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江南行(三)——行走姑苏
- 出发时间/2017-02-04
- 出行天数/7 天
- 人物/带孩子
苏州,古称吴,简称为苏,又称姑苏、平江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苏州是中国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历史,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更赋予苏州无限的魅力。
平江路,是苏州的一条历史老街,是一条沿河的小路,其河名为平江河。平江路是苏州的一条历史老街,这是苏州古城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区域,这条八百多年历史的老街,基本延续着唐宋时期的城坊格局,堪称苏州古城的一个缩影。
到平江路的时候,已是晚上,加上快过年了,街道显得冷清,很多铺面已经关门。感觉没有看得太清楚!
"猫的天空之城"不像书店却在售书,不像邮局却在 寄信寄明信片,不像咖啡馆却在卖咖啡……
狐狸家酸奶酪,手工酸奶,这一带挺多的,味道不 错!
千年古刹寒山寺:古称枫桥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距今1400多年的历史,旧名妙普明塔院。相传因唐代高僧寒山和拾得自天台山国清寺来此住持,更名为寒山寺。大雄宝殿是必不可少的建筑,香火旺,寺内供奉的是释迦摩尼和十八罗汉。
只是佛像背后供的不是观音而是寒山和拾得的画像。画像出自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罗聘之手,用笔大胆粗犷、线条流畅。图中寒山右手指地,谈笑风生;拾得袒胸露腹,欢愉静听。两人都是被头散发,憨态可掏。盗一张近图吧,一个叩头的婆婆硬是用听不懂的苏州话跟我说话,估计是不让拍照的意思,听不懂。
寒山寺里比较有特色的是寒拾殿。寒拾殿上下悬有两块匾额,一为“寒拾殿”,一为“藏经楼”。
寒拾殿的屋脊上雕饰着《西游记》人物故事,是唐僧师徒自西天取得真经而归的形象,主题与藏经楼的含义十分贴切。
寒山、拾得二人的塑像就立于殿中。寒山执一荷枝,拾得捧一净瓶,披衣袒胸,作嬉笑逗乐状,显得喜庆活泼。相传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贤两位菩萨转世,后来又被皇帝敕封为和合二仙,是吉祥和吉庆的象征。寒、拾塑像背后嵌有千手观音画像石刻,上有清代乾隆年间苏州状元石韫玉的篆书“现千手眼”(拍得不好,不是很全)。
“寒拾泉”,相传为寒山、拾得所掘,是寒山寺著名的古迹之一。
寒拾殿左侧是一座双层六角重檐式钟鼓,传说中张继夜半听到的钟声就应该是从这里传出的。只是光阴荏苒、日月如梭,钟楼和钟都已非唐代原物。如今悬在钟楼内的大钟铸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高约1.3米,重约两吨。现在每年除夕,中外游客都会云集寒山寺,聆听大钟发出的108响钟声,辞旧迎新、祈祷平安。
寒山寺撞钟是要另外收费的,还好不贵。不过,据说除夕的新年钟声,可是价格不菲的。
绕过寒拾殿,是寒山寺的后院部分,主体建筑有普明宝塔和法堂。塔院前是一个小巧玲珑的亭子,亭子檐下,悬挂着一块长型匾额,上书“无上清凉”四个大字。普明宝塔:总高42.4米,是一座仿唐五级四面楼阁式方塔。原塔已毁,现在看到的宝塔是1996年重建。
寒山寺始建名"妙利普明塔院"。塔为一寺标志,寺以塔院冠名。登上普明宝塔,可以俯瞰到寒山寺的大部分景观。
这个怪物叫镇狮兽,比狮子还厉害的怪兽,塔身周围有神物守护可保宝塔安然无恙。
塔院四周以回廊环绕,回廊内壁布满碑刻,风格各异,令人应接不暇。整个塔院 厅、堂、楼、塔布局紧凑,疏朗有致,统—为仿唐风格。
塔身一侧的法堂,是和尚讲经说法的地方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朝张继《枫桥夜泊》的诗句让寒山古刹名扬天下。寒山寺的碑廊,内孚盛名。一旁,还有寺内收藏的众多古钟。在寒山寺内最多的是当代书法家、名人所书写的《枫桥夜泊》石刻,通过书法将张继的《枫桥夜泊》宣传达到淋漓尽致,登峰造极。这些书法石刻时代不同,书体各异,苍劲有力,写的很有韵味,达到风生水起,腾龙飞舞。 其中,清朝俞樾用行草抄录的张继枫桥夜泊一诗的石碑,是寒山寺的镇寺之宝。
(北宋.王珪)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
(江南四大才子.文征明)
寒山寺景区分为两个部分,枫桥路以北是寒山寺寺院,枫桥路以南是寒山钟苑。兜兜转转,从远处望了一眼,居然没有找到!后来,才知道,可以从另外一个地方进入,盗图吧!寒山寺寺院部分有一些是明清遗迹,寒山钟苑部分则多为 仿古新修。
寒山钟苑,包括梵音阁、张继《枫桥夜泊》诗碑和“塔 影、钟声、诗韵”照壁。 梵音阁其实是一座钟楼,为六 角形重檐亭 阁,内置的仿唐古钟高8.588米,重达108吨,号 称“天下第一 佛钟”。从钟楼南望,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诗碑。 这座大碑,高15.9米,重达388.188吨,有“中 华第一诗碑”的 美誉。
碑身的背面镌刻有乾隆御笔《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289个字。诗碑再往南,是“塔影、钟声、诗韵”双面照壁。这照壁上的6个字高度概括了寒山寺景区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