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loading

大兴安岭之秋,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旅行往事

  • 出发时间/2010-09-28
  • 出行天数/10 天
  • 人物/一个人
  • 人均费用/5000RMB

开篇:

“啊,真是一座宏伟的大桥啊!”

当计程车斜穿风雪,驶向前方的哈萨尔大桥时,我不禁惊诧起来。

一座桥如城堡般地从前方浮起,两旁的街灯发出的柔和光晕照亮了空中的飘雪,令夜幕中的哈萨尔大桥看上去像是伫立的天神。

“我是如何来到这里的呢?”

那个时候,我又恍然记起那个令我心潮澎湃的下午:

九月中旬,地铁4号线中关村站。站台里凉风阵阵,我望着眼前的人潮,心中回荡的却是位于大兴安岭深处的那些名字:

额尔古纳、莫尔道嘎、伊克萨玛、敖鲁古雅,心里想起就如同口中念出那般充满了旋律感和魅惑气息;

恩和室韦临江,三个如此不同的俄罗斯民族村;

国境线上的边防线、堪称秘境村落的奇乾;

还有漫山遍野的白桦林和落叶松,奔流不息的激流河;

对了,也许还能拜访到具有传奇色彩的“最后的驯鹿部落” …


随着想象的越发深入,心情也变得更加激动。到了后来,竟感到心情中交杂着某种回响,这回响越来越大,像是一种遥远却有力的召唤。就在那时,我觉得:这次旅行并非是我临时起意,而是命运的经纬交织早已将我和大兴安岭联系在一起,在不久之后的那个深秋,前往大兴安岭腹地,闯入一处另一处风景,邂逅一个又一个关于林区人的故事…

▼ 海拉尔风雪之夜

北京飞至海拉尔,仅仅两个多小时,不过时空的转换却让人促不及防 - - 比起依然闷热的北京, 眼下的呼伦贝尔深秋之夜,已是风雪弥漫。

“啊,真是一座雄伟的大桥啊!”

当计程车斜穿风雪,驶向前方的哈萨尔大桥时,我不禁惊诧起来。


我要在这里下车的临时决定,令司机感到惊诧不已。过了大桥不远便是市区,在这风雪之夜,对于一个旅人,还有什么比立刻抵达宾馆,暖和地睡个好觉更具吸引力的呢。

车子停在了桥头,我望着红色的尾灯渐渐模糊于桥的彼端,收了收领口,走上哈萨尔大桥。

深吸一口气,清凉的寒意浸透全身。在路灯的照耀下,雪花在朦胧的光晕中飘摆,散落在地面,形成一缎晶莹的白纱,一阵风吹来,如鬼魅般游走。

深夜的桥上,没有人,也没有车。只有雪花在灯光之下洋洋洒洒地飘舞着,述说着周围的宁静 - - 一种在夜色中带给人安详般的宁静。在这种氛围下,焦虑急噪一扫而空,如烟往事慢慢浮现。还伴随着一阵淡淡的心情。

就像,就像那点点白雪散落于桥下静静的依敏河中,轻柔地融入,听不到一点声响,看不见一丝划痕。

与其说“来到这里”(海拉尔),更像是“回到这里”。这样的温度,这样的飘雪,本是我少年时期再熟悉不过的故乡风貌。

东北的冬日天黑得早,而我却尤其喜欢走在灯光下的雪地里,脚踩在上面嘎吱嘎吱的,让人感到亲切踏实,而灯光透过富含水汽的空气则显出更加柔和的质感。路面行人很少,偶尔看到的也都是些裹着厚厚棉服的模糊轮廓,整个氛围充满着神秘的气息,如果正下着小雪,就更好了,那像是一个迷幻的梦…

恍然间,已经走到了桥的另一端。

回头望去, 依旧是曾经的画面,但究竟是哪一个“曾经”却让我有些恍惚。哈萨尔大桥以永恒般的姿态巍然伫立着,灯光温柔得如静止了一般,眼前飘落的仍是同一阵夜雪。

它们还是那般模样:散落于桥下静静的依敏河中,依旧轻柔地融入,听不到一点声响,看不见一丝划痕。

▼ 大兴安岭的门户:额尔古纳

次日清晨,我从海拉尔乘坐班车前往额尔古纳市。对于这个当地人称为“拉布达林”的地方,沿途的景物细节我已记忆不清了,只留下一种清新亮丽的感觉。以额尔古纳为界,南部是呼伦贝尔的茫茫草原,北部则是大兴安岭林区。我将从这里出发,一路向北行进,开始我的大兴安岭之旅。

根河湿地】:

