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山西古建巡礼—晋祠,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详细介绍
- 出发时间/2020-08-23
- 出行天数/5 天
- 人物/一个人
- 人均费用/1300RMB
在我三十岁左右的时候,公出太原参加一个会议,主办方选的酒店比较偏僻,我记得就在晋祠旁边,那时是我对古建筑或说对中国文化真是没概念(汗颜),两天会议期间,我都没有走过去游览一下,和晋祠擦肩而过。
现在,山西游览,晋祠必须排在太原站的第一位。对算是补课吧。
我用了半天时间,算是比较认真的膜拜了它。回来又看了一些资料,愈发觉得晋祠的博大精深。
晋祠,为什么在我国古建筑中有如此高的地位
晋祠的起源及发展
晋祠始建于西周,是后人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 姬虞封于唐,称唐叔虞。唐叔虞,姬姓,周武王的老三,也就是周成王的小弟。周成王“桐叶封弟”于唐国,也就是现在的山西地区。唐叔虞死后,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为纪念他,便在这风景秀丽的晋水旁边依山修建了供奉祠堂,名唤“唐叔虞祠”。后来燮父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从此山西便简称为“晋”,这也才有后来的晋文化鼎盛。因此,后人习称晋祠。
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晋祠已有相当规模。 北魏以后,北齐、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曾对晋词重修扩建。新中国成立后,也曾多次对晋祠进行扩建和改建,重视对晋祠的保护,使得晋祠保持完好。
百度搜索关于晋祠博物馆的介绍是这样的:
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晋国宗祠;
它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国内宋元明清至民国本体建筑类型、时代序列完整的孤例,附属彩塑壁画碑碣均为国宝;
它是三晋历史文脉的综合载体,晋文化系统上溯西周封唐建晋至盛唐肇创文脉传承的实证;
这介绍很宏观或说很专业。但对于要来了解它的普通人来说,似乎有些不明就里,很难有明确的感觉。
以我粗浅的了解,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说明晋祠的地位:
首先,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规模最大的祠堂式皇家园林。
晋祠不同于一般概念的宗教祠堂,它背靠悬瓮山,前临晋水,是一处集自然山水与古建园林、雕塑、碑刻、古树名木为一体的皇家园林。晋祠的自然山水与人文建筑的有机结合代表了一种创造性天才的杰作;它的自然山水与人文建筑、雕塑,在一定时期内或在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晋祠三绝之一的周柏唐槐二者都是晋祠千年古木的代表。 千年以上的古树在晋祠内几乎随处可见。 晋祠三绝之一的难老泉是晋祠三大水系之一,现在还有泉水涌出。这些植物和水系都是园林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它是我国古代建筑精华的载体
晋祠现存有三百年以上的建筑98座、塑像110尊、碑刻300块、铸造艺术品37尊;建造之后,历朝历代都在不破坏原有布局的基础上不断丰富,不断精进,实属难得。
晋祠现存最早的主体建筑圣母殿,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殿四周围廊,为中国现存古建筑中的最早实例,是中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对研究中国宋代建筑和建筑发展史有着重要意义;宋代建筑鱼沼飞梁,造型奇特,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古代木结构十字型桥梁建筑,是我国最早的十字形立交桥的雏形;在世界古代桥梁建筑史上也具有较高的科学、艺术、研究价值;金代建筑献殿,结构稳固,梁架轻巧,既为大殿,又巧似凉亭,建造时没有使用一根钉子,完全由木头卯榫而成;。
