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loading

2020年8月——九天自驾豫陕晋,自然与人文的洗礼,拔草之旅……

  • 出发时间/2020-08-22
  • 出行天数/9 天
  • 人物/和朋友
  • 人均费用/4000RMB

突然请到的年假,就向我自己预订好了这篇游记。
原计划带老婆孩子去川渝,可是他们俩另有伴不需要我,而我也不想去了。只有一周时间准备,于是微信各种招呼,商量了去山西。只定下来朋友夫妻俩,三人一车,豫-晋-陕-晋,三省顺路走了一些地方。一贯的走马观花式游览,吃好睡好玩好,9天时间平安回家。
2020年不太平,很久没远游,这个也就是我一贯的旅游总结流水账,全程大概4800公里。

上图是网上下载的一个山西旅游图,这次走遍了晋省的三个世界遗产(云冈、五台、平遥),但是五台无缘真面目,后面再说到吧。
规划的时候种了很多草,比如壶口瀑布平遥古城、五台山恒山悬空寺、雁门关、大同石窟等等,后来居然又加了两个延安的景点,赚到。

第一天2020.8.22 无锡-焦作

夏日早亮天,于是大早就出发。

南京长江二桥的时候才7点钟。

20分钟后进入安徽境内

抵达第一晚落脚地:焦作市三维戴斯酒店,挂牌五星级,但装修年份有点老了。

晚饭找的驴肉馆——怀庆老董家。

驴杂、驴肉丸子、清汤驴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值得一尝,肉质比牛肉嫩。

第二天2020.8.23 焦作-云台山-黄河壶口山西

一早早餐都没吃,直接出发去云台山景区。

路过焦作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回来一查还挺有历史的。
【百度】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焦作第一次解放。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烈士,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1945年9月,经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和太行军区批准,太行军区第八分区和太行第八专署决定在焦作广场(今焦作贸易大厦处)建立抗日烈士纪念碑。同年10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改太行八分区为太行四分区。
1945年11月15日,焦作各界人民和市党政军机关全体人员在焦作广场隆重召开“晋豫人民复活纪念大会”和追悼大会,庆祝太行四分区人民获得新生,悼念抗日阵亡将士,勉励为抗战作出巨大贡献的晋豫民众。同时,举行了纪念碑奠基仪式。
经过日夜紧张施工,纪念碑于1946年1月20日落成。
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背信弃义,撕毁停战协定,发动全面内战,大举进攻解放区。同年10月,焦作被敌人占领,为保存实力,我军撤退上山,纪念碑遭到严重毁坏,首长题词被枪打,碑文被石击,四周水泥柱和铁环被毁。
为了这段不能忘却的历史,1948年10月,焦作第二次解放后,政府立即拨款修复纪念碑,使其恢复了原来的面貌。
1970年,因塔基裂缝、塔身倾斜等原因,焦作市革命委员会出资进行加固整修,加高了塔身,扩宽了塔基,塔顶呈五棱白云浪花形,塔基座五面都镶嵌着长方形石碑,无碑文,塔基有九个台阶的水磨石环形道,边沿有栏杆,高大华丽的十束五十盏白玉兰灯绕塔含苞欲放。原碑五面题词全部易为毛泽东同志为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原碑文被覆盖。

现在云台山的景区入口比较远,外面的停车场还是比较大的。
有兴趣的可以上景区的官网(http://www.yuntaishan.net/)AR游览。

【来自景区官网】云台山位于河南焦作修武县境内,距省会郑州70公里。景区总面积50平方公里,含红石峡、潭瀑峡、泉瀑峡、茱萸峰、叠彩洞、猕猴谷、子房湖、万善寺等八大景点,是一处以太行山岳丰富的水景为特色,以峡谷类地质地貌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内涵,集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与一身的科普生态旅游精品景区。

云台山是集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自然遗产、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一个世界级、十个国家级称号于一身的风景名胜区。

【地质构造】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太行山脉最南端,中国地貌第二台阶与华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处。在地质构造方面,云台山地区位于中朝克拉通南缘,是华北克拉通上几个太古宙古陆核出露区之一,处于新生代东亚裂谷系渤海湾裂谷盆地的西缘,具有34亿年的岩石记录和漫长的地质发展历史,经历了太古宙-古元古代克拉通结晶基底形成时期,中新元古代拗拉槽发展阶段,古生代克拉通盖层形成时期,中新生代陆内造山、盆-山构造地貌演化时期等多个构造演化阶段。其中,寒武纪-中奥陶世稳定浅海陆台沉积、石炭纪-二叠纪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从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地质构造和地貌景观。

