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loading

《24小时乌兰布和沙漠探秘记》| 人生的第一次重装徒步

  • 出发时间/2019-04-05
  • 出行天数/3 天
  • 人物/和朋友
  • 人均费用/500RMB

写在前面


我从2018年开始接触爬山徒步,相对于骑行来说这种户外形式更加贴近自然,风景更加令人陶醉。骑行感受到的是公路之美,沿途的故事和人文,而徒步则几乎完全陶醉于自然之美,沿途的山水。
不过,骑行和徒步也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会拉近旅途同行之人的距离,不管好的优点,不好的缺点在相处的过程中都会被放大。如果如钱钟书所说,旅行能验证两个人的感情的话,那么户外旅行则可以把人性都放大来看。

2019年的春天还没有到的时候,大家便纷纷开始计划清明节的假期计划,“沙漠徒步”的计划更是甚嚣尘上。我想去沙漠,但是不喜欢去人多的地方凑热闹,便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沙漠。于是,乌兰布和逐渐走进了我的计划。
其实,在此之前,经常骑车露营。还从来没有背着重装徒步,更何况我们去的还是杳无人烟的沙漠。也是这样的背景,这次旅程更值得被纪念。
第一次,就像是冬天的雪花一样,我们总是满怀期待地想要拥抱它,却又不敢伸手,担心它化了,担心它过于平淡。

山巍是2018年一起骑车爬山逐渐熟络起来的,因为我带他开始骑行,开始接触户外,他叫我师傅。我就是彦臣。
下文我尝试以第三者的视角去看待这次徒步,便均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全程回顾这次旅行。

整个过程一共只有24个小时,乌兰布和沙漠给我们展现了它几乎所有的面目:狂风烈日、日出日落、珍惜的沙漠之花,久不干涸的绿洲、各种沙漠动物……

先来一波图片:

狂风中行走

沙漠之花

沙漠日出

沙漠露营

沙漠绿洲

爬上沙丘

沙海茫茫

第一章节:寥寥落落难成行,两人合拍亦成伍

沙漠计划终于成行


清明假期的脚步声催促着彦臣赶快做决定,不管是去还是不去,沙漠一直都在那里,只有时光才会悄然溜走,不舍昼夜。

逃避下决定,只是延迟决定而已,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一种决定,不做决定的决定。

“那就去吧!”彦臣对山巍说,相比以往,他的语气中少了那种坚定。

“好呀!好呀!”自从和彦臣开始接触户外,山巍对每一次活动都抱着很积极的态度。他对彦臣说,没有经验也挺好的,年轻才有激情。


其实,早在半个月之前,彦臣就设计好了一个重装徒步沙漠的户外计划。但是,当他公布计划寻找队友的时候,除了山巍之外,却没有收到太多有效的回应。想来,毕竟这个计划里需要重装露营,需要舟车劳顿,需要自带补给……

而且,目的地还是荒无人烟的沙漠,而所谓的领队恰恰是这两个没有重装经验的小白。

十几天后,当彦臣完成沙漠之旅,坐在返京的火车上,他暗自想:若非当时山巍一直在积极鼓励自己,推动这个计划付诸实施的话,习惯性前思后想的彦臣也许就会放弃它了。

放弃的原因大概是几天前一次失败的登山经历让彦臣深刻地怀疑自己,怀疑计划会再出什么纰漏,也怀疑户外的意义,便久久不能释怀。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他们当时真的放弃了,这三天就不可能会有这么多的风景和故事,最多就像一个普通的周末一样度过了。

彦臣突然觉得,生活就像一颗参天大树,每个人都像一只向上爬行的蜗牛,如果一直沿着主干向上攀登也能到达终点,但是生活中最美的花都开在旁支末节上,不妨慢一点儿。


其实,彦臣决定去乌兰布和沙漠徒步早有自己的考虑。

一来,沙漠徒步吸引着众多北京的户外人,但大家基本都选择去距离稍近一些地库布齐沙漠,彦臣找到乌兰布和沙漠正是为了避开人群。二来,在北京爬山多半载,他们都想换一个地质环境,单单是沙漠两个字,就让对地理地质着迷的彦臣向往不已了。

最后的考虑便是山巍,今年二月的时候,彦臣本来计划去坝上草原看千里雪飘的雪国风光,却因为各种原因取消了行程,这让山巍深感遗憾。眼下又到了沙漠旅行的时节,他不忍心再次把做好的计划扼杀在摇篮里。

菜鸟出发时依然忐忑


就这样,即便是因为彦臣的犹豫而耽搁了买票,只买到站票的他们还是开始积极地准备起行装了。

当假期来临,彦臣背着硕大的登山包,走在上班的路上,第一次吸引来了很高的回头率。彦臣偶尔能听到身后有人私语:“看,这才是专业的!”