先来到了位于附近的根河湿地。

四下静悄悄的,虽然正值秋日,太阳还是很强,晒得山坡上的木栏杆有些刺眼;秋风掠过,又有一丝凉意。我将身子前倾靠在围栏上,望着眼前的根河湿地。

远处是澄净的天空,近处的桦树纵向排开,根河从灌木草甸中蜿蜒而过,像是铺卧在大地上的色彩缤纷的波斯地毯。

这处亚洲最大的湿地,跟感觉中不太一样。虽然时节稍晚了一些,灌木和桦树的叶子大多凋零,但景观仍很美,很大气,只是和照片当中所见有所不同。


在搜集信息的过程当中,我自以为已经了解了这里的景观风貌,但站在这里却霍然发现:我们可以了解很多,不过仅仅是“了解”到了信息而已,尚缺乏那种对“真实感”的感受和体会。只有置身其中,阳光、风、山河大地、光线的变化、枝叶的摆动…这一切才会是那么的生动具体,一些平时难得一见的想法和感受也在这个时候才能涌现。


我一面看着,一面想着,大约过了半个钟头,估计差不多了,便顺着山坡往回走去。山下是整个城镇的面貌,红蓝色屋顶的房子交错其中,显得很是漂亮。当我走下山坡的时候,发现G师傅还在那里。

我此行机缘巧合,先后分别跟十位当地包车师傅打过交道,G师傅是第一位。他年约三十四、五岁(目测),声调轻快,身穿一件黑色的皮夹克,有一张红红的圆脸。方才我便乘了他的车从拉布达林客运站直接到达根河湿地(不远)。当我游览完毕的时候,他还在那里等着其他的生意。

我对接下来的旅途只有模糊的印象,但还是要一步一步向前推进,看他仍在那里,便找他询问商量。他听了我的大致计划,立刻表现出很大的兴趣。经过一番沟通,我的下一步行程随即呈现出清晰的面貌:
包G师傅的车午后前往白桦林,明天走边防线一路到达室韦


【白桦林】:

这片“白桦林”位于额尔古纳恩和的路上,大概是处于大兴安岭游览的必经之路(额尔古纳恩和),更较为游人所知。也许兴安岭腹地有着许许多多“这样的白桦林”,不过我并不知晓,知道的也仅是这一处而已。

其实这里的景色并不突出。地面铺满了干枯的叶子,剩下的残留在光秃的树枝上,不过时间也不会太久了 - - 九月下旬,终归是晚了一些时节。不过当阳光斜射进来,将枝干的影子拉得长长的,看上去倒也是一番风韵。


“既然来了,也有足够的时间,就好好享受一下深秋里的白桦林气息吧。” 我虽然是这样想的,不过实施起来却很有难度,因为陆续有“小分队”赶到这里,前仆后继般地在林中欢谑,滋扰着我本不平和的心情。

“真讨厌!”我不由得这样想着,然后马上又觉得有这样的想法才是讨厌的。

他们又有什么错呢?大家出行,当然是以各自开心的方式进行活动的,况且他们高兴的方式也并无不妥,这里毕竟不是电影院或博物馆。而我呢,总是希望上苍能为我的到来额外施恩,开辟出一个静谧的空间,让我能够得以尽情领略。

种种过往难得的际遇,让我引以为傲,也深知弥足珍贵,但仍觊觎每次出行都有那样的好运不断降临…我像是一个具有洁癖的人,或者是个被惯坏了的孩子吧。

想到这里,看着眼前小分队们的快乐样子,我的心情已然缓和了许多,竟然也能以同样的心情分享着他们的喜悦了。

返程的时候,日已西沉。公路两旁的桦树一线排开,向天际绵延而去。视线尽头的上方笼罩着一片淡淡的粉色,散发出属于黄昏的宁静美感。我由衷喜爱眼前的这幅画面,内心生出强烈的感叹。这是我第一次醉心于大兴安岭的日暮景色,不过当时我还并不知晓,后续这般的感慨还会有很多很多。

▼ 室韦的午后和清晨

【边防线】:

我今日要从额尔古纳沿着边防线北上,直达室韦

为什么要走“边防线”呢?

源于之前我并没有沿着国境线一路行进的经历和感受。能够一路看着窗外河对岸的俄罗斯风光,对我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诱惑。于是我决意完整地走完这一条线路,甚至放弃了前往恩和的念头。


下方我原来在纸上画的线路图,但最后行程为:“五卡 - - 七卡 - - 九卡 - -室韦”。


车窗外秋风瑟瑟,荒草凄凄,作为界河的额尔古纳河也显得很是平静,甚至分辨不出流动的方向。河中沙洲上生长着红褐色的灌木,让苍茫的秋意显得更加浓烈了,放眼望去,河对面的俄罗斯也是如此的面貌。就在这样悲凉萧瑟的大地上,我们一路来到了室韦

本篇游记共含 19957个文字, 166张图片。帮助了 游客。 举报
相关目的地: 呼伦贝尔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页面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