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至暗时刻,我在重庆轧马路
- 出发时间/2020-01-24
- 出行天数/5 天
- 人物/家庭出游
- 人均费用/3000RMB
✈暴风雨前的闪电
时光飞快,又近年关。
距离上一个备受关注的冬天,已经整整一年时间。
回想起当时,每天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各地新增数据;一天洗手次数超过平时一周的数量;还有那些关掉电子设备,四下无声时偷跑出心底的末世恐慌感,都好似做了场压抑到醒不来的噩梦。
城市间封锁,小区间隔离。很多人开启了长达数月的居家办公,彻底从996沦为了007。
当重新被允许现场办公时,天还是那么寒冷,我排在测体温进办公楼的队伍里,默默发誓以后一定好好上班,不瞎摸鱼。
生活仍在继续,新闻里关于疫情的消息依然沉重,但看得出人们的信心在恢复,一切都在好起来。
逐渐我们习惯了覆在面上的口罩,习惯了餐桌单面用餐的规定,习惯了家里囤积一定量的食物,习惯了再一次热闹起来的街道。
翻阅相机,看到那些戴着口罩的照片,春运期间的空巷,又将我的思绪带回了那段至暗时刻,我在黑夜彻底降临前拥有过的最后“疯狂”。
✈不花一分钱地 | 玩
去过重庆的小伙伴都知道,自从重庆晋升国内第一网红城市以后,那堵车可谓是家常便饭,每天日常。重庆市民每逢节假日都会收到当地政府的温馨短信,让大家减少外出,把交通饮食等旅游必备资源让给外来游客。
没想到有朝一日“享受”到这项优待,却是因为疫情的关系。
畅通无阻的马路,从不等待的滴滴,包场的必吃榜餐馆,虽然便捷,但真心希望不要再体验一次……
去有些地方,希望人越少越好,这样才玩得舒坦拍照也不容易穿帮;而有些地方,希望人越多越好,听的就是人声鼎沸闻的就是人间烟味。
如今,新华路的缆车,罗汉寺的钟,解放碑的行人,都停了摆,都散了去。
没有烟火气的重庆,成为一座仿佛失了魂的空城。
武隆、钟书阁、南山一棵树、川美、罗汉寺、鸿恩寺、磁器口、交通茶馆统统关闭,但因此我们也享受到了不花一分钱领略重庆的魅力。在习惯了买门票入园的江南地区(没有说江南地区不好的意思),重庆这种把美景直接铺开在大马路上展示给旅客的做法实在是太实诚了。
【夜 | 虹影渐次追夜入】
重庆依山而建,两江环抱,地势决定了城市构造的独特性。滴滴师傅开玩笑,接单目的地距离显示100米,但却要绕三条马路才能接上乘客。
同在一座山城,坐标不同的海拔。
为了方便居民出行,重庆开发了很多具有特色的交通形式和建筑。连接渝中区和南岸区的长江索道、连接两路口和重庆站的皇冠大扶梯、上接较场口下接厚慈街的十八梯、1楼和11楼门口都有马路的洪崖洞等等。
起此彼伏的地势赋予重庆“山城”的称号,造就其独特的立体感。当白昼逝去,夜幕下的重庆可谓是灯火辉煌,一步一景,一转一画。
| 洪崖洞
原本为了大年初一赶在大部队抵达之前游览武隆,我们提前一天抵达重庆。爸妈放弃了几十年不变的春晚跨年,于是我们计划为二老安排上重庆镇市之宝洪崖洞。事后想想,这真是一个既冒险又正确的决定。险在当时疫情已经逐渐严重,而洪崖洞当晚人流量不能算稀疏;正确在,大年夜后因疫情影响,洪崖洞景区关闭,连灯光也不全部开启了。
在最迟的一刻,赶上了灯光全开的洪崖洞,可谓庆幸。
