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蜂首】我们和妞妞的2020 | 明天你依旧在我身旁
- 出发时间/2020-01-01
- 出行天数/365 天
- 人物/带孩子
前言
前两天,收到太太的一条微信,问我今年跨年准备怎么过。突然意识到不知不觉已经到了2020的尾声,好像每年都是这样,直到临近年尾的某一个时刻才突然意识到又到了尾声。自从在马蜂窝写下第一篇游记开始,就习惯去用文字记录下关于旅行、关于生活的碎片,而有关于这篇2020的“年终总结”,心底里依然有不少希望记录或是表达的情感,把这些记录下来,就像是每一年的必修课,虽然现在看来,并没有太多现实意义,但或许若干年后翻看会带来不同的感触。
2019年末写下的“年终总结”有幸成为了我的第一篇蜂首游记,在那篇里我说:“如果流浪是你的天赋,请不要辜负。”这一年,我一直是抱持着这个想法对待我们的每一次的出发。只可惜由于疫情的影响,当时许下的许多愿望清单并没有实现,但这一年,我们和妞妞依旧不乏流浪在路上的日子,这一路日月星辰相伴,依然有太多美好的相遇在路上。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此刻的我,坐在电脑屏幕前,细细回忆这一年走过的路、遇见的人、看过的风景,历历在目的每一帧画面正是对于这句名言的最佳印证。
或许对于2020,心中是复杂的。但至少在此刻,心中依旧满是它的美好的模样!
脚印
2020 BEST 10
这一年应该算是我第一年开始认真学习风光摄影,在旅途中也遇见了不少美丽的风景,很幸运我选择用相机把它们都记录了下来。前几天,在视觉中国论坛看见发起的一个活动,选出自己2020的BEST 10,这几天整理照片的时候选取了我最喜欢的十张作品,也算是对这一年的摄影学习的总结吧。
【壹】朝夕
“朝夕”这个词很有意思,印象中好像自从学习认字开始,就开始出现在脑海里,但又不曾细细琢磨其中含义。对于“朝夕”的含义初印象,大概是源自于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我想可能是源自于学生时代应试教育的深刻的缘故。文集中的每一篇都是鲁迅先生对于少年时代的记述,以成年人成熟的视角去解读少年时期的生活中的小事,就会变得非常有意思,就如同越是临近中年的我们,好像也越来越喜欢去回忆年少的时候的一些小事,更多的是带着戏谑、豁达的态度。大概人都是活在回忆里吧。
其实朝夕最初的字面的意思就是太阳的升起和落下,对于寻常人是再正常不过的自然规律,每天循环往复,而这一年学着用摄影师的视角去看日升日落,发现对于风光摄影师来说这是天赐的美好,一天中最美的风景往往在日升日落前后一小时。都说摄影是用光的艺术,而这份光一定包含了日光。
从霞浦的南岐日出开始,就爱上了等日出的感觉。等一场黎明中的旭日初升极易上瘾。你有没有试着在海边或是大自然间等一场日出,只有体会过你才会发现,当等待日出时,全身在黑夜的包裹下,寒风肆意,没有一丝光的温度,你会如此地渴望光明。而当天边开始泛红,周遭的一切开始清晰起来,心中的感觉无法用言语形容。当太阳升起的那一刻,瞬间光芒万丈,那一刻光的温度可以驱散一切寒意。
有些奇怪,最近爱上冬日日出的感觉。说是奇怪是因为对于原来的我来说,冬日里是起床最困难的时候,在满是寒意的日子怎么都不如温暖的被窝舒服。只是在冬日里等待日出时黑夜的寒冷与朝阳阳光的温暖让身体和脑中的感知更加强烈,冬日里的日出才最能感受阳光的温度。
夕阳与朝阳虽然看似极其相似,但给予我的感觉却截然不同。朝阳就如同刚出生的婴儿,以它最柔美的第一缕阳光昭示着新的一天的到来,以全新的面貌迎接这个城市忙忙碌碌的人们。而夕阳更加深沉、优雅,如同一名已近暮年的老人,已看尽人间沧桑。
