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loading

南京建筑游记~小西湖旧建筑改造,老门东,夫子庙,四方美术馆的材料分析

小西湖

这段时间很惊喜的发现,南京出了很多的老城区改造项目,因为2020年参与了几个改造项目,所以对旧城区改造很关注。从南京的三牌楼改造,上海愚人路的改造(针灸式)到老门东的大改大造,各种城区改造的模式着实让人惊喜。
正逢刷抖音看见了小西湖改造,那可是我的高中所在的区域,小西湖是中午就餐的区域。小西湖的位置比较特殊,南侧是老门东-南京新晋网红,北侧是夫子庙-old money,它的出现联系了南北,将整个区域联系在一起。
小西湖有虫文馆、欢乐茶馆、大闹天宫艺术馆等等。2019年正式开始保护更新,以“小规模、小尺度、渐进式”模式吸引了全国关注。保护更新策略为‘自下而上、上下互动’的方式,改变了以往‘大拆大建’‘推倒重建’模式,最终确定了自我更新、有机更新、持续更新的保护原则。

网红店-PINE&DINE,很多人喝咖啡,我们去了两次,不是提前打烊,就是晚上吃饭已经满座了。
建筑为保护建筑,外立面为木材和铝板,加上这种灯泡式的门很有有意思。

大家坐在这种石头渣上吃饭,放几个小凳子,冬天都很开心。水磨石的长凳竟然没有人。

进入小西湖区域,左侧为纪念品商店,右边为糖水店。白色的店面让人一瞬间并么有什么惊喜。

米界的二楼为露台,只有一两个座位。在这么小的尺度的天台上坐着很舒服

二层的另一侧连着花迹餐厅的屋顶

糖水铺里面的东西忍不住尝了尝,节后减肥真的太累了。这个奥利奥的饼(这个真心不推荐)跟泥一样

这个座位感觉很棒,其实是个装置,整个区域都是肉眼可见的在装修

这个角落真的改造的成本又低有有设计感。金属加传统瓷砖,有些座椅,再加上淋雨头改造的灯泡,感觉old school又很舒服

局部的改造就是保证红砖灰瓦,加上不锈钢窗户。

这个水泥面处理,虽然看起来很粗糙,但是毫无违和感。

这个餐厅颇值得说一下,小喷泉隔断了上面的座位,用软景做了一些空间处理

局部材料

进入小巷子后,可以看见小的改造区域,水泥板,素混凝土,加上金属砖,金属桌,跟木色对比比较强烈,其实这种处理是在改造项目中是很常见的。通过材料对比体现新旧结合

改造的区域有的部分是开敞的,24h书屋就是其中之一,这种免费的区域在改造的片区很重要,因为所有的空间如果都是营业空间,那么就没有意义了,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整条街上的餐饮,艺术,展览,书店空间都是穿插布置。中国有些古镇和街道为了利益最大化,全是营业空间,极度商业化之后就失去了参观和平日游览的意义。

虫文馆,这个虫文馆室内比较有意思,类似一个小型洞穴,听见昆虫的声音,用的材料比较朴素,比如水泥,木材等等。

这个楼梯我必须提一下,最近在上海的改造项目中,我们对于原始的砖墙,觉得没有什么保留意义就拆除了,但是这个楼梯,让我看见另外一张用途。

二层的屋顶,是钢结构直接脱开原有建筑本身,在屋顶上可以观景,非常不错的设计

随处可见的装置展览,金属+混凝土+张拉膜,斑驳的墙上可以看见各种年画,对比还是很强烈的。以往我会直接重新涂一遍这个墙体,现在看来还是自己道行浅

欢乐茶馆,其实就是欢乐斗地主的地方,瞬间让人过年。。。。

忍不住跟老公一起拍照。。。。。。。

南京博物院

本篇游记共含 2968个文字, 88张图片。帮助了 游客。 举报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页面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