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十一月,去兑现与秋的约定——周末来个川西小环线吧
- 出发时间/2019-11-07
- 出行天数/3 天
- 人物/和朋友
- 人均费用/1000RMB

甘孜州,对我来说是这一个既熟悉又有些许陌生的地方,最远可以追溯到九年之前,曾经因为工作关系,到过康定十余次,最远去过雅江。依稀间还记得第一次到甘孜的兴奋、紧张还有担心;为了这篇游记还特意翻找了些过去的旧照片,“远眺大渡”、雅拉雪山、塔公寺、木雅金塔,新都桥、当然还有藏族老人那真诚质朴的笑容。
现在想约出一趟出门儿真的不容易,不是你不空就是他有事,想想自己已经两年没休过年假了也是悲催,记得跟小麻圆是五月份开始约的吧?
,然后就各种的然后,说走就走的旅行似乎永远跟自己没有关系,经常跟朋友开玩笑:读书的时候是有时间没有钱,现在有点钱了反而没有了时间。很幸运的是,2019年还是给了我们这几天,在川西最美的季节,可以去短暂远离城市的喧嚣,尽情的去放飞一下,去履行自己对川西秋天的约定。
地理上讲,成都平原以西谓之曰川西,如果从旅游的维度上说,主要还是指甘阿凉三州,论景色之美,我个人还是最爱甘孜,它少了一分秀丽,却多了一分壮美,一路上,我俩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川西真的可以玩儿一辈子。
小环线是川西最经典的路线之一,适合时间不多,又想一饱眼福的上班族,三天时间可以不走回头路,转一个圈儿。
我们晚上七点钟从东站出发,差不多十一点到的康定,里程大概280公里,真的感叹天堑变通途,一路上光顾着聊天儿了,只在通过14公里长的二郎山隧道的时用手机拍下了这张中国红。人品还不错,我们赶上了最后一波高速免费,回来一个礼拜,这段高速就正式收费了。
这天晚上一个理科生用一个生动事实教给了一个文科生一个物理知识,去高原土豆片可别买袋装的,因为它要炸包
。
康巴第一关——折多山
七点起床,八点造饭,九点出发。俗话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边听着音乐边打开天窗享受这高原的阳光和满眼的湛蓝。小圆同学一路都在惊叹:真的太棒了。哈哈,司机只是淡淡一笑,心想这算什么呀,旅途才刚刚开始。
从康定城到折多山垭口,天气好的话,上山差不多也就一个小时。垭口海拔4298米,“康巴第一关”的大石碑是嬢嬢们的最爱,气儿能喘匀的还是推荐爬爬垭口的观雪台。
五色经幡随风飘扬,像为每一位到藏区来的朋友送来吉祥。
登上百余梯的台阶,就能一览折多山的山脊,并不是很陡峭,完全可以撒欢。
折多山,顾名思义自然是“折多”,不急着赶路的话,可以坐下来,去俯瞰那蜿蜒曲折的路。
这里应当是折多山的最佳观景点,如果能拍延时会很棒,不过下午应该才是最佳时间,上午这个方向正好是逆光。
垭口的天气还是多变的,运气好的话远处的山峦都很清晰,贡嘎山也能窥见它的真容,如果人品爆还能碰到云海。
山顶观雪台区域不大,所以行程紧张的话就不建议长时间逗留了,半个小时左右是最好的。
说折多山是“康巴第一关”,那是因为过了折多山才是真正的藏族聚集区,所以说才有“过了折多山才是真藏区”的说法。
天气好,折多山下山半个小时就能到都桥。
出发之前我问小圆,你最想去哪儿?她说,想看雪山。那么要看我们就去看最美的,所以我决定带她去看“蜀山之王”。要感谢微信公众号叫“hikerkaka”的这位朋友,自制了目前我见过的贡嘎山沿线最好的地图。
从新都桥分路往南走,到甲根坝乡大概20公里,路况非常好,因为地处河谷地带。这段路在金秋时节非常的美,甚至个人觉得更甚于新都桥方向,一般在国庆节后一周是最佳时间。
11月初已经接近立冬了,道路两岸的树已经落光了叶,不过不影响整体的视觉,甚至觉得这个时候草色更黄了,更有视觉的冲击。有无人机的话,这段路公里是个非常不错的拍摄点,用上帝视角去看会更美。
出发之前,我给她吹破了天的牛皮,说我想了好多好多无人机拍摄点位,备了三块电池、买了车充、我们可以横飞、竖飞、跟车飞、转着飞、围着她飞......结果下面这段变成了这趟出游无人机的倒数第二飞
,所以不(zai)忍(jian)心(jiu)再(mei)裁(you)减(la)。
进甲根坝乡后,大概在第二个十字路口有路牌写着“雅哈景区”往左拐入,前十公里到亚龙村是乡道柏油路,除了窄了点其他没毛病。过了亚龙村就变成了土路,而且是越走越烂的那种,一直到雅哈垭口土路大概有20多公里,走了整一个小时。
SUV除了有些伤车,速度放慢点没有问题,轿车的话选择点儿道儿走,不然肯定刮底盘。
紧握着方向盘,开启了从未使用过的越野模式,心中还是比较忐忑,不过慢慢看到雪山了,心情也好了起来。
途中有一“著名”景点——钙化滩,高山流下的雪水在这里放慢了脚步,冲击成一片小滩涂,可能我们来的季节不是最佳,钙化滩和周围的枯草很难从颜色上区分,水流也比较小,没有想象的那么壮观。
不过,正午时分,阳光照射在涓涓细流之上,溪水晶莹剔透,下车呼吸下新鲜空气,还是很惬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