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微游记:中国印学博物馆
- 出发时间/2021-07-04
- 出行天数/1 天
- 人物/带孩子
中国印学博物馆,这是我2021杭州之旅中的一站,由于信息量比较大,内容也比较专业,故单列一篇,供喜欢历史文化的朋友仔细观看。
博物馆位于西泠印社边,建筑本身为杜月笙旧居,建于民国时期,是杜月笙在西湖的别墅。
我国的印章源远流长,殷代的铜玺,已开早期玺印之滥觞,春秋战国时期,作为官私凭信的印章已广泛使用,至秦汉魏晋更盛,其刻铸技巧熟练,形制朴实多样,印文章法自然而富有变化,具有独特的艺术情趣。隋唐通行文字使用楷行书,在官私印章中亦渐受其影响,以后隶书、九叠文、押书等相继入印,行程各个不同时代的风貌。元、明以来,文人参与治印,遂发展为篆刻艺术,由于作者审美个性与文字书法、刀法技巧各异,遂形成各种不同的风格流派,同时对古文字的研究与引用,逐渐成为一种具有丰富内涵和独立的艺术样式——篆刻。在此基础之上,相应的印史、印艺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发展成为一种专门的学科——印学。本馆以实物向观众展示了我国印章与印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分别以玺印、流派印、印学、印材等内容列为专馆。
古玺印的来源及早期功用
中国印章的早期形态,源于新石器时代的“陶拍”。在制陶过程中,人们为了拍印纹饰于器物,采用固定的“陶拍”,即陶印模,以提高效率,后来出现了文字印模,以标志生产地和陶工的姓名,已具有印章基本的外形和功能了。
殷商时期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十分先进,在铜器中印纹样、图案、文字的铜印模随之出现,这便是玺印的滥觞。经西周的孕育,至春秋后的玺印使用已十分普遍,当时文书往来,货物流通的封检及器物制作的信用,多以玺印为凭证,并且成为等级身份的象征与行使职权的信物。
(下图左)西周火纹铜玺,(下图右)印纹陶片
带有不同地域特色的战国玺印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带有地域性差异,玺印一定程度上也受这种差异影响,在文字及形制风格上出现不同的特色:齐玺印文字雄强浑朴,形制较为特殊;燕玺印形式多样,布局峻整;三晋玺印文字大多朱文铸出,工整清丽;楚玺印文布局自由散逸,间有边栏和十字界格;秦玺印则多有边栏,常见田字格和日字格形式,文字承西周青铜器铭文遗风,与六国玺印有较大差别,为其后统一的秦汉印制所继承。
齐国印陶
全盛时期的战国官私玺印
玺印发展到战国,各种形式和内容都进入到了一个全盛的时期,这一时期官私玺印大多都随身携带,质地已发现的有铜、银、石等,以铜玺最为常见,使用方法主要是直接抑印或用封泥。官玺的形制大小,钮制与用途有关,私玺讲究便利和美观,表现内容有所扩展,出现图形印、成语印以及与配饰相糅合的多种形式。
随着制作工艺水平的提高,玺印文字书法、构图技巧也趋于娴熟,形式由朱文、白文、或铸或凿。多样的钮制和因地域分割而出现的不同印纹风貌,是此朝玺印最显著的特点。
战国私玺
形象生动活泼的图形印
图形印又称为象形印,是古玺印的一种类别,雏形最早出现在西周,春秋战国后随着玺印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使用,图形印也逐渐蓬勃发展。战国时期的图形印工艺精巧,图像传神,其功用当与敬神、辟邪或佩戴赏玩有关。到了汉代,图形印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形象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风尚。
成语印是私印的一种,内容分箴言和吉语二部分,箴言印主要流行于战国,吉语印则见于战国、秦汉各个时期,内容广泛,在当时是人们随身佩戴的饰品,又蕴含着寄托着理想的意义。
秦汉战国成语印
秦汉战国成语印
始有定制的秦汉官印
秦统一六国以后,印章的形制和文字逐渐走向规整,开始确立比较完整的印章体系,这一时期的官印统一由掌管符玺的官署制作,均有严格的规范,且分为“玺”“印”“章”三种等级。
秦代官印,有边栏,有界格,文字结体紧凑,笔形带有秦小篆自然圆活的特点,汉初沿袭秦制,西汉中期以后文字逐渐方正,布局饱满,已无界格,并一直为玺印制作者所沿用。
秦汉印系的确立和绵延:秦代推行“书同文”的政令,玺印文字、钮式趋于统一,与中央集权封建政治相适应的官印制度开始建立,至西汉趋于完备,各级官爵印行成了严格的规范,缪篆成为印章的专用书体,由此形成绵延近八百年的秦汉印系。
魏晋南北朝政权更迭频繁,社会日常应用文字完成了由楷书取代篆隶的重要演变,这一时期民间佩印风气走向衰退。
西汉私印
西汉私印
西汉私印
东汉私印
东汉私印
魏晋南北朝官印
魏晋南北朝社会急剧动荡,遗留下来的多为武官官印,其形制虽模仿两汉,但各朝颇不相同,受汉字字体向楷书演化的影响,笔形结构趋于草率。十六国后赵的钮制自称系统,北朝龟钮体态雄强,雕镂较有特色,此期中原朝廷颁给少数民族的官印,钮制当与不同的族别有关。
南北朝官印
三国印陶
南北朝官印
南北朝官印
魏晋少数民族官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