他一面觉得有些莫名的得意,一面又觉得有些惭愧——因为这才是他第一次背着帐篷出门而已。彦臣这样一直走到火车站,被淹没在人山人海中的时候,他的背包才显得没有那么扎眼了。

彦臣见到山巍的时候,着实惊讶了一番,他竟然一前一后背了两个背包,身后是一个大约40升的登山包,装着露营装备和衣服细软,前面是一个20升的休闲书包,装着吃喝用度的东西。虽然这样可以让身体站直,但是前面的包无疑会挡住视线,行动起来多少会有些不便,显得极不专业。

两个人都只带了一根登山杖,插在背包的侧兜里,似乎只是充个门面而已。一个初出茅庐的户外新人,一个半吊子的非专业户,就这样踏上了沙漠探索之旅。

车厢里站满了返乡的人,他们也只好在过道里站着。山巍知道彦臣下了班就要赶火车,肯定没有吃晚饭,便提前在食堂买了些葱花饼拿给他。

两个将就着吃了点儿东西,车厢里的人群用了好久才渐渐息了动静,直到后半夜没有人再走动的时候,他们干脆席地而坐,呼呼大睡起来。地板似乎比座位还要舒服,是夜,也算安眠。

火车过张家口站之后,车厢逐渐宽松起来,彦臣和山巍找座位坐下又躺下,为接下的旅途储存一些体能。在这之后,车厢有时候人多,有时候人少,他们身边的旅客换了一茬又一茬。大多数的旅客都是短途出行,似乎只有他们的目的地在千里之外。

天亮之后,透过车窗可以看到列车驶过了阴山南麓的河套平原,沿着黄河逆流而上,又驶过一片荒凉的沙地,沿途景观就这样逐渐荒芜起来,此时方才觉知旅途也逐渐来临了。

第二章节:戈壁乌海初印象,谈笑风生向沙海

在乌海做最后的准备

乌海站下车的人不多,出站之后人们各自离去,也只有他们两个人还留在广场上拍照,根本看不到什么游客。他们找一个路人匆匆拍了一张合影之后,打算吃点儿东西,准备好48个小时的食物和水,就直奔沙漠。

他们吃了份当地的酿皮,又各自买了一些烧饼和大约16斤的矿泉水。把水打包好之后,硕大的登山包便几乎装满了东西。


他们找了一家药店去称称重量,彦臣的背包竟然足有56斤,比山巍的还要重上几斤,已经妥妥地超出体重的三分之一了。

彦臣顾不得许多,他总觉得自己已经足够精简了。药店的生意也不怎么忙,店员听说他们要去沙漠,便一直用佩服的目光看着他们,还建议他们要去乌海湖看看。

彦臣寒暄了几句,没有得到什么实用的信息,便准备起身离开了,他用双手向上拎起背包,随之单腿提膝撑住背包,迅速转身先将右手伸进右边背带,单肩背住,再将左手伸进背带,双肩背起。

彦臣尝试着原地跳了两下:“重量还可以啊,我觉得我还能跳呢!”

“厉害,厉害,要不我再匀给你一点儿?”

“……”

出租车司机的偶遇


彦臣看了看卫星地图,他虽然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沙漠边缘的一条小路上,却因为沙漠里都没有什么标志物,不知道该怎么描述他们要去的终点。便只好在电子地图上的相应位置标记了一个目的地,直接在网上约车。

司机接到二人之后,也有点儿摸不清位置,便问道:“你们这是要去哪里?”

“就是去沙漠里玩儿,我也说不清地址。”

“那你标的这个地方是对的吧?”司机大哥继续问道,“要是对的话,我就直接按导航走了。”

彦臣听说司机可以走,便连连点头:“嗯嗯,地方没错,我看那里应该有一条小路,应该可以到。”

司机大哥此时恍然大悟:“哦,你说的应该是穿沙公路,可以到!”

这一切比彦臣想象中的还要顺利。

车子驶出乌海市之后,开上了一条宽阔的沙漠公路。不知道是因为没有了楼房的阻隔,还是因为风力突然加大了,漫天的黄沙在车子前面翻飞腾跃,空气变得浑浊不堪,天地之间的界限也模糊起来。

彦臣和山巍被车窗外的奇异景象吸引住了,还是司机大哥先开腔问道:“你们这是去沙漠徒步吗?打算走到哪?”。

“嗯,是啊。就用两天时间,到里面露个营随便走走。”彦臣的回答,多少有些轻描淡写的语气。

“水和吃的东西也都背着吗?”

“对啊,就是不知道怎么赶上这么个天气!”彦臣望着窗外的狂风,心中觉得有些忐忑不安。

司机大哥听到这个,反倒是来了兴致:“这天气刚刚好,有挑战,户外玩儿的人就不喜欢平平常常的天气。”

“您对这个倒是挺了解的啊?”

“是啊,我以前也总出去玩儿户外的,现在要养家糊口没有办法,慢慢就去不了了……”

“这样啊……”彦臣沉默下来,想到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从理想到现实的过程,究竟是一点儿办法都没有的吧。

看着窗外的阵阵风沙和在风沙中摇晃的新树苗,司机师傅说:“乌海市在几十年前还经常是满城飞黄沙,现在城区里已经被治理得很干净了。”

他又指了指路边的绿化带和一排一排的滴灌设施,继续说:“你们说,现在城里已经变好了,又在沙漠里弄这些东西干嘛呢?一年到头下不了什么雨,动不动就吹沙子,劳民伤财弄这些,这人还真的能胜天不成?”

彦臣已经不太相信所谓的官方权威了,但他也想不出所以然来,只是一边随口附和着,一边翻出一个塑料袋给自己的相机套上,说到:“看这个天气,相机肯定是不能用了。”


本篇游记共含 11768个文字, 118张图片。帮助了 游客。 举报
相关目的地: 乌海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页面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