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云中烽火,平城荣耀,历史向探寻3000年风华大同
- 出发时间/2020-05-17
- 出行天数/3 天
- 人物/一个人
- 人均费用/1400RMB
为什么要去大同
在家憋了好几个月,随着疫情趋于稳定,想出去玩的心再也按压不住。
不过我天生怂,远地方还是不敢去,三天短途游最合适。
看着中国地图,以北京为中心,高铁4小时内可直达,疫情防控等级为一级,城市内就足够玩三天不用来回坐车花费时间在路上,历史文化厚重或自然景观奇绝,我还没去过的,满足以上所有条件的目的地,我最终选择了山西大同。
中国历史,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陕西,五千年看山西;中国文明,地下看陕西,地上看山西。全国宋、金以前的建筑,保存完好的有70%以上在山西,而大同绝对是个中翘楚,堪称中国古建筑的博物馆。
作为历史爱好者,大同离北京又那么近,我都纳闷自己为啥一直没去过。
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没有错,大同对古迹的保护和再开发做的非常好,景区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也很棒,再加上我去的这几天天气非常给力,客栈住的很舒心,东西也好吃,游客也不多,三天旅程简直不能更开心,超级满足!
友情提示,虽然只是三天旅程,但本攻略写了一个多礼拜,非常非常详细,多图多字,请善用目录。
「衣住行」大同旅行注意事项
▲日常用品
这个阶段出门玩,便携餐具、口罩、免洗洗手液、湿纸巾、一次性手套等等一定要带足。
高铁上不允许带酒精,我是在当地药店买的。
以前我出门玩,一个登山包一个相机包足以,这次为了带床单枕巾和空调被,只好提上了箱子,还好2晚都住在同一个酒店,也算方便。
大同的紫外线真的很强,一定要做好防晒。
另外就是洗漱用品和随身衣物了。大同的气温比北京低,若是天气预报显示降温,那是真的冷,我衣服就带少了,冻够呛。
▲摄影装备
iphone11、理光GR+21mm广角头、佳能M6+EFS55-250长焦头
▲大同景区门票半价啦
2020年3月23日-12月31日,凭一周内大同市餐饮业/酒店住宿业税务有效发票,票面金额满60元每人可享受一个景区门票半价优惠。
大同大部分景区都是免费的,收费的有云冈石窟、恒山、恒山悬空寺、华严寺,全部都可享受半价优惠。
▲来大同玩住哪好?
大同市内的景点大多集中在古城内,这里有不少有特色的客栈和酒店。
根据我这几天的经验,可以选择住在鼓楼和钟楼附近,一个是景点比较集中,另一个是好吃的餐馆特别多,无论是打车、公交还是共享单车都很方便。
我选的“仁义客栈”在清远街上,华严寺对面,步行到钟楼5分钟,步行到鼓楼10分钟,十分方便。
这里给客栈老板娘和工作人员点个赞,热情、和善又很朴实,她家客栈在一家玉器店的二楼,其实两家就是一家,但没有任何人向我推销或者引导过,没有二消,这点实属难得。
我去云冈石窟那天起的很早,店里其实还没到开放早餐的时间,老板娘听说我要早走,特意安排了让我自己先吃。厨师大哥也很实诚,给我盛了好多让我吃,哈哈哈,真的感谢。
另外住的也很舒心,客栈并不很大,以庭院为中心大概有十来间客房,基本上都是二层复式,区别主要就是面积大小。客栈很新,也很干净,中式装修,整体很赞,最重要的,价格超级便宜,实在是物有所值。
▲三日行程安排
出行前有想过可能这个时候去大同玩的人不会太多,但没想到会这么少。
图片里北京清河地铁站、高铁站和高铁上,几乎没人。
我乘坐的这趟高铁,我这节车厢里只有5个乘客。
到大同后,发现景区里人也不多,甚至有时候一个景区内只有我一个人,这种感觉不要太好!