【地貌概况】云台山世界公园地处中朝地台的核心部位,根据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八一水库和白龙潭钾长花岗片麻岩锆石Shrimp测年结果,本区或附近存在着古太古界地块,并经风化剥蚀,在本区形成沉积,并在太古宇晚期和元古宇初期变质成长英质花片麻岩。在嵩阳运动(25亿年左右)形成陆核,吕梁运动(18亿年左右)形成稳定地台,进入以升降运动为主的长期稳定时期。中元古界云梦山组为滨海相红色碎屑岩沉积,后上升造成长达5亿年的沉积间断,继后是寒武系紫红色泥页岩和灰绿色泥页岩、泥质灰岩、白云岩、鲕状灰岩等厚达500~600米的浅海相红色碎屑岩沉积。中奥陶纪之后,地壳再次上升,风化剥蚀,在马家沟组灰岩顶部形成广泛的厚度不等的风化壳,形成铝土矿、铁矿。有古岩溶现象。其后则是中上石炭统和二叠系的含煤系沉积,但已不是本区的重要成景地层。直到中生代后期-新生代(约1.6亿年6500万年来),本区在燕山云去和喜马拉雅运动影响下,强烈差异升降,北部快速抬升,南部强烈下降,逐渐形成了中国大陆的三级地形阶梯中的第二级台阶。外力地质作用,不同地层岩性和不同方向的断裂节理,发生风化和剥蚀,崩塌和沉积,精雕细刻出了美丽的云台山稀世景观,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地质遗迹。

云台地貌正是在上述古老稳定地块的基础上,经长期垂直运动,保留了巨厚水平岩层,新构造运动影响形成高角度正断层和多组垂直节理裂隙,在重力、流水、冰冻作用下,形成残丘(峰)、原面、断崖长墙、肩阶、宽谷、围谷、瓮谷、谷中峰丛、峰墙、峰林,及隘谷、障谷、巷谷、线谷,侵蚀阶地和沉积阶地,和间其间的溶洞、钙华悬泉、瀑布、跌水等呈层带状组合的一样个性鲜明的特殊地貌形态。

【历史人文】云台山作为旅游文化名山,从汉末至今的两千多年间,不但引来了众多的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的青睐,佛教、道教也接踵而至,并在此互相影响,生根开花,演绎出灿烂的云台山宗教文化,使云台山成为一座底蕴厚重的宗教名山。佛教自后赵时期印度高僧佛图澄在这里创建元极寺以后,多有释家弟子到此禅栖修行,并为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隋初净影寺慧远法师,一生著书立说,第一个提出净土分类说,成为净土宗初祖;又如唐代中期百岩大师,师承马祖,北上弘法,来到百家岩后在讲禅说法,在当时的朝野引起极大的震动,并到京城与发难者激烈辩论,最终将禅宗发扬光大、传播天下,成为中国佛教界的主流。云台山山势嶙峋,岩壁层深,多有凡人罕至之处,加之这里泉瀑飞流,林幽景美,是道家所倡导的理想修行之处,因此道教在汉末形成后,就将云台山列为七十二福地之一。事实上,也多有得道高人在此活动。魏晋时期的王烈和孙登始终是竹林七贤的倾慕对象,王烈食黄精、石髓,寿达三百多岁;孙登穴洞而居,无喜无愠,一声长啸,引得凤凰来仪。此外,西晋魏华存首创“吐纳”、“导引”、“咽津”、“存思”、“服气”及“三丹田”的道家修行之说,她所著的《黄庭经》成为上清派的修行要义,其本人也被道教尊为紫虚元君、南岳夫人。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佛、道在云台山还呈现了合流的趋势。虽然民国时期和“”期间,宗教建筑遭到了极为严重的人为破坏,但20世纪80年代恢复宗教政策特别是对云台山景区进行开发以后,寺院道观大都得到了复建甚至扩建,重新恢复了宗教名山的本来面貌,景区岩谷之间梵刹严整,峰洞上下庙宇宏伟,历代碑刻、佛塔更是散落林立其中。

【旅游资源】云台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以山地为主,自然生态完善齐全,生长着茂盛的原始次生林和草本植物,不仅种类众多,而且有多种名树古木,红豆杉、榔榆、国槐、白皮松等都有数百年的树龄,有的甚至有千年之久;太行花更是这里特有的品种。由于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植物种质丰富,大型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都能在此栖息繁衍,如黄鹿、黄羊、金钱豹、狼等,并且有多群太行猕猴在此活动,成为云台山重要的观赏动物。1993年,国家林业部批准成立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1998年,国务院又批准成立国家猕猴自然保护区。

里面的景区很多,我们主要就是到了红石崖和子房湖、猕猴谷。这当中最经典的当属红石崖。

红石峡又名温盘峪,峡谷深藏于地下68米,集秀、幽、雄、险于一身,融泉、瀑、溪、潭于一谷,素来享有“盆景峡谷”的美誉。这里外旷内幽,奇景深藏,两岸峭壁山石秀丽,仿佛鬼斧神工雕凿而成的巨大盆景,又似名山大川的浓缩,园林专家称之为“自然山水精品廊”,谷内遍布亿万年以上的地质遗迹,堪称一部浑然天成的“地质奇书”。红石峡全长2000米,游览时间大约2个小时。

子房湖全长4000米,最深处约65米,湖面波光潋滟、湖水清澈幽静、湖周峰峦起伏。2002年6月,湖内首次发现了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桃花水母,桃花水母最早诞生于6.5亿年前,因形状如桃花花瓣而得名,它与野马、大熊猫被共同列入国家濒危野生动物红色名录。在云台山发现桃花水母给生物专家留下了可供研究的实物标本,它的发现对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无疑是一个最有力的肯定。

路过一条塑料的紫藤长廊。

本篇游记共含 23913个文字, 227张图片。帮助了 游客。 举报
相关目的地: 山西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页面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