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loading

消夏出逃 去贵州看山水的默契 - - - 后疫情时代的亲子出行

  • 出发时间/2020-05-15
  • 出行天数/12 天
  • 人物/带孩子
  • 人均费用/4500RMB

黔行预告

2020的上半年着实不易 疫情终于结束
春节也未能回西安过年 没有见到爸妈
学校也依然开学无望 憋在家里的网课周而复始
在线上课程上到第四个月的时候
在我和Berry都被20以内的加减法反反复复折腾了九个星期之后
上海的梅雨延绵不绝得下到我们俩都灰心丧气时
四月的某个下午 我对Berry说:咱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妈妈带你去旅行吧!
Berry镇定得回我:妈妈 你是不是想拍照了
呃...知母莫若女啊

于是 确定行程 整理行囊
带上最可靠的旅行小伙伴:我爸妈,分头从西安/上海出发,在贵阳碰头,开启了我们后疫情时代的第一次出行。

去山顶 找寻云的故乡

以山水闻名的贵州,在花溪区高坡乡 有一片伸手触云的草原。
翻越层层叠叠的山脉 却和云顶草原擦肩而过,因为景区正在维护 所以不得入内。门前不乏“热情”的当地人告诉我们有偏门可以带我们进去,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之后 就在当地开始了随走随停的自驾探索。

随走随停 路边看到一处观景台 原来之前一道道的盘山转弯 不知不觉已经把我们带到了半山腰处

依旧是爬坡的山路,在外侧开辟了供游人观赏的步道。步道并不很长,大约2分钟就可以走到头。向开阔的视野出去是平坦的田地,参差不齐的白色矮楼房,再远一点是苍翠的山脉,最后是和天空连成一片的,只露出淡淡剪影的山的廓形。

各色的田地,大抵是因为种了不同的作物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却又极其和谐的色块,由白色的供人行走的田间步道练在一起。一侧是坡地,被建成了梯田。这也是我们此行第一次看到梯田,正值初夏插水稻的时间,不乏有人在田间忙碌,有些梯田里已经插满了嫩绿的稻秧,有的还是土黄色的空水田。

在停车点吃了一份极其“景点”特质的凉粉,破落的雨棚,廉价的塑料小碗,热情的摊主大婶动作干净利落地加着配料。大概是疫情后生意骤减,把以前面对几十个顾客的热情都加之在我们一家身上了。我们就这矮凳小桌草草地吃了两口,口味也着实平淡,红糖底儿稀得没有任何味道,和心中在重庆的凉粉相去甚远。本来就没有抱着太高的期望值,给Berry买了雪糕之后就再次上路了。

再次停车,是因为看到了许多水牛。若单单是水牛,倒也没有什么稀奇,不过一群水牛在泥塘里玩泥巴,还是值得驻足一看。照片里的这只大概是泥塘里戏最多的一头,不停地在泥塘里拱来拱去,逗得Berry哈哈大笑,而他一听到Berry的笑声,又更加卖力地拱了起来。若是煞费苦心的表演没有得到我们的笑声肯定,便懒洋洋地卧在那里不动了。

想靠近又怕被洒一身泥巴
水牛:这孩子咋了?

应该是来到了某个村子的田埂之上,路边的空地有很多卖风筝的摊位。摊主是一对年轻夫妻,女老板穿着一双塑料拖鞋,在上坡下坡的田地之间如履平地,我们买的第一个风筝线有问题,她立刻给换了一副。待风筝飞起来,她在远处乐呵呵地看着。

一位阿婆独自在锄地,我们大概在这里玩耍了大半个钟头,阿婆始终一个人,锄头举起又落下。
单看一张照片,大概是很多城里人口中“向往的生活”,田园,农作,日出而作。然而现实却是顶着下午热烈的日头,不停歇地工作。

山间时不时被一片路过的云头遮住阳光,水汽漫上来。突然像走进了日剧的小森林里。清清浅浅 简简单单,满眼翠色,抬头是厚厚的云层,偶然打开的缝隙里可以看到温温柔柔的浅蓝色天空。四周平静又祥和,偶尔有一辆两辆的车子经过,近处只有水牛安安静静地埋头吃草,并不被我们的快门声打扰。

终于到达云顶草原的时候,被告知景区暂停营业在休整中。但慕名而来的游人依然很多,
四周牵着马的牧民围上来,“好心“地告知:前面走不上去啦,骑马上去吧,小娃娃走不动的。骑马去水库看看吧,太远了,一来一回二十分钟呢。
一个有点上了年纪的女牧民,很是油滑,我们询问路程和价格的时候,前言不搭后语的,感觉价格都是随口报的,只要你不反驳,就趁乱捞一笔的样子。
马儿们也“被迫营业”,各个头戴大红花花,一个个像来参加游园会的小媳妇一般,倒是很温顺。
我们选了两匹马,骑着上了这个“走路无法上去的山坡”。也就是不到十分钟的步行路程吧。

若是说山坡之上的风光,确实是好看。但是若说是和我们之前在观景台之上,无非是看得更远了一些,山脉的起伏更广阔了些。

本篇游记共含 12029个文字, 478张图片。帮助了 游客。 举报
相关目的地: 贵州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页面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