暗藏的智慧
ccav4 《国宝档案》 20150603 探秘大足石刻——“一号工程”之谜
ccav4 《国宝档案》 20150604 探秘大足石刻——断指再造
ccav4 《国宝档案》 20150605 探秘大足石刻——金妆之谜
ccav4 《国宝档案》 20150606 探秘大足石刻——石窟的美容师
大陆寻奇20150726 酆都 游走鬼城阴曹府( 酆都,,大足石刻)
大陆寻奇20150830重庆合川区 兴学重教的典范(合川文峰古街、合川桃片、陶行知纪念馆、钓鱼城;翠云水煮鱼、番茄鱼、小爱家时尚餐厅;大足北山石刻;重庆美食混搭风)
出发吧
公元701年,武则天将该年年号定为“大足”,谓“大足天下,天下大足”之意。57年后,其曾孙唐肃宗颁令设置大足县
大足石刻博物馆以北山石刻的 观无量寿佛经变相窟后面的建筑相仿而建
大足石刻博物馆主殿前抱厦联: 佛道千山堪入梦;烟云一片可裁诗。
北山石刻 观无量寿佛经变相窟
根据石刻3D测绘线描图制作而成的小短片
全球仅有的散步胶片拍摄的360度环幕电影
镇馆之宝释迦牟尼佛像 南宋
其代价在于佛像的头、肩、身、腿等各部位的比例很是和谐,在佛像造像中较为稀有
曾于1995年被盗,2006年追回的国宝、多宝塔佛头 南宋
1995年6月4日,大足石刻北山多宝塔内一尊南宋时期的释迦牟尼佛像头部被人盗割。25天后,警方在成都将主犯王洪君抓获,并找到来不及出售的佛头。王洪君被法院依法判处死刑,并于1996年执行。作为共犯的阳文德侥幸逃脱了警方的抓捕,并四处躲藏。2006年6月,大足警方接到举报,阳文德在重庆一建材市场出现。8月30日,警方通过布控,一举抓获在建材市场打工的阳文德。
石质镂空香炉 国宝 明成化三年
香炉通高166厘米,座基平面呈六边形,每边宽约50厘米;中间空心香筒分为三层,镂空刻有石狮、蟠龙、凤凰等。此香炉设计巧妙,雕刻精湛,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毗卢佛头像 国宝 南宋
该佛像头上的螺髻上戴着花冠,花冠上装饰着一颗火焰纹的宝珠,佛像眉目低垂,十分清秀。
释迦佛坐像 一级文物 南宋
佛像卷发,蓄满络腮髯毛,身穿袒右式袈裟,是大足石刻今朝仅见的西式胡样佛像
水月观音 宋
龙纹石雕屏风 清 一级文物
观音坐像 南宋 一级文物
宝顶石刻的修建者赵智凤的师傅:柳本尊 南宋
菩萨头像 一级文物 明
阿弥陀佛像 一级文物 明
仕官像 明末清初
离开佛像区,随处参观
千手观音修复中实验用手
千手观音修复工具
千手观音修复工具
千手观音所用的旧金箔
千手观音脱落手指
2008年开始修复前,千手观音造像上的金箔已斑驳不堪,许多手指都脱落断裂,时间消磨、吞噬着她曾经的庄严和震撼。因千手观音造像集石质、彩绘、漆层、金箔等多种材质于一身,加之受工艺叠加、环境潮湿等因素影响,形成了34种复合病害。
1979年,0.25吨块体自然脱落;1985年,一只50千克的手自然脱落;2007年,又有一只手突然掉下。病害缠身的她,已经到了“先救命、再治病”的危急关头。
千手观音面部修复效果图
离开大足石刻博物馆,前往宝顶石刻(后面内容为本人老游记改写而成)
赵智凤像
赵智凤,生于重庆大足县米粮里,5岁时,在家乡古佛岩落发为僧,16岁时外出云游。孝宗淳熙六年(1179)返乡后传密宗柳本尊法旨,承持其教,命工首建圣寿本尊殿,因名其山曰宝顶。发弘愿,普施法水。按密宗道场的格局,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在宝顶山“U”形沟中一次性雕琢了上万躯佛像。继承弘扬密宗柳教,清苦70余年,营造了宏大的宝顶石窟密宗金刚部道场,使宝顶山成为巴蜀密宗中心,宝顶石窟成为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一座丰碑,1999年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赵智凤主持建造宝顶山石刻时年方26岁
