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loading

城市深耕|放慢脚步,打开这份来自哈尔滨的人文地图

  • 出发时间/2022-01-11
  • 出行天数/6 天
  • 人物/情侣/夫妻

意料之外的旅行

我经常从梦中惊醒
一切往事如云烟再现
哈尔滨教堂的钟声响起
城市裹上洁白的外衣
异国的晚霞染红了天边
我到过许多美丽的城市
都比不上尘土飞扬的你

——叶琳娜 涅捷尔斯卡娅《哈尔滨的忧伤》

你知道吗?上京、会宁府、阿勒锦、冰城夏都、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东亚文化之都、世界音乐之都...指的都是哈尔滨


突然决定要去的哈尔滨,也是第一次去这座被打满tag的城市,更是第一次在最寒冷的季节去东北。此前的哈尔滨,在我心中高度朦胧而又被脸谱化。为了让自己尽快了解这座城市,我习惯性地找了几部在哈尔滨取景的影视剧来看,其中就包括《无证之罪》和《暗恋橘生淮南》这两部把哈尔滨呈现得南辕北辙的电视剧。然而,当我踏上这座四处冒着白烟的城市,发现之前做的所有铺垫都被瞬间清零。

出机场后,我在一堆出租车司机的前呼后拥下,飞快地跳进了排在最前面的那辆车,确认打表后,赶紧驶离了这令人社死的尴尬场面。车子开始奔驰在城外的柏油路上,飞速穿越路旁的白桦林,阳光透过横生枝桠,目及之处一片雪白。午后耀眼的阳光如同转场特效,半小时后车辆稳稳停在酒店门口,冰城之旅也正式展开。

城市,永远是亲自抵达的时候,才开始真正立体鲜活。所见、所闻、所感、所悟瞬间占领五官更新三观。对于这座城市的印象,也从朦胧到具象。行走在哈尔滨,新旧交融的城市风貌、随处可见的各国建筑、粗犷豪放的北方民俗风情、限时登场的冰雪盛宴,都汇聚在同一座城市里。


哈尔滨在我眼里,绝对不止一面


现代都市,是哈尔滨

欧陆氛围,是哈尔滨

东北特色,是哈尔滨

北国浪漫,是哈尔滨

冰雪胜境,是哈尔滨

还有,日薄西山、一个时代的背影,也是哈尔滨

本次行程安排

算是非典型的一次哈尔滨之旅,没有雪乡雪谷,没有亚布力滑雪,去到的“最游客”的地方就是中央大街、冰雪大世界和索菲亚教堂。其余的时间,我们都在城市里,对目的地进行“深度挖掘”;就连出租车司机听闻我们在市区待了5天,都觉得不可思议。然而,根据来之前的计划,实际只完成了70%。

这是一次“高开低走”的旅行,前半程都进行得特别顺利,直到有一天晚上上海突然出现病例,我们的行程码也随之带星。在防疫格外严格的哈尔滨,我们寸步难行;在火急火燎找医院做核酸、改签机票之余,所有市内大型正规景点也和我们说了再见。

无奈地介绍本次行程,大概是这样

DAY 1上海——哈尔滨——中央大街初探
DAY 2 南岗区域Citywalk
DAY 3哈尔滨博物馆——索菲亚教堂——道里菜市场——冰雪大世界
DAY 4 找医院做核酸——中央大街、松花江区域Citywalk
DAY 5 老道外(中华巴洛克、古玩市集)——老犹太会堂——哈尔滨音乐公园
DAY 6 回上海

用citywalk的方式打开哈尔滨


从疫情出现后,由于不能出境,也常常因为带星不能出市,我开始慢慢把注意力放到自己所在的城市上,也渐渐习惯了用citywalk的方式,去发掘景点之外、城市里那些被遗忘的角落。而有条件旅行的时候,我也把citywalk这一喜好延续到了其他城市。

有人说,哈尔滨和Citywalk放在一起的时候,有一种次元壁被打破的感觉。然而,对于人文建筑控来说,哈尔滨是一个天生为Citywalk而设的城市;一条马路上聚集着多个老建筑,来回走上一遍,各种风格的建筑一网打尽。尤其在核心区域,只要抬起相机,必有可拍的目标出现,绝对能够一次拍过瘾。

而冬天的哈尔滨,又对喜爱Citywalk的人带来各种挑战;穿上臃肿的防寒衣物,还未背上摄影器材就已经开始负重;冰冻的马路对南方人来说奇滑无比,无法快速暴走;最要命的是冬天的哈尔滨下午4点太阳就落山了,按照平时效率制定的线路无法完成,只能仰天长叹。而在1月极寒的天气下,除了住处附近的中央大街,压根没有去其他地方拍夜景的勇气。

在写这篇游记之前,我有纠结过是按天写、按区域写、还是按POI类型写;最后考虑到按区域写对后来要去的游客安排行程时可能更有帮助。因此虽然我们的行程有些碎片化,但是我也会尽量按照区域将它们整合在一起,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再作筛选。

仅仅对于哈尔滨市区来说,景点虽多,但不外乎分布在三个区域,即:
1、中央大街、斯大林公园、松花江大桥沿线
2、以红博广场为核心的南岗区域
3、靖宇街为主线的老道外区域

我们的行程也因为种种客观因素受限,没有完全cover到所有的点,旅途有遗憾才是日常。

P.S 有时间的话,细化后可以再加一个果戈里大街区域,这次我们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去成。如果是夏天的话,加入南岗一日暴走,时间上应该来得及。

[——中央大街走N遍——]

每座大城市,似乎都有一条可以作为城市名片的步行街。比如北京的王府井、上海南京路、苏州的观前街、广州的上下九...对于哈尔滨,号称“亚洲第一街”的中央大街,就是那条名扬天下的步行街。不管是什么版本的旅游指南,都会提及:“没来过中央大街,就不算到过哈尔滨”。

哈尔滨的游客,有谁能避免来中央大街吗?
尤其像我们这样住在中央大街附近的,就算没有去专程游览的计划,但是每天出门吃饭、坐车、去别的景点也总会路过中央大街。因此,在哈尔滨游玩的几天里,我们每天真正做到了“中央大街走N遍”,绝不走马观花。

如果关注哈尔滨的历史,你会发现此地不仅是女真人的龙兴之地,金朝的上都,到了近代更与“中东铁路”息息相关。

哈尔滨与当时过去的张家口一样,都是一座铁路拉来的城市。因此城市里的近代营建,也几乎与中东铁路有关,包括中央大街。这是中国最古老的步行街之一,始建于1898年。当时,大批俄国人来到哈尔滨修筑中东铁路,他们需要一条直通松花江码头、运送筑路所用物资和器材的马路,于是中央大街渐渐形成。

1924年,俄国工程师升级了中央大街,从过去的土路铺上了方石。铺路用的方石为花岗岩雕铸,由于形状大小就像俄式的面包,就被称为“面包砖”。这种砖精巧密实、光亮圆润,在中外筑路史上极为罕见。当时一块面包砖就价值1银元,共用了87万余块,整条街价值连城。而根据专家们的测定,中央大街的这些面包砖,还能再磨上一二百年,真·良心工程。不过需要辩证看待的是,“良心工程”的背后,是扩张与掠夺。

本篇游记共含 34472个文字, 460张图片。帮助了 游客。 举报
相关目的地: 哈尔滨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页面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