如果等一场日出是希望勃发的感觉,那么夕阳则是优雅、平和的感觉。有一天难得地早下班,开在高架上,看见夕阳一点点落至路的尽头,恰巧落在城北望宸阁附近,于是萌生了拍摄望宸阁落日的想法。半年间跑了许多地方,由于杭州城北发展迅速,满是高楼,机位多是遮挡,均是失望而归。难得的是在11月终是定格了这个想象中的画面。
夕阳下,阳光显得格外温柔,就在夕阳落至望宸阁顶的时候,一群鸟儿闯入镜头,恰到好处。万青在《山雀》里写:“自然赠予你,树冠 微风 肩头的暴雨,片刻后生成,平衡 忠诚 不息的身体。”万青的歌词总是这样,初听时有些不明所以。不知为何此刻再看这张照片,对于歌词似乎有了一些感触。
夕阳已尽,余晖渐起,晚霞染红天边。晚霞如印象派画家手中随性却充满美感的油彩,涂抹了半张天空,而夕阳就躲藏在那片晚霞之后,慢慢收拢它泄出的光芒。
在最后的余晖中,闭上眼,这一天的经历历历在目,或有欢笑、或有阴郁、或有惆怅、或有狂躁,但在这一刻,好像过去的一切都不那么重要了,光是如此的温柔与自由,映照出的是真实亦或许是幻象,但无论是何种,记忆需要留住的不正是那些欢愉和自由。
关于这一年间的记忆,如同一个又一个泡影,许多已经模糊记不清。只是可以肯定的是在记忆长流中,散发出的五彩的斑斓一定是源于光的映照,而这份光就在这一年中日复一日的朝夕之间。
【贰】清影
你有见过满月月升吗?说来也奇怪,活着近30年,今年竟然是我第一次见满月月升。二月一天傍晚,经不住疫情关在家中的无趣,去苏堤散步,听见堤岸边有人惊呼,出于好奇心,凑过去看看,看见一汪红月从城隍阁边的山上升起,第一次看见如此大的红月,内心震撼不已。回家便在摄影论坛搜关于月升的照片,现在回忆想来,便是那次,才让我开始接触借助巧摄摄影,也让我对风光摄影有了新的认识,当然这也是后话了。
喜欢月,是因为它清冷的气质。与日光的温暖不同,月光有一种凄清的美感。不知为何,此般气质让我联系到词人李清照,联想到她的千古名句:“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词中虽未提月,但其中气质倒是与月的气质相仿。
渐渐地产生了一个有意思的想法,月初升时的月是光线最柔和的时候,且由于高度不高,可以结合有意思的地景,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特别是想要表达清冷的影调。于是想拍摄一套圆月结合杭州有特点的地景的照片集。
现在已是年底,回顾这一年的追月经历,实属不易,计划的多,拍到的少。一年间大约30天左右的圆月,而拍摄月升由于想结合地景,一般为长焦远摄,所以对于天气质量的要求极高,需要无云的天气,对于杭州这样的华东地区来说,这样天气状况难得。再加上现在城市高楼,不少机位会因为遮挡、太阳仰角等原因,无法拍摄。细细算来,只有6天拍摄到了理想的画面,而大多是失望而归。
但现在回忆起来,确是特别值得回味的经历。
由于西湖周边没有高楼,这一年间,西湖边的标志性建筑:雷峰塔、城隍阁、保俶塔,都拍摄到了凌月的瞬间,且每一次都有意外的惊喜:城隍阁凌月时飞机穿月的瞬间,仿佛贯穿古今。
而最难得的瞬间来自于12月30日的月落:难得地飘雪,杭州上一次飘雪已是2年前,恰巧这次又碰上满月。杭州的雪碰上满月可以说是十年难遇。所以利用巧摄计划了这次拍摄计划。凌晨6点的北山街,可惜雪积的不厚,只有宝石山上微微的一点。但已是极其难得。
除去西湖边的地景,杭州城北的望宸阁立于半山上,而今年的最远月升远摄便源自于这次拍摄。10月的最后一天,第五次踩点去拍摄,前几次的拍摄都因为计算的机位因城北高楼的阻挡而放弃。那天的位置距离望宸阁直线5.3KM,由于距离足够远,红月完全包住了望宸阁,仿佛月上仙阁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