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2021年春节游三界碑
- 出发时间/2021-02-15
- 出行天数/1 天
- 人物/家庭出游
- 人均费用/100RMB
2021年的春节不想和往年一样过得循规蹈矩,打算出门转转,放松一下心情。碍于疫情还没有结束,只能是在周边选择景点,在蜂窝网上看到了蓟县周边有一个比较原始的景点-三界碑。大概看了一下攻略,由于是未完全开发的景点介绍得不是特别详细,好在不远,时间富裕。立马决定转天早上出发。
早上七点一行9人拖家带口的前往目的地导航定位在三界碑,地图上显示的是圣霖农家院,走京蓟高速-津围线-三界碑。
三界碑地处蓟县的前干涧村,进入村子感觉冷冷清清,到处是别具一格的农家院,空气倒是异常清新。
网上说景点离孔氏生长苑不远,一路上紧盯着路标牌,景点虽然没完全开发路标却十分醒目。
车子开到这个十字路口时,如果按照网上说的40分钟步行到达的话,应选择左手的方向,这是后来才知道的。当时车子行驶到这时又犹豫的看到了牌子上三界碑入口,继而车子倒行转向了另一个方向。
车子到了山间树下山庄农家院时,又特意问了一下老乡三界碑的入口,老乡告知我们去的方向行程比较远,另一个方向登山近,当时执念于三界碑方向路牌的指向是正确的,所以选择了此处上山
在看到这个简易的指示牌后,我们错走了方向,选择了顺道直线攀爬,结果在后来上山的过程中,没有看清指示牌箭头所指明的方向,白白浪费了1个多小时的时间。
可是在攀爬的过程中,越爬越找不着感觉,一是连最基本的路都没有,隐约倒是能听见有游客的声音,但感觉不是在一个方向上,二是感觉此段路没有游客走过的痕迹,果断决定下山以免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下山后来到了山脚下的古城小筑农家院-个周围环境不错的院子。
打算询问一下,正好一个老乡从院里走了出来,于是上前望其给指明方向。老乡则热情的告知我们大方向是对的,而且这个方向更能欣赏到前涧村这一段北齐长城的原始风貌,只不过你们看见三界碑路牌后应该左手边的小路口拐就可以了,于是告别热心的老乡,继续我们的攀爬之旅。
看见这个指示牌后顺着石板路的台阶左拐既能看见有个带简易链子的羊肠小道
一路攀爬脚下竟是碎石铺满的小路,有点硌脚,道路不好走,上了年纪的人最好带登山杖,要不然会有一定难度。
道路又窄树叉又多,沿途中还总能看见户外组织留下的驴标。我们这回真是误打误撞也充当了回驴友。
小路隐藏在山谷之间,还能依稀可见满山的常绿植物。
即将爬上的这段路是典型的中上元古界地质构造。
路况涵盖泥土路、碎石路、部分路段树枝较多,小路窄又硌脚,一侧又是高高山体的滑坡,只能靠一侧小心慢行,时时刻刻都得要注意安全。
远远望去北齐长城轮廓依稀可见。早在2013年6月,几名蓝天救援队的志愿者在天津蓟县附近的深山里寻找一段古长城遗迹且在山野深处发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长城遗迹,长达12.7千米。古长城遗迹正是北齐长城,由于年久失修,长城坍塌严重,仍然可以看出V字形的整体走势还有石头修筑的烽火台,高度超过两人的身高,也是至今保留最好的北齐烽火台。由于山高路险,明代放弃了蓟县境内的这一段长城,因此得以留存至今。
蓟县境内的长城由东向西横跨赤霞峪、古强峪、船仓峪、常州、东山、刘庄子青山岭、车道峪、小平安、黄崖关前干涧等11个自然村,依据自然地理情况,寨堡、河流、隘口与长城的关系以山险为界,以附近村庄为名。在这些中青山岭村是颇受驴友推崇的一段。
我们现在爬行的这段正是前干涧村北齐长城,它位于黄崖关西侧与平谷之间全长约六七千米,距今越1400年,建筑材料就地取材采用当地山上石头削凿堆砌而成,石块之间并没有粘接剂,历经千年仍没有完全坍塌,有些地段的墙体仍残存2-3米高,因其坚固耐用,为历朝历代所沿用或重修,为了防卫两面的北周与北方的游牧部族。北齐曾先后六次修筑长城总长度达1500多千米。今天的居庸关、慕田峪、古北口、金山岭、司马台这些著名长城段落都是明代在北齐长城基础上修筑而成,其中明代在修筑黄崖关时除新建关城外,其余也是在北齐长城基础上包砖而已。
和黄崖关、八达岭、司马台等砖砌长城相比,此风格截然不同,全部由石块干垒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