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被国家文化部鉴定为国宝建筑。
第三,现实主义代表的高超的塑像艺术
宋代圣母侍女彩塑是晋祠三绝之一。圣母殿内的43尊宋代彩色泥塑,是反映中国宋代宫廷人物的现实主义作品。塑像写实传神,清秀典雅,是中国雕塑艺术宝库中的珍品。是中国古代社会难得的现实主义杰作,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四,中国文化的缩影
晋祠中各路神仙、佛祖菩萨、关公老君等等在此,历代历朝文人墨客也在晋溪书院留下墨宝,实际这里就是中国文化的缩影。晋祠现存碑碣中,以唐太宗李世民亲自书写的《晋祠之铭并序》和武则天亲自作序的《华严经石刻》最为珍贵。《晋祠之铭并序》碑制于唐贞观二十年(646年),是一通集史学、文学、政治、书法为一体的丰碑,是文笔俱佳的行书杰作,开创了中国行书碑文之先河,是一部研究、探讨盛唐时期的政治、文化、文学、书法艺术等方面的珍贵的石史。
好了,从这大门迈入晋祠,优美的画卷将徐徐展开。(晋祠分中路、南路和北路三部分;时间关系,主要游览中路,精彩的基本在中路)
中路—水镜台
水镜台建造年代不详,呈明代建筑风格,是现存较大的明清戏台。
戏台分前后两部,后台为明代建造,前台是清代补建。
台上东部为重檐歇山顶,演戏时用为后幕,台上西部为卷棚歇山顶,面向圣母殿,三面开敞。前后台之间设上下场门,中以木板隔开。台基高出地面1.3米,前沿排列六十公分高的石望柱。
从下面这张照片(我从侧面照的)能够很清楚的看到水镜台的前后台的不同屋檐结构和样式。两种不同的屋檐样式如此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简直太漂亮了。
这张照片重点想放大西部的卷棚歇山顶,这种屋檐很少见,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很有律动,我很喜欢。
游客先看到的一面实际上是背面。挂着“水镜台”匾额的一面才是正面唱戏的地方。
正面“水镜台”一匾由清乾隆年间翰林院编修杨二酉所书;背面“三晋名泉”由清康熙年间武举人杨廷翰所书。二人是伯父与侄儿的关系,且一文一武,各题名匾为这座戏台增色许多。
这面是正对圣母殿。飞扬的屋檐多美啊。
水镜台建筑样式较罕见,集楼、台、殿、阁四种风格于一体。小小的一个戏台,却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建筑。
中路—会仙桥
古人看戏,不像今人坐在一排排井然有序的剧场内,而是露天站着看,栏杆上、桥上及各种建筑物上,只要能看到舞台表演的地方,都站满了观众。中轴线的第二个建筑物是一座桥——会仙桥,横跨于晋水上游的智泊渠。
中路—金人台
金人台共有四尊铁人,因铁为五金之属,人称之为“金人台”。其中三尊铁人,铸于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保存完整。只有东南隅的那尊是民国二年建造的。
关于金人台有很多传说,我觉得这个传说比较生动:铁人认为男子汉应当志在四方,于是在一个风雨之夜,东北角的老大先行逃走探路。当老二、老三也要逃时,不料被和尚发现了,用戒尺打得头颅破裂。老大在逃到黄河边时,不幸被河神识破,永远地定在了黄河边。被打的两个铁人以为是西南角的铁人告密,对其辱骂不休。西南角的铁人被羞辱后,也产生了逃走的念头。老和尚看出了破绽,在西南角铁人试图逃跑时,用斧头在其一个脚背上连砍三斧,又用铁链将他锁住。时至今日,这个铁人脚上的斧痕仍清晰可见。后来人们给负伤的两个铁人补铸了头颅,又在东北角补铸了一尊铁人。
靠右的这尊应该是民国时补建的。景点介绍中说:西南隅的铁人建造水平最高,保存最为完好。代表了宋代时期冶铁技术的高潮。
网上找到这么一照片,对号入座吧。
金人台内的这个小龛也是明代的建筑。
中路—对越坊
接下来就是对越坊,这座牌楼建于明代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造型优美。
对越在此意为报答颂扬圣母的功德。此匾由明代书法家高应元所题,二字为榜书金字,笔力遒劲,气势磅礴,宛如游龙。高应元在祠内仔细观察,发现殿、堂、楼、阁、亭、台、桥样样都有,惟独缺少牌坊,所以便选择在金人台西造了这座牌坊,并亲手书写匾额,悬于中央。
对越坊和紧随的献殿。
从对越坊后身能清楚的看到金人台和水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