宝顶山石刻雕琢在一段马蹄形(或者说U字形)的山谷里面,游览也是沿着U字一路向前,不走回头路。这种结构可以防止大风侵袭,减少石刻风化;同时石刻刻在岩壁内,上有遮挡,也防止了雨水侵袭。
旁边的一堵石壁上,上面是同治年间大足知县王德嘉题写的圆润饱满的“宝顶”,下面是“福”、“寿”,这是宣统年间涵若龙必飞题刻,中间有联曰:敬书大福劝人质朴,触目惊心介尔景福;再书大寿劝人忠厚,人信吾言必得其寿。
进入大佛湾,首先看到的是两尊道教的雕像,右边是李耳与伏虎山君同塑一窟,两边的楹联是“道祖乘牛登岸上,山君伏虎镇桥头”。左边是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据说这组雕刻是近代的,体现了大足石刻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理念,在全国石刻中罕见。(上2图)
正觉像
这尊造像手结外缚印,头上有“平顶金刚印”,据考证,是赵智凤的老师柳本尊的成佛像。在佛头顶的两道毫光之间,刻有柳本尊的居士像。
在正觉像之右,有一通碑,名为《重修宝顶山寿圣寺碑记》。碑上追叙了大佛湾石刻的来历,简介了赵智凤的生平事迹。
碑上载:“传自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1159)七月十有四日,有曰赵智凤者,始生于米粮里沙溪。年甫五岁,靡尚华饰,以所居近旧有古佛岩,遂落发剪爪,入其中为僧。年十六,西往弥牟(汉州弥牟,大约在今德阳市的广汉市),云游三昼。既还,命工首建圣寿本尊殿,因名其山曰“宝顶”。发弘誓愿,普施法水,御灾捍患,德洽远近,莫不皈依。凡山之前岩后洞,琢诸佛像,建无量功德……。初,是院之建,肇于智凤,莫不毕具……。”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直接反映赵智凤生平事迹唯一的文字资料。此碑为明洪熙元年(1425),大足儒学教谕刘畋(tián)人所书。它是研究大佛湾石刻造像来历的一块极为重要的史料碑。
圆觉洞 洞口外侧伏卧着一尊雄狮。它在佛教中是起着使人正心不起邪念的作用,同时也象征佛说法如狮子吼,能威震四方,让众生豁然开朗(上图)
牧牛图
第一组“未牧”。佛家认为,人的心在未经过调服之前,就跟未经过驯服的牛一样桀骜不羁,很容易随外界的干扰而波动,就像没有涵养的人遇到一点小事也会暴跳如雷,无法自控一样。第一头牛受到外界刺激之后冲出栅栏,正昂头犟项拼命朝山间狂奔,后面的牧人双手紧拽缰绳,正使劲地把它往回拉; 第二组“初调”。在牧人的强制和鞭策下,牛虽然并未显得驯服,但头已经开始勉强转过来了。这比喻在佛门清规戒律的约束下,放任顽化的心性开始得以收敛; 第三组“受制”。牧人站在牛首旁,右手牵牛,左手扬鞭,正驱牛下山,牛已能勉强顺从人意。旁边的颂词写道:芳草绵绵信自由,不牵终是不回头,虽然牛是知人意,万去低昂不易收。比喻贪执顽化的心性虽然受到制约,但还不能麻痹大意,放任自流(上图)
第五组“驯服”与第六组“无碍”并列。两个年青的牧人手握缰绳并坐在一起,正亲密地攀肩说着悄悄话。左边的牧人说得滔滔不绝,舌头都顶出来了。右边的牧人听得喜笑颜开,眼睛笑成豌豆角,嘴也笑得合不拢了。他们到底在说什么呢?大家请看,左边的牛也悄悄地凑过来,竖着耳朵,瞪大眼睛,正在偷听哥俩儿的秘密。这个造型极为生动,所以很多游客看到这里,都会笑着说:平常大伙儿说的“吹牛”恐怕就是从这儿“吹”出来的吧!右边的牛好象对主人的秘密并不感兴趣,它安静地跪在一旁饮水。在这里,牧人和牛的关系已显得轻松、和谐。牧人虽然还手握缰绳,但已经不用太去在意自己的牛了。这说明对心性的驯化已达到无拘无碍的程度,清规戒律的约束也正在趋于淡化(上图)
第十组“双忘”。牛不吃不喝温顺而卧。牧人怡然自得,敞胸露怀地在一棵大树下畅然酣睡。树上一只调皮的小猴倒悬而下去扯他的衣襟他也全然不知。小猴在此代表外界的干扰和红尘的诱惑,这一切对牧人不再起作用,说明修行到此他已是心体澄静。到了这种境界,即使出入红尘凡世也无所谓,因为他的心性已经纯化透明、清净自由,外界的一切已无法干扰他了 (上图)
