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斜杠青年与成都的潮玩72h,探访城市的A/B面
- 出发时间/2021-12-03
- 出行天数/3 天
- 人物/和朋友
如果让你选择一座城市生活,你会选择哪里?
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乌托邦
作为一个放眼世界的斜杠青年,内心住着躁动不安的灵魂
毕业后这两年
步履不停,不断出发,不断探索
走过那么多城市
成都
是那个让我想留下的地方
我爱这里街巷市井的烟火气
也迷恋夜幕下繁华都市的灯火阑珊
我喜欢它的现代让我生活在便利的文明世界
也留恋那些历史的气息让我有迹可循
这里有最包容的文化氛围
也有最传统的技艺传承
成都是那个你打第一次照面就会爱上的地方
每个不安于现状的年轻人都能在这里找寻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它可以颠倒众生,能满足你的全部想象
(图为封闭道路)
这次我将和哈弗H6S一起,自驾300公里,穿梭于成都的街巷郊区,探访这座网红城市的AB面
去感受最巴适的成都态度
中信书店|西南唯一的水下图书馆
一座你热爱的城市,有掌灯待你归家的亲人,有陪你古今纵谈的至交,有你倾心奋斗的事业,一定还有几家令你倾心时常光顾的书店
早在2017年,成都便被誉为“书店之都”,全城近4k家书店,数量是全国之最,成为名副其实的书香之城。仿佛一夜之间,书店在成都这片巴蜀文化沃土上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关于书的话题蔚然成风
信息化时代,阅读载体的多元化,让传统载体面临巨大挑战;但调查却显示成都人每年阅读纸质书是7.109本,较全国人均4.65本的阅读量多了将近一倍
这里的人烟火市井,但不小市民;这里的人骨子刚毅,但容颜温和,我想正是书香调和了成都人,也塑造了成都城
这不,在成都,连书店都是要内卷的,城南边边新建起的水下图书馆一时风光无两,哪怕横跨一座城,也要留下亲自走过的痕迹
书店外曲面的坡屋顶造型呼应川西民居传统,建筑表皮的“鱼鳞型”肌理,与波光粼粼的水面相得益彰
我想每一个爱书之人走进它时,都会有走进梦中书屋的感觉吧
既有“咋见之欢”又感觉“久处不厌”。入眼是恰到好处的前台、几级台阶和两面艺术展墙,透过左侧的玻璃,隐隐有湖景引入室内,看不见整个建筑的核心区域,反而瞬间使人安静下来
临湖侧玻璃幕墙延伸至水下,为室内的下沉空间引入了柔和的水光,一米深的水下玻璃幕墙,让人仿佛置身于“水下世界”,肉眼就能清楚的看见蓝绿色湖水中水草丰盛,偶有鱼儿自在的遨游,美好的画面想不出言语形容
书店右侧设有冥想区,是一个读者与自我对话的绝妙空间。这是一条长长的走廊式空间,靠近阅读区一 侧的隔墙,采用横向细长开口,开口高度与人视点齐平,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世界之外,透过开口,看到整个世界
在书店,你永远可以独自在行走和书籍中寻找智识、温度和定力,在翻开每一本不同的书时通向不同的心灵旅程,合上书本,便再度回归都市热闹,重新出发
当城市滋养着书店,书店也会反哺城市
那些摸着书页纹理,闻着纸张墨香,泡一杯茶缓慢的阅读时光,就是最成都的文艺
从书店出来,不知不觉天色渐晚,站在门口极目远眺,湖水天共成一色,这里视野非常开阔,不用登高就能遥望郁郁葱葱的龙泉山脉
兴隆湖|雪山脚下的城市公园
夜幕降临,夕阳伊始,在暮色中,和哈弗H6s一起前行,对岸便是湖滨广场,这里最醒目的便是“世界之巅”石雕,是以喜马拉雅山脉和珠穆朗玛峰的轮廓进行的艺术造型
整个兴隆湖公园非常大,这座雪山脚下的城市公园占地4500亩,是成都唯一能看“海”的地方,在城市森林忙禁锢久了,偶尔也想在自然中得到治愈,在这里散歩、自驾,哪怕只是发呆什么都不做,都十分安逸
距离水下图书馆不远,有一处绝密的城市观景台,我给他起名:城市之窗
这里其实是城市规划厅,也是我的秘密基地,几乎没有游客发现这里,每次过来都有包场的既视感,在这里似乎站上了城市之巅,隔岸望去,摩天高楼鳞次栉比,待灯火阑珊时,竟有外滩的错觉
我喜欢在这里吹吹风,一个人的时候总会带来更多思考
世界在推着我们每个人不停向前,但你总要找个时间和机会慢下来,等一等落在后面的灵魂
都说成都的未来在城南,五年前,是我第一次来成都,那时的城边边已经是如今的三环里了,城市持续的向南拓展,日新月异,发展和进步让这座城市鲜活也更有竞争力
城南之变,总在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刷新着人们认知
这就是我们年轻人即将面对的新兴世界
变化、更新
如今的兴隆湖伴随着新区发展,传闻中的西部硅谷依然落成,与老城,同频共振,熠熠生辉,也必将在未来呈现更多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