▲初到重庆,真的对“我在几楼”这个问题非常懵圈。我们住在11楼附近小区的民宿,这里有马路有汽车,有饭店有路灯,要不是我确定我们坐了电梯下到1楼,估计怎么也不敢相信,1楼和11楼都有马路,都能通车这个事实。
真可谓条条大路通,层层都是路呀。
▲重庆古城按照九宫八卦,建有九开八闭十七门。洪崖洞位于洪崖门悬崖陡壁之下,每逢下雨,崖上小溪混着急雨顺壁而下,倾泻如帘,状若飞瀑,此景被称为洪崖滴翠,为古巴渝十二景之一。
旧时密密麻麻悬在崖上的吊脚楼景观已经不得见了,“洪崖滴翠”也不再流水。如今很多人听到洪崖洞的名字,估计都是和《千与千寻》连在一起,可实际上洪崖洞并非电影里油屋的原型。不过依悬崖而建的设计,吊脚楼式样的梦幻气质,昏黄的灯光散发出的慵懒氛围,使人不得不代入千寻,仿佛身临其境,迷醉在这片不真实中。
▲一楼观景平台机位,面前是如梦似幻的洪崖洞建筑群,连接着左手边的千厮门大桥,背靠嘉陵江对岸的璀璨夜景。重庆的夜景太出挑,哪怕是看过更发达城市繁华的夜景,都觉得重庆丝毫不逊色。
▲从洪崖洞11楼沿着旋转楼梯下到千厮门大桥的角度。
每逢国庆节,重庆都会停止千厮门大桥路面通车,让行人直接在桥面通行。
在新闻中看过这样的场景,直呼太遭罪了人挤人,但如今走完整座桥都遇不到几个人。
扶着栏杆眺望江面倒影,趁着四下无人摘下勒耳朵疼的口罩,大口吸入略带寒意的新鲜空气。
人是群居生物,尽管平时被各种社交挤压到只想独处,但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想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要戴着口罩被迫拉开距离交流,顿时觉得很不好受。
| 千厮门大桥
虽然城门大多已消失,但渝中尚有很多地名是以城门命名——千厮门、临江门、朝天门……
重庆多江,可以想象自古水上运输有多发达。千厮门是重庆城区重要的货物集散地,进出的货物主要是盐、纸、棉花等重要物资。重庆坊间传有老民谣:“千厮门,花包子,白雪如银”,就是反映了这种丰收满仓的景象。
现如今,千厮门大桥作为重庆重要的交通枢纽,横卧在嘉陵江之上,是连接渝中区和江北区的桥梁。
不管白天黑夜,千厮门大桥都或远或近地怒刷存在感,是重庆夜幕下夺目的风景线。
▲作为洪崖洞的“邻居”,自然少不了洪崖洞视角。11楼电梯旁望出去,这气势丝毫不输大名鼎鼎的金门大桥。
▲平日里游客满满的游船,今夜也只勉强开出了最后一班,对着喇叭喊的售票员可能也没预料到,这真的是未来好长一段时间里的“最后一班”。
▲走过桥面来到洪崖洞正对岸,千厮门大桥和洪崖洞两座建筑相辅相成,连甍接栋的渝中区解放碑CBD在暖色调的洪崖洞后若隐若现。昔日的巨幕城市广告语“重庆,你好 世界,你好”被换成了新春佳节的祝福。
▲上图隔着桥面的另一侧,地铁大剧院站旁辅道视角。
“戴口罩 勤洗手 测体温 勤消毒少聚集 勤通风”的抗疫标语和新春祝福轮番滚动。
▲大剧院站附近的中国农业银行门口,一池水潭正巧倒映出江对岸的夜景。
▲大剧院右手边沿着楼梯向下的河滩视角,空无一人的机位。
每隔几分钟,6号线轨道便在桥面下层从大剧院站驶向小什字站。
冬天的好处可能就是枯水期河滩裸露面积较多,让我们可以不用踩到泥巴就能无限靠近水面。
没有喧嚣声,没有车马声,四下安静到不像话,伸出手仿佛就能触及隔岸那团橘色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