第十一组“禅定”。牛已经不见了,只剩下修行者结趺而坐。修行者头顶上方刻颂一首:无牛人自镇安闲,无住无依性自宽。只此分明谁是侣,寒山樵竹与岩泉。比喻执着贪恋的心欲已全然消失,修行者的心性已化作清风,与大自然的林间翠竹,山岩清泉溶为了一体。但这还不是最高境界,因为修行者的“本我”还存在,他的物质体还存在。按佛家的说法,色相存在,引发贪恋执着心识的可能性就存在,就象病根未除,就有可能旧病复发,要修得不留色相于世间才行,所以还需进行最后一步的修炼。(上2图)
第十二组“心月图”。修炼到最后,修行者由定生慧,进入万象皆空之境界。人和牛都消失了,只剩下这轮亘古长存的皓月。这组造像叫做“心月图”。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心”大多数代表的是思维器官,“心月”的意思就是通过逐步的磨炼使自己的思想达到空灵如皓月,一尘不染的境界。(上图)
圆觉洞内正前方刻着结跏而坐的三身佛:中间是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左边是报身佛(卢舍那佛);右边是应身佛(释迦牟尼佛)。在三身佛前长跪着一合掌菩萨,为十二圆觉菩萨的化身。她正在问法
合掌菩萨后面洞口上方开一扇天窗,由天窗射入一束强光,把观众的视线引到佛前长跪的菩萨身上,巧妙地点明了“问法”这一主题,随着光线的折射、扩散,创造出了一个梦幻般的佛国仙境。
在靠山的右壁上,刻着一条长卧的龙,这条龙的龙身便是窟顶的排水渠道。在龙头下面刻着一位高擎钵盂的老僧。下雨之时,雨水从窟顶的岩隙渗透下来,通过龙身汇向龙头,再通过龙嘴滴入老僧的钵盂内,并发出“叮咚叮咚”的声响。老僧持钵的手臂是镂空的,水通过他镂空的手臂往下流,然后通过石壁上的暗道和大家脚下的水沟排出洞外,形成一个周密完整的排水系统,真可谓巧夺天工。(上图)
大佛湾的护法神却是释迦牟尼佛率领天龙八部守卫道场
护法神像:护法神个个身着袍甲,狰狞剽悍,气势高昂,以最忿怒的形象来为众生摧毁魔障
这是只下山虎,但当时雕刻的工匠没见过老虎,凭想象就雕成了这个样子。
六道轮回图(上图)
抱轮的蓝面巨人为转轮王,重庆人称之为“无常鬼”。无常鬼怒目獠齿死咬轮盘,长舒两臂紧钳轮盘,象征业力不可逆转,即:业力所致的报应、遭遇不以众生意志为转移。
六道轮回图共分四圈。(从里至外)轮盘的中心圈中坐着一修行者,从其心际飞出六道佛光,把整个轮盘划分为六个部分。表示“万缘发于心,一切由心造。”即:众生一切善恶行为都由思想意志所推动,发什么样的心,就导致造什么样的业。
在轮盘的第二圈内展示轮回中共有六种转生的趋向,上中为天道。日月绕须弥山顶,顶上安宫殿,展示极乐世界;上左为阿修罗道。一三头六臂之神,手擎日月,侧有侍者,下有献供者,表示享天福而怀嗔心; 上右为人道。共刻四人表四大部洲,苦乐同道; 下中为地狱道。漆黑的地狱之门旁设有沸腾的油锅,一马面卒正拖一人去受刑,这是众苦集聚的场所; 下左为畜生道。刻有一狮、一牛、一马; 下右为饿鬼道。一饿鬼手抱一人,口咬其头,侧边一鬼贪馋欲夺,下有一人恐惧欲奔。 整个六道是佛教对众生的分类。其中上三道为善三道,下三道为恶三道。整个六道是佛教对众生的分类。众生都在这善恶因果的严密关系中,随业而升,业尽而沉。佛教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做好事有好报的信念,多行不义必自毙的警诫,千百年来一直成为了维护中国道德伦理的精神支柱。
轮盘的第三圈是佛教十二因缘说的形象表现。十二因缘阐明了人生的变化无常,生死轮回的过程和揭示了众生生死流转的因果关系。十二因缘的具体内容,以及生、老、病、死诸般痛苦,工匠师都用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了出来。
