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loading

一家三口的新疆之旅第九天:乌鲁木齐!

  • 出发时间/2023-07-03
  • 出行天数/1 天
  • 人物/家庭出游
  • 人均费用/100RMB

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简称乌市,旧称迪化,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全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她地处亚欧大陆中心,天山山脉中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毗邻中亚各国,有“亚心之都”的称呼,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中国西部桥头堡和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并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是世界上最内陆、距离海洋和海岸线最远的大型城市(2500公里)。

乌鲁木齐远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里生息繁衍,西汉初年,汉朝即置戊己校尉在乌鲁木齐近处的金满(吉木萨尔)设营屯田,维护丝路北道安全;唐朝时期在天山北麓设置庭州;清朝乾隆二十年(1755年)因清朝在新疆驻军开始大规模开发,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清乾隆扩建筑城,改称迪化;1884年迪化为新疆省省会,从此成为全疆的政治中心;1954年迪化改称“乌鲁木齐”,蒙古语里意为“优美的牧场”。

06:53抵达乌鲁木齐火车站。吐槽下,这趟从伊宁始发到乌鲁木齐的火车上卧铺的枕套真脏,黑黑的和没洗过一样,是我睡过的卧铺最差的。

原计划今天是上午坐动车到吐鲁番,报个吐鲁番一日游,去下火焰山、坎尔井、库木塔格沙漠。

但这种一日游的团基本都会去葡萄沟家访(其实就是购物点),左折腾右折腾当天回到乌鲁木齐已是夜里11点多,第二天我们还要赶早上的飞机,太疲劳了。而且我们去吐鲁番主要是想去库木塔格沙漠看看沙漠,因为在伊犁看多了草原雪山,想换一换景观。但行前在小红书看到说库木塔格人多、 脚印多、 垃圾也多 ,顿时兴趣大减,取消行程改为乌鲁木齐一日游。

出站后准备打网约车去酒店,但此时才发现网约车的上车点在只能在地下停车场,而找了下从地面广场到地下停车场的通道都锁住了,下不去,只好去排出租车。

坐出租车的人很多,六七条长长的队伍,我们排了近一个小时才上车。所以打车的最好不要出站,直接到地下停车场打网约车。

我们住在地窝堡机场附近,为的是赶早上的飞机。到酒店放下行李,洗了个澡,休息了会。

儿子已经不愿跟我们出来了,直接在酒店躺平了。我们两个人出来逛逛。酒店不远处就有个公交始发站,我们决定坐着公交游乌市。

68路公交,29站到国际大巴扎。其实这趟公交也经过新疆博物馆,本来想去看看千年干尸楼兰美女,但周一闭馆就没去了。

国际大巴扎

新疆国际大巴扎,于2003年6月26日落成,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大巴扎(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农贸市场),集伊斯兰文化、建筑、民族商贸、娱乐、餐饮于一体,是新疆旅游业产品的汇集地和展示中心,是“新疆之窗”、“中亚之窗”和“世界之窗”。

作为新疆乌鲁木齐的地标性建筑,国际大巴扎是必须要打卡的,砖黄色的城堡建筑,很富有民俗气息。

进入大巴扎要安检,感觉就是走个形式。

高80米的丝绸之路观光塔

丝绸之路观光塔是由红砖垒砌的圆柱塔,塔顶有两层好像帽子一样,估计应该是观景平台。

塔顶的形状借鉴了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的卡梁塔,那是我国唐朝范围内地方政权喀喇汗王朝建于1127年的重要建筑,其王朝的东都就是现在新疆喀什

新疆大酒壶

新疆国际大巴扎由六个楼群组成,在建筑风格上,以传统磨砖对缝与现代饰面工艺相结合的处理手法,采用土黄色为主色调,使用最本质、最有生命力的色彩,不作舞台布景式的建筑语言堆砌,体现空间和光影的变化,其浓郁的伊斯兰建筑风格,在涵盖了现代建筑的功能性和时代感的基础上,融合了希腊、古罗马、西亚、中亚建筑因素,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商业繁华,集中体现了浓郁的西域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

以观光塔为中心的周边建筑群以经营民族手工艺品和饮食为主,包括民族服饰、布艺地毯、秘药、土特干果、手工艺品、百货和玉器珠宝等,总之就是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一应俱全,物品丰富。

看看就好,这里购物就不建议了,你懂的!

二道桥清真寺

大巴扎馕房地下一层、地上两层。这里陈列着大大小小、不同口味的馕;墙上挂着一块块木板写着各种馕的典故、成分、工艺、营养等。

面馕

形馕

油馕

馅馕

说它是馕房,更像是“馕博物馆”,里面展示着来自新疆各地的100多种馕。

本篇游记共含 3529个文字, 69张图片。帮助了 游客。 举报
相关目的地: 乌鲁木齐
马蜂窝旅游小管家
为您免费提供目的地旅游咨询服务
出行基本信息
联系人信息
换一换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页面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