虽然这么说不太好,但这个时候还真的是出门旅行的好时候呢,人少景美气候也好,当然前提是要去安全的地方并且做好防护。
具体行程:
Day1北京→大同→客栈入住→午餐→大同市博物馆→晚餐→溜达回客栈→休息
Day2 早餐→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古寺→晚餐→休息
Day3 早餐→大同城墙→魁星楼→九龙壁→代王府→太平楼→法华寺→帝君庙→文庙→关帝庙→下午茶→纯阳宫→北京
「云冈石窟」真容巨壮,世法所稀
门票:120元,暂时不可网络购票,享受半价优惠
游览时长:至少4小时,5小时最佳
地址:大同市云冈区云岗镇1号
推荐度:★ ★ ★ ★ ★
云冈石窟实在是太有名了,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去大同,如果只能去一个地方,那非云冈石窟莫属。而且云冈石窟离大同市区也不远(17公里),自驾、打车或者坐公交车(旅游专线603路/3路)都很方便。
而要想了解云冈石窟,最好先简单了解下大同的历史及当时佛教文化的发展,再结合语音讲解(扫描二维码)或者讲解员讲解(100元/次),才不至于走马观花,看完就忘。
公元398年,我国北方正处于五胡十六国时期,兴起于大兴安岭的鲜卑族首领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称帝,定国号为“魏” ,史称“北魏”。公元439年,拓跋珪的孙子,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
此时的我国南方也不消停,公元420年,刘裕在东晋末期的乱世中趁势崛起,统一了中国南方,最终代晋建宋,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
这一段南北长期对峙、朝代频繁更迭的时期,史学上统称为南北朝。
众所周知,南北朝是我国民族大融合,文化大发展的时期,而云冈石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孕育而生,是佛教艺术自汉代东传中国后,第一次由一个民族用一个朝代雕作而成皇家风范的佛教艺术。
云冈石窟佛教艺术按石窟形制、造像内容和样式的发展,可分为早期(16~20窟)、中期(1、2,3,5、6,7、8,9、10窟)、晚期三个阶段。
早期石窟造像明显带有鲜卑族特征,佛像高大,面相丰圆,高鼻深目,双肩齐挺,显示出一种劲健、浑厚、质朴的造像作风。
到了中期,一方面北魏鲜卑族逐渐被“汉化”,另一方面佛教本身也在被“汉化”中,因此无论从题材、内容还是洞窟形制、雕刻风格都能看到明显的汉化特征,这一时期的题材之丰富、艺术之华丽,雕刻之精美,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北魏迁都洛阳后,云冈石窟进入晚期,大规模的开凿活动虽然停止了,但凿窟造像之风在中下层阶层蔓延起来,亲贵、中下层官吏以及邑人信众充分利用平城旧有的技艺在云冈开凿了大量的中小型洞窟,佛像和菩萨面形消瘦、长颈、肩窄且下削,这种造像为北魏晚期推行“汉化”改革,出现的一种清新典雅“秀骨清像”的艺术形象,成为北魏后期佛教造像显著特点。
▲早期石窟
早期石窟(452年-471年),即今第16~20窟,亦称为昙曜五窟。
为啥叫昙曜五窟呢?昙曜是谁?
要说清这件事,就必须要讲一讲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灭佛行动,北魏太武帝灭佛。
北魏建国初期,为了统一北方和巩固在中原的地位,举国上下全民为兵。而当时的和尚寺庙是可以免除租税、徭役的,这得损失多少税赋和壮劳力?于是公元438年,太武帝下诏书,50岁以下的和尚必须还俗服役。他还接纳了宰相崔浩的劝谏,改信寇谦之的天师道,更加排斥佛教,并渐次发展为灭佛的行动。
北地经像零落,佛事断歇,沙门多还俗,但是也有僧人能坚固道心,持守其身,其中便有昙曜。
公元452年,太武帝死后六年,文成帝拓跋濬再兴佛教,他接受了昙曜的建议,下令修建云冈石窟。
于是,大同市西面约30华里处,武州川北岸高约百尺的断崖上,诞生了一连串东西排列的、高大宏丽的洞窟。窟里雕有通高四五十尺雄伟庄严的佛像,窟壁穿插着许多佛龛、千佛、飞天、花草等富丽神奇的浮雕图饰,有的窟外还连接着三四层楼的宏大建筑。
昙曜五窟含有为北魏太祖以下五帝(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景穆帝(未继位)、文成帝)祈福的意义,是帝王的象征。洞窟平面为马蹄形,穹隆顶,外壁满雕千佛。主要造像为三世佛(过去、现在、未来),佛像高大,面相丰圆,高鼻深目,双肩齐挺,显示出一种劲健、浑厚、质朴的造像作风。其雕刻技艺继承并发展了汉代的优秀传统,吸收并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罗、秣菟罗艺术的精华,创造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 第16窟 立佛洞
第16窟平面呈椭圆形,主佛释迦像13.5米,站立于莲花台上,肉髻加水波纹发式,是典型的犍陀罗佛像艺术风格的发式,但是脸型瘦长,神情英俊,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胸前佩下垂结带,大裙齐胸,为北魏太和年间推行汉化时期的服饰,与朝鲜族服饰十分相像。这样的造型在之前的石窟艺术中均没有出现过,这便是独特的云冈模式“人神合一”,也是唯一着“鲜卑服饰的人佛造像”。
大佛右手仰掌舒开五指,自然置于胸前;左手半下垂,大拇指与中指相捏,无名指回蜷,食指与小指前伸。佛像立于莲花座上,显示出道武帝拓跋珪征服鲜卑诸部,建立北魏王朝的英雄气概。
洞窟四周面壁上雕有千佛和佛龛。
△ 第17窟 弥勒三尊洞
主像为云冈石窟最大的交脚坐像,高15米。洞窟低于地面约1米,抬头观赏主像时,会被他魁奇伟岸、唯我独尊的气势所吸引。细看这尊主像,可以观察到其头戴花冠,胸前配蛇饰,臂着珠钏,腿作箕踞。右手仰掌,左手屈胸,此佛也被称为“交脚弥勒菩萨”。
此窟东西两壁各有一小樽佛像,东为坐像,西为立像,风格与主像略有不同。由于有这三尊像,也被称之为“三世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