在轮盘的第四圈有一个非常形象的表现──许多皮囊裹着一些生命体呈逆时针走向。其尾部表示前生,头部表示来世,死此生彼,生生相连如流水相续不断。这种理论使佛教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把人生之苦加以扩大化、绝对化,宣扬人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皆苦。
那么众生脱离不了苦海的原因是什么呢?在轮盘右上方刻有谒语:三界轮中万种身,自从贪爱业沉沦……轮盘左下方有一官一卒,以手扶轮表“贪”;轮盘右下方刻有一猴子一边抚着生殖器,一边瞅着后面的少女表示“爱”。是众生的“贪”、“爱”之心使得轮盘旋转不休。
佛教认为,人们若要解脱人生的痛苦,首先就应从去掉贪爱着手。
猫和老鼠
在所有痛苦中最让人煎熬的便是“求不得苦”。猫和老鼠向后人们讲诉的就是求不得苦。猫想吃老鼠,吃不到,求之而不得,苦。老鼠想逃生不能,苦。
华严三圣:中间一尊像即“大日如来”,左右两侧分别是普贤和文殊菩萨。
“华严三圣”,密宗始祖毗卢舍那佛居中,文殊和普贤分列两旁,三像身高7米,镂空刻近似圆雕,立体感强。文殊手托宝塔重近千斤,有1.85公尺高,工匠运用了力学原理,把佛像身躯、手掌、袈裟叠成三角,使得历千年而不坠。
释迦涅槃圣迹图 (上图)
"释迦涅盘圣迹图"是宝顶山的最醒目、最精彩的石刻之一。涅盘,是佛教语言,是"死"的意思。中刻佛祖释迦尼半身侧卧像,几乎占据整个北崖,大佛长30多米,脸长6米,光耳朵据说就能躺下3个人。石刻在处理上有独到之处。大佛仅现上半身,下半身虚没在岩石里,在民间的说法,大佛脚踏泸州,手摸巴县,身在大足。这种意到笔不到的表现手法的确引人遐思,更显示出佛像的伟大
经书记载,佛主是在两棵娑椤树之间,“头北脚南,背东面西,右手支颐而卧”。此处的卧佛身位与佛经基本吻合。释迦牟尼慧眼微闭,安祥而卧。其弟子从平地涌出,躬身肃立,正在聆听老师的最后一次说法。
头像下面最左边那个的卷发僧造像,在大足石刻这里共出现30多次,朋友们可以找找看啊
专家们猜测:这很可能是赵智凤本人像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高7.7米、宽12.5米,开凿于距今800多年的南宋年间,是中国最大的集雕刻、彩绘、贴金于一体的摩崖石刻造像,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重要代表作品
千手观音 总共830只手,这龛千手观音造像被誉为“世界石刻艺术之瑰宝”。
明隆庆四年(1570年),千手观音进行了明代以来第一次妆金。据记载,捐资人为“潼川州遂宁县净明寺”僧人,净明寺位于“遂宁县安仁里”。
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千手观音进行了明代以来第二次妆金,与第一次妆金相隔178年,由当时大足宝顶住持僧人与当地民众会首黄成先、穆源远、刘成彰等约定,筹集资金对千手观音进行贴金妆饰。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千手观音进行了明代以来第三次妆金。这一事件同时记录在千手观音造像腹部“暗格”封口砖和宝顶山圣寿寺维摩殿碑刻中,由当时遂宁县中安里七佛寺的一名叫张龙飞的善士实施。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千手观音进行了明代以来第四次妆金,由重庆市璧山县大路场信士戴光升实施。
现在所见千手观音为第五次妆金
千手像的法器,主要为四十正大手所持执,以示息災、降服、祈愿、成功种种表徵。《千手经》中载:若为富饶种种珍财资具者,当于如意珠手;若为腹中种种病者,当于宝钵手;若为降服一切鬼神者,当于宝剑手;如此等等。
饿鬼 金刚亥母 吉祥天女(左,,右)
毗那夜迦 婆薮仙(左,,右)
在千手观音的两边还有四尊小的造像,右边为婆薮仙,左边为吉祥天女。头戴猪首者为金刚亥母,头戴象首者为毗那夜迦,他们原为婆罗门教中的一对凶神夫妻,被千手观音所降服。这里完全演变成了女像。另外,在千手观音两边的角落还分别刻有一穷人和一饿鬼,表示阴阳两界都能得到千手观音的拯救。
