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loading

游者乐山

  • 出发时间/2020-07-29
  • 出行天数/3 天
  • 人物/和朋友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记得两年前的夏天,我们几乎是被所有朋友抛弃,他们都各回各娘家,带着孩子各找各妈。已习惯暑假出游的我和肥妻,在阳光灿烂的日子惶惶不可终日,为了不辜负这美好夏天,于是快速圈定成都峨眉山,然后疯狂做攻略,路线慢慢成型,想象中旅途的欢乐慢慢弥漫脑海。处在幻想与现实难分真假的我,手机突然传来远回西宁娘家的胖嫂魔性的声音:“暑假决定去哪玩?”我:“我们去成都峨眉山。”胖嫂:“来西宁吧,青甘大环线,连绵十几里的油菜花海,茶卡盐湖。”“我们去成都峨眉。”“有姥爷车随你开,有手抓羊。。。”“我们去成都。。。”“去张掖看七彩丹霞。。。”“我们去。。。!!!”谁叫胖嫂的声音那么有魔性呢?谁叫七彩丹霞是我立为今生必去的两个地方之一呢?所以我们马上就放弃了抵抗,青甘大环线转了一圈,最后也没失望,青海至今是我觉得最好的旅游省份。今年的情形与两年前一样,我们也做好了成都峨眉山的行程,于是我微信胖嫂:“今年一起去成都峨眉玩吧!”“我们回西宁了。”“成都有火锅。。。”“西宁天气宜人。”“成都有火锅。。。”“西宁有。。。”“成都有火锅。。。”“好吧,我们去成都汇合你们。”这世界上的事没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两顿,实在不行就三四五六七八顿!看苍天饶过谁!!!

七月二十九下午两点,微微细雨中我和肥妻到了乐山,航班的误点搞得我心浮气躁兼饥肠辘辘,所以叶婆婆是我这时最想见的人,不,最想见和最想吃的是她的钵钵鸡,当一大盘钵钵鸡摆在我和肥妻面前时,上面那一堆略显凌乱但娇艳无比的竹签,早已晃得我眼花缭乱和口水横流,罪恶的双爪迫不及待的伸出,还没抓起竹签,嘴巴就早早张开,美味的销魂让我把在酒店等候的胖哥胖嫂抛到九天之外,忘了跟他们说一下我们到了,插一句,胖嫂不胖,之所以这样称呼,完全是因为胖哥,胖哥是真胖!其实这也怪不得我,一来实在太饿,二来我碰上美食就像英雄遇到美人,黄鼠狼见到。。。呸!呸!是狗见到。。。不!不!是猫见到了鱼。。。好吧,反正是情难自控,天性所然。

天气预报说这两天都有雨,趁着小雨时下时停,所以和胖哥汇合后就直奔乐山大佛。我们没有选择坐游船观看这种没有一点技术含量的路线,而是直接爬山,近距离仰望亲近小时候电影里深刻脑海的凌云大佛。

刚上山,文人骚客留下的书法石刻还没欣赏几幅,又下起了小雨,紧张的肥妻连忙拿出雨衣让我穿上,我当然拒绝,穿着雨衣拍照一点都不方便,而且只是毛毛雨,雨中登山,临江挥手,这种情景不常遇见,廉颇老矣,尚能指点江山,这感觉好得不要不要的!没多久,雨停了,兴致一下子又仿佛跌到低点,想起过往种种淋雨的情景,又想起吾友蒋捷的那首《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一时间诗兴大发,模仿好友的词,也作一首以抒胸怀:“少年淋雨马路上,女友真混账;壮年淋雨搬砖中,双眼迷离摇摆就西风。 而今淋雨乐山下,鬓已斑斑也,悲欢离合烟云轻,一任阶前打脸到天明。”不要跟我杠什么平仄,不要跟我杠什么韵味,如果不是一直淋雨多,脑子进水满得都流出来,我早就真正的指点江山了,还会是现在这种资深猥琐油腻大叔抓住为数不多的机会装腔作势?唉,再过几年,连大叔都不是了,要自动进阶成糟老头了,是我说得太多了吗?怎么脸上全是雨水??


走着走着,就到了乐山大佛头部旁边的山上,乐山大佛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座佛”的美誉,所以佛像头部就是山顶。我站在佛头旁边,与佛像一个方向,模仿着佛像的神态,双眼微睁,嘴角微开,如拈花般似笑非笑,当然是没有一点神似,更没有普度众生的胸怀和能力。面前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的地方,可能是这两天下雨的原因,土黄色的河水湍急,浊浪滔天,惊涛拍岸的声音响彻山间,而我却没感到丝毫的震动,登高山而小江河说的可能就是这种情况吧,人处于的高度就是眼界的高度也是心胸的高度,这话一点都没错,很多道理谁都明白,但不是谁都做得到!


我一副众人皆醒我独装得道高人的模样,隐约的气势唬得小伙伴只能站在一旁等候,一番云游天外之后,实在装不下去了,才慢慢的前行。沿山开凿的小路狭窄陡峭,肥妻对于这座修于唐朝开元年间的弥勒大佛没有过多的提问,可能是做攻略时有所了解,又或者是去年暑假在嵩山洛阳时得到了恶补,更多可能是现在问的再多也记不住,明天该忘的不该忘的都会忘记!来到大佛脚下,离汹涌的江水不到一米,浪声震耳欲聋,才感到这奔腾的气势,再仰望大佛,除了雄伟、庄严、威武之外便找不到什么更好的形容词了。人在滔滔江边,弱小如草芥,站在巍峨大佛下,渺小如蝼蚁!高度真的决定眼界!膜拜之后登九曲栈道,每一个转折我略作停留,看看大佛,又看看大江,每升高一层,心境也随之豁然开朗一些,到达最高点,王八之气油然而生,高度真的决定心胸!

拜完大佛继续前行,既是佛山,当然有庙,凌云寺不大,转过一圈即可,肯定也有不少亭台楼阁,载酒亭、东坡楼古旧漂亮清静,转佛一圈在里面休憩一下是不错的选择。东坡就是吾友苏东坡,好友是眉山人,离乐山不远,少年时和猪朋狗友载酒游山玩水肯定少不了,于是东坡楼应运而生,多年之后东坡先生在赤壁写下震古烁今的《水调歌头》,其开头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应该就是回想起年少时在这里礼佛看大江澎湃的情景而灵感突发的,要不然怎会有惊涛拍岸?

休息过后继续,往里走是一座重修的寺庙——毗卢院,寺新精美,依山层叠,殿前长阶配白玉雕栏,画檐露于古树苍松间,游人大多在大佛处,这里反而人少清幽,隐约还有暮鼓诵经声传来,确实清心之地,正自陶醉,耳边肥妻说了一句“昆卢殿”,突兀间抬头一看,原来是大殿牌匾的书法颇有造诣,肥妻却将繁体的毗和昆傻傻的分不清!唉,没文化真可怕,好在四周无人,我立刻摇头晃脑说:“是毗卢院好不好?怎么会有昆卢呢?你忘了毗卢遮那佛了吗?”肥妻憨笑道:“哦,是喔,主要是牌匾写得难看!”我再细看题匾人更是哑然失笑:“那是赵朴初先生写的好不好,公认的佛界领袖和书法家!”肥妻还是不服说:“就是难看,还没你写得好!”我一听赶紧把她拉走,我是该高兴呢?还是该高兴呢?不,我是怕被人追着打!!

本篇游记共含 8528个文字, 170张图片。帮助了 游客。 举报
相关目的地: 乐山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页面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