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伏尔塔瓦河畔的小镇回忆|中欧 捷克之克鲁姆罗夫 附攻略
- 出发时间/2016-09-30
- 出行天数/2 天
- 人物/家庭出游
游点 克鲁姆罗夫 (Cesky Krumlov)
时间 2016-09-30 19:00~2016-10-01 13:30
以前因为太忙,这是迟来的游记。
2016年9月27日~10月12日,我、老婆和女儿,利用国庆大假跑去中欧。
现在有时间,以城市或景区作点,记录这段旅行。
序言
我们昨天从布拉格经泰尔奇、因德日赫城堡和布杰约维采,一路游玩,天黑才到达克鲁姆罗夫。
昨天夜游,再是今天的日游,基本看清了克里姆洛夫的全貌。
克鲁姆洛夫——不仅仅是中国人的网红打卡地,她更是享誉世界的文化遗产。
您是否听过《伏尔塔瓦河》钢琴曲,请允许我用这曲子,伴你赏读这段美好的回忆。
伏尔塔瓦河 与 名曲《伏尔塔瓦河》
说到克鲁姆洛夫,不得不提流经这里的伏尔塔瓦河,还有那首著名的交响曲《伏尔塔瓦河》。
伏尔塔瓦河 (Vltava River),捷克境内最长的河流,由南向北经克鲁姆洛夫流向布拉格,纵贯美丽富饶的捷克国土,是波西米亚民族的母亲河。
——流到了布拉格。
捷克著名的民族乐派作曲家,贝多伊齐·斯美塔那( Bedoich Smetana,1824-1884)谱写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共 6 首,最撼人心魄的是第 2 首《伏尔塔瓦河》。
斯美塔那在介绍《伏尔塔瓦河》交响曲时,这样说——
“......小溪流过呼啸的森林,汇成伏尔塔瓦河流向远方。她流过号角回荡的森林,还有丰收的田野。农新人婚礼的欢乐声传至岸边,月光下的少女唱着悠扬的歌曲在水中嬉戏,......伏尔塔瓦河从斯维特扬的峡谷冲出,经克鲁姆洛夫,流到美丽的布拉格。水流潺潺,浪花卷起,奔腾不息。”
斯美塔那通过对波西米亚民族母亲河的描写,表达对祖国壮美山河的深深热爱和眷恋。
这首富有感染力的、流畅自然的e小调旋律在全曲中起主导作用。森林狩猎的音乐、乡间婚礼的波尔卡与主题音乐有机结合。乐曲最后转为E大调,显示伏尔塔瓦河流到布拉格后的壮阔气势。
席勒 和 画笔下的《小镇回忆》
埃贡·席勒 (Egon Schiele,1890年6月12日-1918年10月31日)奥地利绘画巨子。他在家中五个孩子中排行第四,母亲就来自波西米亚的克鲁姆洛夫,父亲老席勒是德国人。
——席勒 画作欣赏
席勒的肖像作品中,人物多是痛苦、无助、不解的受害者,神经质的线条和对比强烈的色彩营造出的诡异而激烈的画面令人震撼,体现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人们在末日降临时自身不惑与痛苦挣扎的情感。
左: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瓦莉肖像》,1916年;
右:埃贡·席勒,《穿黑袜的女人(瓦莉·纽泽尔)》,1913年。
这被怀疑是席勒的自画像。
这种瘦骨嶙峋的身体处理方法,表现出他对线条的控制能力——更容易引起观者的情绪反应。
而他对线条的应用,对形体的塑造,时至今日仍在影响着很多学画的人。
——席勒 画笔下的《小镇回忆》
席勒曾经在克鲁姆洛夫生活和创作,下面是席勒画笔下的《小镇回忆》。
看到席勒画笔️下美丽的克鲁姆洛夫,你是否想去一看究竟?
—— 电影《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
关于画家席勒,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看传记片——
《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
渣男、果体爱好者、性崇拜者......
说起埃贡·席勒,可以列出一系列耸人听闻的词汇吸引读者的眼球。
他,如此才华横溢。奥地利绘画巨子,维也纳分离派重要代表,20世纪初一位重要的表现主义画家。
如今在拍卖行,他的一幅作品价值数百万美元。
他的艺术,如此纯粹。在席勒的画作中,充斥着果体及对男女性事的描绘,夸张的造型、大胆放纵的线条与极富个性的色彩,成为他显著的绘画特征。
他的命运,如此坎坷。席勒15岁时,父亲死于梅毒,舅舅成为他的监护人。他经历了退学、潦倒、遇到生命中最重要的谬斯、被控强奸未成年少女......
他在绘画事业刚️起色时,却死于西班牙感冒,年仅28岁。
他帅,非常帅!剑眉星目、鼻梁高挺,纹丝不乱的头发和熨贴的礼服,散发出某种克制的诱惑。
这样的男人,教人如何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