孔雀明王 (上图)
孔雀明王是佛教密宗的一大本尊,在佛教所有的明王中,他是唯一以慈悲相出现的,其他明王皆以愤怒相出现。他以能驱除诸般毒术,禳灾去祸为特征。孔雀明王和千手观音这两大密宗本尊,加上中间的卧佛,便形成了大佛湾整体造像的核心。
九龙浴太子讲的是释迦牟尼出生的故事,图最下面中间者就是释迦牟尼
毗卢道场位于大佛湾千手观音对面崖壁上,雕刻于宋代,为洞窟形式,高6.6米、宽11.6米、深4.2米,有学者认为该窟造像很可能为大佛湾的中心,具有很高的艺术、佛教文化价值。窟前门楣上横刻“毗卢道场”四个大字,表明洞窟为佛教密宗主尊毗卢舍那佛说法的场所。
毗卢佛
柳本尊
正中莲台上坐主像柳本尊,坐身高5.2米,头戴四方平顶巾,身著人字领对襟衫,作居士装束;正腭有长须三绺,眇右目,缺左耳,断左臂,左袖软搭于膝上,右手举胸前作说法状;方巾中现小毗卢佛一尊,以示柳为在世之毗卢佛。(眇右目,缺左耳,断左臂,这是一种自残的修行方法)
报恩图
释迦牟尼佛,威武、大气
吐火的狗
吹笛女
此像为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六师外道谤佛不孝图”组雕之一,俗称“吹笛女“。头戴巾,垂长辫,吹“横笛”,神情专注,给人以美感,为大足石刻精品之一。
宋代杰出的雕刻家对于这尊神态旖旎的少女的刻划,是非常生动而富有诗意的,并且很典型地表现出四川地区一般少女所具有的美的形貌。这一雕在高崖边的单独雕像,已完全越出了佛教封建迷信的宣教范围,是雕刻者有意识地创作为一件独特的雕刻艺术作品。
这幅画面的逻辑是: 吹笛女独自陶醉在悠扬的笛声之中,对释迦牟尼的说法与教诲置若罔闻,表意“淫”,就要下地狱。
这幅画面正中间是地藏王菩萨,掌管地狱,庄严肃穆。旁边有“阎罗天子”神马的,也就是阎罗王,真是儒释道三家传说故事的完美结合。
地狱图(部分)
黑暗地狱:一鬼卒提一人,正执锤击其双眼。旁边有一对双目失明的夫妇正在摸索而行;粪秽地狱:此地狱深有万丈,污秽不堪;矛戟地狱:一人单腿跪地,双手反缚于柱上,一马面卒正手持?? 戟破穿其肚;镬汤地狱:一鬼卒提着一人正往沸腾的锅里扔;铁轮地狱:一铁柱上置二铁轮,轮中夹一被捆之人,鬼卒正用匙舀铜汁灌入其口;下面还有一人在辗槽内被铁轮所辗,正作哀号状
大足石刻标志:养鸡女
(网络照片)
这是宝顶山大佛湾“地狱变相图”中“十八地狱”之“刀船地狱”的组雕之一,展现的是一位美丽农家少妇,掀开鸡笼,两只鸡正在争啄一条蚯蚓的场面,整个雕像充满诗意般的乡村风情,被专家们誉为东方的蒙娜丽莎,是大足石刻旅游者赞不绝口的石雕艺术精品,是大足石刻中的一尊经典造像。这个似曾相识的诗意般乡村情景,惟妙惟肖。可别小看了这个养鸡女,她是我国曾发行过一组四张的石窟邮票,大足石刻的代表。能在大足石刻众多造像中被选为邮票的主角,是因为她是大足石刻中最美的一位。
这幅画面的逻辑是:因为她养鸡,所以有人要吃鸡,所以就有人要杀鸡,这样就犯了杀戒……然后,养鸡女作为始作俑者,就要下地狱。
万岁楼:明永乐十年(1412年),当时的蜀献王朱椿,也就是朱元璋的第11个儿子来宝顶山进香,大足县人民为了纪念他的朝香之行,特地斥资建了万岁楼,距今已有近600年历史。万岁楼为四层木结构建筑,高21.2米,底层边宽3.6米。楼为八角四重檐,楼层逐渐上收,翘角飞檐,非常壮观。它应用了故宫的修建方法,下大上小逐步收方,楼阁中有几十幅风俗民情、世俗生活的水墨壁画。据说,原本楼内有“当朝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的牌位,故名万岁楼,但是牌位现在已经不知去向了。(上图)
圣寿寺位于宝顶山大佛湾右后侧,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是赵智凤主建的密宗禅院。原称五佛崖,扩建后用现名,原寺已废,现存寺院为明、清建筑,圣寿寺依山建造,殿宇巍峨,雕饰精美。主要殿堂有天王殿、玉皇殿、大雄宝殿、经殿、燃灯殿、维摩殿等。圣寿寺在明、清时香火鼎盛,寺内刻有大佛湾造像雏形,当是大佛湾造像蓝本。
