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loading

游瓷都赏“冷玉美人”,看景德镇古今风华

  • 出发时间/2021-06-09
  • 出行天数/3 天
  • 人物/和朋友

序言

陶瓷是中国的文化,陶瓷还是一代人的信仰,有的人因陶瓷而生,有的人因陶瓷而狂。有瓷有物语,乐在其中,不断探索,在这烈日焦灼的夏季来到这景德镇,于我而言也算是与陶瓷的一种缘分吧~此行景德,伴着微风和些许夏雨,这场邂逅也不显得寂寞,更像是为这些“冷玉美人”浇上一层人间的花黄。在这儿也期望着与之跨越时空契合心灵的击掌~

行程

Day1:古窑——瑶里古村——瓷之源
Day2:高岭中国村——昌南锦绣——夜游昌南里
Day3:御窑厂遗址——皇窑——三宝陶艺村——陶溪文创街
Day4:中国陶瓷博物馆——返程

古窑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先民就发明了创造了陶瓷器,谁能想到当初重于实用的日常用品到了近代会成为众人追捧的高雅装饰品。陶瓷经过上下2000多年的演化发展,其间蕴含的工艺与匠心也带着我们猜不着,摸不透的一丝高傲,顺着这股对古人智慧与美的求知欲,我们不得不屈服于它的魅力之下从而一探究竟。

宋真宗景德年间,此地因青白瓷器卓越,而以年号赐之名曰景德镇,由此也可以看出景德镇的瓷器在当时的地位可谓是帝王的掌中玉,百姓眼中的天赐品。直到我国封建王朝末期的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也是被朝廷所垄断,非王侯将相所求之不得。

初到景德镇,儿时只得在书本上一览此间圣地,如今身临其地不由得让人感触,一切犹如梦境让人难以将此认作真实。路过镇上古老的屋檐,踏足此地的青石板,仿佛耳边吹过的每一阵暖风都带着古韵古香一般,如痴如醉间,脑海中尽是回荡着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古国仙品,异邦难求之物。

(窑神童宾像)
初入镇上,一切都得由一个“古”字展开它的画笔。石狮子、陡梁、青砖、黑瓦、白墙……仿佛过眼千年这些事物都未曾改变一般,当然其中不乏现代修复改建的一些建筑,但这些也丝毫不影响它的古朴之美,更多的是还原它的神髓。

循着林荫道,透过茂密的乔木翠竹,我们来到博览区的大心脏——陶瓷民俗博物馆。虽是博物馆几个字倒映在我们的面前,但总觉得这儿更像是一处深处大自然的古园林。两岸青竹耸立,中央一道而驰,就这几抹翠意都让我们颇为陶醉。步步伐尽,为寻陶瓷之美,偌大的场馆足以吸引我们一行人漫游其间。

初窥门道,一切正如遐想中的世外园林。整齐方圆,整个博物馆仿佛是建造者一步一点缀而形成的艺术品,林间小道,青石曼妙,每一个石缝都好似隐藏着瓷器的清雅气息。场馆中有充满特色的瓷乐演奏,妙龄女子配上青白服饰,手持同样花纹的乐器奏出仙籁之音。四周的瓷器滋养于悠扬的声乐之中,仿佛以之为食,自带三分缥缈。

阳光拂过竹叶,像是林间精灵穿梭其间,被打上的树干像是被瓷化了一般透亮光滑。沉浸于仙音古树,让人早已做好着欣赏那白玉美人的身姿的准备。

古老的石墙为我们指引着道路,引我们一步步靠近梦中的绝美莲华,幽深蜿蜒,行人仿佛置身瓷器之中,不忍踏破此间的寂静。穿过羊肠小道,漫步黑瓦灰墙,旧时代的余音仍在此地回响……

能列于此地的是工艺品,更是手工艺品,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传承人书坊,这儿是瓷器工艺的一道加工站。

(施釉现场)

瓷器的制作十分不易,它的价值不仅是对它美的肯定,更是能工巧匠用心堆积的成果。

对于炼制陶瓷器,它的步骤可谓繁琐至极,大体可分做八个步骤,练泥、拉坯、印坯、利坯、晒坯、刻花、施釉、烧窑,在这陶瓷之都,老师傅们更像是正待出兵的将军,每一步行军能要计算在内,每一步都亲力亲为。


精美的瓷器犹如熟睡的媚娘,几经波折我们一行人终于得以见其正身。首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大气的青花瓷器,每一樽的刻画都是精美绝伦,这也颠覆了我们的认知,并不是小巧才能显示出优雅高贵的气质。

(晒柸)

之后看到的便是一些正在进行晒柸的半成品,外形尤为圆润,处于半空,摆放整齐,还未成型便以露出傲然之姿。有些作品也跟随着时代之潮流,赋以许多现代元素,令人应接不暇。

制作陶瓷最为重要的一步当属烧窑,在陶瓷制造界都有一些关于烧窑的不成文的习俗,这些习俗让烧窑这一过程更具传奇色彩,让人敬而远之。

为了烧制一批绝佳的陶瓷器,控制火候是重中之重,因此烧窑前要焚香祭拜风火仙师,之前去过广东的南风古灶,当地还会祭拜火德星君等掌管火的神明,让烧窑的气氛更加浓厚。除此之外烧窑时还要尽量避免女性接近,古人信奉阴阳五行,他们认为女性属会招来邪气影响陶瓷器的炼制,但我们还是得提出男女平等的口号啊~(这可能也是为啥一路走来都不见几个制窑的女师傅的缘故吧)

本篇游记共含 5626个文字, 160张图片。帮助了 游客。 举报
相关目的地: 江西
马蜂窝旅游小管家
为您免费提供目的地旅游咨询服务
出行基本信息
联系人信息
换一换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页面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