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翻越大兴安岭看草原:阿尔山-呼伦贝尔 大环线
- 出发时间/2021-08-01
- 出行天数/7 天
- 人物/家庭出游
- 人均费用/5000RMB
概述
呼伦贝尔一直都是亲子自驾的好去处,暑假就趁着小朋友回东北开始了这次行程。哈尔滨是飞机的起降点,齐齐哈尔作为自驾的起点和终点,租车价格是呼伦贝尔的一半。
行程是个大环线,先向南走蘑阿公路穿过大兴安岭经柴河去阿尔山,再向北一路过度到草原,从满洲里向北经黑山头走边防卡线到室韦,最后走莫日格勒到海拉尔,经高速返回齐齐哈尔。
原计划每天的行程都尽量控制在四个小时以内,但是很多不可控因素导致开车时间过长,比如蘑阿的弹坑路,阿尔山景区修路绕行,满洲里绥满公路修桥封闭,边防卡线五卡修桥绕行三河苏沁等等。
租车还是一定要SUV,通过性好,一路上还是有不少涉水路面,比如蘑阿公路阿尔山森林公园段,三河至七卡路段。在齐齐哈尔只能租到缤智,但是也足够用了,最深的涉水路段通过也没问题。
一路走下来,柴河附近的绰尔河沿线和边防卡线最美,尤其是晨雾时分,阳光穿过云雾间洒落的光影,给原本平淡的山林农田带来一丝神秘的氛围,清晨出门又不用担心路上的车流,可以任性的随时靠边停留,完全不输于南法的田园风光。
呼伦贝尔大草原没有带来更多的意外惊喜,相比川西草原,这里的地势更平坦,放牧物种大大多于高原草原。随着海拉尔的工业发展,在莫日格勒河上体验了呼伦贝尔草原的雾霾。全程印象比较深的是满洲里东南侧的通湖路沿线,起伏的山体配合上风车与牛羊,呈现立体的三维风光。还有黑山头南侧八大关附近的草原,配合日出的晨曦和撒欢的小马,也有别样的意境。
整个行程的人文风光还是挺大变化的,柴河周边的村落是大兴安岭农林地区的东北小村,阿尔山更像是奥地利风情的疗养小城,满洲里带有浓烈的俄式风情,室韦和临江又保留了俄式传统井干式建筑木刻楞,莫日格勒草原内牧民的蒙古包和各类移动式建筑。虽然东北汉族仍是这里的主体人群,但是带我们骑马的马倌是蒙古族,临江随处可见俄罗斯族人拎着啤酒用俄语打着招呼。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在这条沿线上随处可见。
带着小朋友少不了和动物的亲密接触。阿尔山南侧的白狼镇有亲爱的客栈中的鹿苑,原本我们还计划去根河的敖鲁古雅的驯鹿部落,但是行程太远就只去了额尔古纳鹿园,结果看到的是无秩序旅游发展下可怜的驯鹿。不过在呼伦贝尔的草原上,最不缺的就是牛羊马,马是最漂亮的,而且蚊虫比较少,但是牛的性格最温顺,可以靠近可以追赶,而羊群还是不要追赶,会被当地人骂的。另外带娃爬黑山头看日落,玩草垛子,摘树莓,吹蒲公英,骑马都很亲子。
综合评价
蘑阿公路 (蘑菇气-柴河)
全是弹坑-坑-坑-
蘑阿公路(柴河-阿尔山市)
修了好多年的路,还在修,景区内不给停车
柴河镇-绰尔河沿线
晨雾间的柴河田园风光此行最美
阿尔山森林公园
不喜欢景区大巴的束缚
白狼镇鹿苑
能不咬我衣服么
阿尔山市
休闲疗养之城,奥地利即视感
满洲里
夜景好看过日景
满洲里通湖路
草原与风车的完美结合
扎赉诺尔猛犸象
只适合亲子
呼伦贝尔大草原(满洲里-黑山头)
过多的汽车和过度的开发
黑山头
严重商业化的地方
边防卡线
光影之路
室韦镇
没有蒙古族的蒙古族起源地
临江屯
俄罗斯族操着东北话
额尔古纳
很久没有体验黄色的自来水了
额尔古纳鹿园
成群的蚊虫加上几只可怜的驯鹿
莫日格勒河
即将成为景区,最后的自驾
DAY1 哈尔滨
第一天在哈尔滨集合,上午还下着雨,在松花江边上看到江水的水位比往年都高很多,也是由于今年雨水较多的原因。
一大早赶到秋林公司,发现也没什么逛的,一路上和司机大哥唠嗑,有种听东北相声的感觉,这里的人们还是一如既往的热情。
本来想带着小朋友去母校看一看,但是由于疫情的原因必须要提前预约与核酸,还是不给母校添乱了,在门口留影拍照。
下午一觉睡醒,发现天晴了,就在中央大街附近走一走。防洪纪念碑附近还是哈尔滨的地标式建筑,当年读书的时候没少来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