圣寿寺供奉的千手观音
诸位看官请注意:
去石刻前最好做些准备,了解下佛教的一点常识,不然光看石头没意思
大足石刻群共包括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余尊,其中以北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和宝顶山五处最为著名和集中。旅行团一般去宝顶,自助行还可以去北山, 北山石刻值得一看,媚态观音非常传神;此外还有双佛,是晚唐遗迹,十分壮观。(石刻不如宝顶多,但历史和精美程度也不逊),还有一座千年历史的白塔(多宝塔)
龙水刀具其实真的不错,名气小点而已
双佛寺千万别去上香,否则小心钱包
附:
2015年6月13日国家石质文物一号工程-----重庆千手观音金光重现
重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位于宝顶山石刻区大佛湾的南崖,开凿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公元1174-1252)年间,为我国最大的集雕刻、彩绘、贴金于一体的摩崖石刻造像,被称为“国宝中的国宝”,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重要代表作品。
历时8年修复,中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大足石刻千手观音抢救性保护工程竣工。修复后的千手观音造像于今年6月13日与海内外游客见面。
千手观音的修复参与单位有12家,参与的人员在前期的研究当中有100多位专家参与,是4105个工作日。在本体修复阶段大概每天有50人左右,统计的工作日是28080个工作日。在修复团队的后面还有一个专家团队,共有20多人,涵盖了文物保护,以及美术、历史、考古等各个方面。
据介绍,在科学检测技术这方面,对千手观音使用了23种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检测手段和设备。本体修复的展开面积是220平方米,修复涉及的材料材质有四种,包括石质、金箔、彩绘和泥,使用的金箔粘接大漆大约是1000多公斤,使用的金箔是100多万张。
重庆宝顶山千手观音修复用力过猛 金碧辉煌也是无奈? (此文仅为转贴,供蜂友参考之用,不代表本人观点)
重庆宝顶山石刻群大佛湾南崖第八窟,开凿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公元1174-1252)年间,至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它由居于中央的千手观音、两旁的宗教故事浮雕,以及外侧的三重檐方塔石雕共同组成。整龛高7.7米,其中千手观音高3米,手830只,全由砂石雕凿而成。
宝顶山千手观音年代久、体量大、信徒众,民间有“上朝峨眉,下朝宝顶”之说。每年宝顶山香会期间,千手观音前都人山人海。然而因为风雨的蚕食,千手观音出现了风化、脱落等现象。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受命对其修复,修复项目负责人詹长法曾语重心长地说:“大足千手观音修复的最大难点,就是‘修旧如旧’,因为它已经存在了800多年,我们应该最大化地保留它的历史信息。如果我们重新把它造得金碧辉煌,那是创造,不是修复。”
