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江苏南京丨烟雨江南,一场名为“金陵”的春日邂逅
- 出发时间/2021-03-05
- 出行天数/3 天
- 人物/和朋友
- 人均费用/2000RMB
赴金陵,觅春意
江南的春天总是让人着迷的。
柳芽抽穗,繁花盛开。吹面不寒的杨柳清风。
一整个冬日的萧瑟、烦闷,那些湿漉漉的凉意,那阵冷峻凛冽的寒风,被一股灵动、轻巧却不容置疑的新生气息,驱赶到了世界的尽头。
历史上那些感性的文人墨客,也似乎从不吝词句来赞美江南的旖旎春色。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说的是村。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提的是水。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赞的是花。
江南的春天,到底有多美?
只是因为打开窗,被带着清香的春风轻轻一吹,就让人心里痒痒的想要走出家门即刻出发,尽享眼前这一片好春光。
于是,我从一个江南的美好城市——杭州,到了另一个美好城市——南京。尽管尚且春寒料峭、细雨蒙蒙,却可以先于成群结队的游人,贪婪地享用,这片名为“金陵”之地的大好春光。
玄武湖的花比其他地方开得更早一些。气温尚低,这里却早早开启了一场热闹的春色盛宴。梁州上梅花的花期刚过,樱洲上的一片粉红早已经蓄势待发,湖的另一面,情侣园教堂前的空地上,郁金香正待盛放。
一年之初也是登山礼佛的好时间。位于城市近郊的牛首山,因创立“牛头禅”而得名,又因为这里长期供奉着佛顶骨舍利,前来膜拜者众多。金碧辉煌的佛顶宫本身就是一座美轮美奂的建筑艺术品,登上佛顶塔,整个山间美景一览无余。
入夜,淅淅沥沥的小雨还在下,就躲进这家由旧时防空洞改造而成的“先锋书店”。这家书店被评为“全球最美书店”,罗丹的《思想者》雕塑伫立在入口处,巨大的十字架荫蔽着一整片知识的海洋。灵魂,大地上的异乡者。在这里,寻找灵魂的归处。
每一次饥肠辘辘,南京的美食总能大显身手。小笼汤包、鸭血粉丝、牛肉锅贴、糖芋苗、叠元宵、狮子头......名声在外的金陵小吃还保留着初心和老味道,使每一次相隔多时的邂逅,都能找到记忆的交点,连贯成生命中绵长而美好的味觉回忆。
烟花三月,江南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一幕烟雨朦朦的江南春景图流传了一千多年。好像在所有的印象里,江南的春天应该是春雨绵绵、鲜有阳光的。很巧,仿佛为了印证古人的话,我此次的南京之旅也是伴着这样的天气。
天空乌云密布,江边狂风大作,连最坚固的枝芽也被裹挟着惊恐地摆动。但在一整个上午的肆虐后,天气开始变得温和。虽然阳光始终不愿露面,但阴沉沉的天空,氤氲的水汽,让这座城市更有了水墨画一般的色泽。
烟花三月,细雨绵绵,让我在这一场春日邂逅中真真正正感受到了韵味江南。
牛首山:佛音袅袅的六朝古都
南京,金陵,建康,都属于眼下这座城市。在历史上,这些都是浓墨重彩的名字。
历史上的南京不仅是佛学研究的高峰,更是弘法传法的阵地。南朝是金陵佛教鼎盛的第一个时期,尤其以梁武帝萧衍在位时期为盛。那时,南梁一带的吴越地区,寺庙林立,僧侣众多。“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便是此种盛况最好的见证。
唐宋时期,南京慢慢远离了当时国家的政治中心,十分适合禅宗的发展。法融自成一派牛首宗,俗称“牛头禅”,以南京为中心,遍布江南。
牛头禅的诞生地,就在此行的一站——牛首山。
唐代时,牛首山就曾为中国佛教三大名山之一。2010年6月12日,世界现存唯一的释迦牟尼佛顶骨真身舍利于南京“盛世重光”,而后长期供奉于牛首山。2016年2月4日,36颗诸圣舍利被迎请供奉于牛首山佛顶宫中。
观瞻佛骨,敬佛祈福,这里攒动的人潮,便是佛教文化深深扎根于华夏大地的最好印证。
景区正大门进入后乘坐摆渡车,经过隐龙湖后就径直抵达了最重要的站点——佛顶宫。沿途一路都是绿树荫蔽的山间美景,一路繁花已经渐次盛开,到处是一片宜人的好春光。历史上记载,以往每年春季,金陵百姓皆倾城出游,前往城外的牛首山礼佛踏青,故在当地也有“春牛首”之称。
这里的一切都与佛有关:一整面墙的象征“吉祥海云相”的万字符,骆驼、象等诸多在佛教中颇具象征意义的动物形象,还有一面壮观的壁画与石雕组合,描绘着佛祖诞生时的场景。
景区依山势而建,山顶处的平台上,伫立着最重要的两幢建筑物——佛顶宫和佛顶塔。佛顶宫地上三层、地下六层,佛顶塔地上八层(第八层不开放)。佛顶宫一大一小两个穹顶,分别代表着佛教意义上的“外供养”与“内供养”,形如佛祖袈裟的大穹顶与犹如佛祖发髻的小穹顶,既是一件精美绝伦的建筑艺术品,又自每一处细节之中,传递出佛法无边。
小穹顶基座为莲花宝座造型,整个莲花宝座共由象征佛陀无量智慧的56座飞天菩提门,以及象征吉祥如意的56根云门如意柱组成。乍一看,这一部分的建筑很欧式,以至于刚刚到了这里的时候,感觉有点“中西结合”。细细观看才发现,浮雕、形制都是完全“中式”的,但对于国内通常以红色黄色为主配色的佛教圣地,这里的建筑风格确实与众不同。
环绕莲花宝座一圈的长廊纵深感极强,随手一拍都是一张超好看的大片。接近入口处游客比较多,建议可以逆向行走到另一侧,便可以独享整个取景框啦。
前往地下宫殿的路途中,随处可见的佛教元素布满整个空间,连任何一个小细节都不曾放过。在这里,能以最直接的感官体验领悟到,佛,无处不在。
禅境大观的核心是禅文化,由三个部分组成,佛出生的禅境花园、成道的禅境花园和中间的莲花剧场,共同表现了佛祖一生的故事。抬头观瞧,顶部是娑罗穹顶,图案来源于佛陀涅槃时的娑罗树杈。周围墙壁的壁龛中,塑有佛祖的雕像。
整个厅堂的正中央,有一尊卧佛,造型借鉴于敦煌莫高窟158号窟中的卧佛塑像及其比例,面容庄严而慈祥,同时卧佛还能360度缓慢地旋转,象征佛陀的目光遍照无余。
一侧墙壁上,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如皋丝毯成为了这里的镇馆之宝。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盛况再现于这幅精美绝伦的挂毯之上,经过长时间细密的编制,多达2400万个绳结被隐藏在平整绚丽的表面背后,成就了这一场视觉盛宴。
以红色、黄色和暗金色为主色调的千佛殿,最惹人注目的是供奉佛祖顶骨舍利圣塔。金碧辉煌却又神秘莫测,一瞬间仿佛遁入法相庄严的佛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