此项工程被列为“国家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既没有节约成本,也不敢偷工减料,并动用了各种科技手段,数百位各行专家参与其中,前后历时八年。今年6月13日,修复后的千手观音终于现身世人。然而,却是以一派“金碧辉煌”的样子出现!既无法将其与南宋造像相联系,也看不出任何古意。相对于官方报道的“一片赞歌”,民间收藏和美术界同仁大多对此深抱遗憾,网络上则一片叫骂。那么这个费时费工的修复工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宝顶山千手观音在整体修复前,已经做了两年较详实的勘察工作(虽然也有意大利专家表示如果他们做,勘察和修复都需要至少十年以上)。根据勘察,本来的修复方案确实是按照“修旧如旧”的理念进行的:首先将缺损病变的金箔取下,进行清洗、软化和定型处理,然后对里层的石质进行加固(包括加固、脱盐、补型等工序),最后,再将取下的金箔贴回原处。这一方法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观音的原貌,也加固了内层石质,可谓一举两得。
修复组选了三只不同部位、不同情况的手做实验,遗憾的是发现回贴的金箔因为长年累月的侵蚀,很快会起翘和脱落,而且由于潮湿,回贴金箔的黏结材料“牛胶”还会滋生白色真菌。这一意外搅乱了原先的修复方案。本来这个时候应该停下来,重新制定一套方案。即使实在无计可施,那么放弃重贴金箔的设想,在对观音的X光探伤“体检”后,直接针对损害部位进行加固,各个击破,也不失为可行之举。
但不知为何“重贴金箔”这一设想如此根深蒂固,乃至不惜要舍弃“修旧如旧”这一基本修复理念,于是一系列悲剧接踵而来。首先,用黏合性更好的天然大漆代替“牛较”做黏接材料,砂石观音通体被刷了四层黑色大漆和一遍红色大漆,观音的原皮壳、包浆被全部覆盖。然后,全部改贴亮闪闪的新金箔,据说有一百万张,以致金碧辉煌。最后,重贴金箔的表面必须重上彩妆。彩绘组苏东黎说“起初,我们看到的千手观音灰土土的,很不好看,而且色彩饱和度很低”。确实,原来的色彩只残存20%,重上彩后当然是100%,靓丽如新了。
此番“用力”修复之后,宝顶山千手观音的历史痕迹荡然无存。这与国际文物保护准则中的“最小干预”和“可逆性”等要求完全背道而驰。为此,修复组辩称:历代都会重新装銮佛像,即所谓的“重塑金身”,这既是出于宗教上的虔诚,也在客观上保护了造像艺术。然而这明显是将“宗教修缮”和“文物修复”混为一谈。宗教修缮是出于供奉者的虔诚,目的是使其焕然一新。而文物修复是出于对原物的保存,目的是最大化保留其历史信息。两者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延长原物的寿命,但是却是两回事,出发点不同,效果也不同。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刘曙光说:“从东方审美观念去看,千手观音造像的修复原则和技法,就绝对应当和一般的石质文物修复有所区别,无论专家还是观众,关注的都不仅仅是病害的祛除,还有对观音造像所表现的‘法相庄严’、‘宝相神圣’的恢复或再现,有对观音造像之美的要求”。笔者想请问刘先生,东方的审美就是十全十美吗?东方的审美就可以逃避石质文物修复的基本法则吗?“法相庄严”、“宝相神圣”必须焕然一新吗?
事实上,一件文物的动人之处,并不是它的初始模样,而是它与时间相伴形成的样子,敦煌壁画便是最佳的例子。未修复前的千手观音虽然有很多伤,但能隐约看出原来的材质和工艺,历代供奉和修复的痕迹,以及自然环境对它的作用。正是这些“不完美”显示出800年岁月的消息,让人感到历史的宏伟、个人的渺小,并心生敬畏,好比一张沧桑的脸庞比一张光洁的脸庞,更能给人以庄严和神圣之感。
今天我们到底更需要一尊十全十美的、焕然一新的观音,还是一尊有800年历史的观音?如果仅仅为了满足信徒或土豪们的心理要求,或者体现政府的“有所作为”,那么用3D打印技术重兴复制一尊,然后贴金上彩就可以做到,为什么不能留下仅此一尊的原物?
况且整个宝顶山摩崖造像群,乃至整个大足石刻都是一个整体。如果此尊千手观音修复得焕然一新,那么石窟的其他部分怎么办?其他大足石刻造像又怎么办?是不是都要修成金光灿灿的样子?如果整个大足石刻都金光灿灿,能够想象将会是什么样子吗?
此外,笔者还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修复项目负责人詹长法在修复后坦言:“修复千手观音,我们都是一张白纸,都没做过,根本没有同类型的文物保护修复实践案例可以借鉴。” 由此可见,此次修复虽然国家重视,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是修复团队毕竟缺乏相关经验,那么为什么不能从较小较容易的项目开始,慢慢积累经验,一点点做起呢?一开始就接手难度最大的工程,又紧紧抓住表面“金箔”不放,究竟是什么心理在作怪?
如何看待大足石刻千手观音的修复? (此文仅为转贴,供蜂友参考之用,不代表本人观点)
关键在于为什么大家会“修旧如新”耿耿于怀,主要在于对“修旧如旧”的理解。这个界定问题业内也已经争论很多年,到底何为旧,何为新,其实目前被媒体牵着鼻子走的只不过是描述你所能看见的表面功夫,于新旧的关系其实不然。
就专业认识而言,依照当代修复理念,“保护”意味着保持事物的现状、而不以任何方式去改变其形态、状态等安全属性,“修复”则是逐步被定义为“任何将文化资产的现存材料和机构恢复到一个一致的较早的时间之状态的行为”——博物与美术馆委员会 Museum and Galleries Commission,1994
但就大众而言,到底何为“旧”,并非是强调破破烂烂或者灰头土脸即可以称之为旧,这是十分狭隘的。原本“旧”因该界定的是其所在时代所对应的状态。只不过依照历史上就有多次修复贴金的大足千手观音而言,那个过去的时间段才是其应有的状态。再说严苛些,石刻才雕琢成型,还是首次贴金,抑或首次贴金后开始出现脱落的时候,还是后期修缮时又再贴补金箔的时刻?这个,一千个人就一千个汉姆雷特。
所以,专业领域内对“旧”的认知,主要是严谨在是否使用的是旧工艺,也就是原作工艺,在说具体点,就是前任是贴金箔,现代修缮就不能喷金漆,这个才是要强调和着重的。
同时,由于当年破四旧以后,很多老工匠的手艺几经失传,就像都知道千手观音是大漆衬底在贴金箔,但是大漆配方,如何调制,施作要求等等,可没有现成的资源让你像涂抹现代胶水一样简单易行,整个过程中这些用料选择、材质加工、施作工艺,几乎全都是空白,基本是这回对此类问题推敲其实比贴出来是金光灿灿与否要有意义得多,更别说因此能救活几家传统材料厂了。
另外,依照国人得喜好,特别是现代佛教的追求,以及地方政绩和旅游市场的开发,仅仅作为施工人员的你,你能清洁完后,依然保持一种陈旧感,估计舆论的压力不会比现在吐槽少。
还有,应该说,没有那代人的修缮不是以其当时最好选择才进行施作,这个么,我也引一句来自“壹读”挑拨舆论的资料来源——《天平之甍——唐招提寺金堂大修记事》中的一句话作为结束:
“复原并非仅是分毫无误的重建,今天的人们也有责任保留过去每一个时间段留下的痕迹。因为没有谁可以完全复制其本来的面貌。正如六百年前那位在鸱尾上留下自己姓名的瓦师,当时必也竭尽全力,却也未能料到自己的鸱尾并不如一千两百年前的那一只耐得住时间的考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而对比、评判只有留待后人。”
问题的关键也许是在对待“修旧如旧”,和“修旧如新”的问题上,但是不可忽视的一点是,作为唐末宋初时期的大足石刻千手观音,我们有必要知道的一点是,千手观音历史上可以明确的修补记录的,至少有4次。其中最近的一次是在光绪年间,时间也就是才一百多年。所以一百多年修复一次的经历大家也可以想象,这里也涉及到大足石刻大家所关注的贴金箔的问题。原本的大足石刻的金箔是在每一次的修复过程中用新的金箔覆盖老的金箔,修补完成后是什么样子,大家可以自行脑补。由于工作关系的原因,到现场去过,考古所的同仁们是怎么处理的,你们知道吗?把每个朝代修补的金箔全部一层一层揭除,然后化学处理后再貼回原位,所以有些地方并不是我们想象的,至于为什么要用药水处理后再放回去,金箔因为非常薄,有的带有空洞结构。而危害石刻本身的最重要因素是化学腐蚀,自然风化和微生物腐蚀。而金箔的空洞结构会让有害化学成分和微生物附着于其中。值得注意的另外一个点是,大足石刻的金箔不是纯金,有其他铜银成分,这也会带来其他额外的伤害。
歌曲:弘一法师 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