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巢湖最高峰银屏山和千年白牡丹
- 出发时间/2017-04-08
- 出行天数/1 天
- 人物/一个人
- 人均费用/200RMB
2017年4月8日,当年第二次从合肥乘坐高铁来到巢湖市春游,前面一次的旅程是标题是春游巢湖市(一),这便是第二部。因为就游览了银屏山,标题干脆直接突出重点好了。我头一次知道银屏山是从我的一位姐姐口中知道的,她带我第一次到了银屏山。因为我之前听说今年巢湖银屏山的千年牡丹花花开特别多,所以再一次来到这里。银屏山有两大看点,生长在悬崖峭壁上有超过1300年花龄的白牡丹是中国最古老的野生牡丹,花龄仅次于河北柏乡县汉牡丹的中国第二古老的牡丹,和世界上花龄最长的白牡丹。还有曾经为抗日将士提供过隐蔽场所的银屏山仙人洞。
巢湖市简介
传说巢湖流域在史前是有巢氏部落的活动范围,含山县凌家滩是距今6000年左右的具有高度史前文明的遗址。巢湖市在距今6000年间就有了稻作农业,出土的碳化谷物全部为稻。巢湖市商代称为南巢,是商汤灭夏后夏桀的流放地。巢湖市在春秋早期属于巢伯国,和合肥市区和肥东肥西的庐子国是同宗之国。周书《旅巢命》,青铜器班簋、鄂君启节的铭文都有先秦巢国和居巢记载。518年被吴国所灭,春秋晚期先后为吴、越、楚占领。前483年鲁哀公曾经到巢湖柘皋镇和吴王夫差会盟。战国属楚,秦代或者西汉初年在这里设置居巢县和柘皋县。隶属于治所在寿春(寿县)的九江郡。秦朝末年居巢人范增参加反秦起义。西汉中期以后属于治所在舒县(庐江和舒城)的庐江郡。东汉末年,曹操占据居巢,此后一直隶属曹魏。西晋在原居巢境内分设居巢、临湖、襄安,隶属庐江郡。东晋南北朝时期,大量移民移居巢湖,开垦森林,排干水泽,变为农田。
从南北朝时期开始,巢湖地区长期被治所在合肥的政区管辖南北朝设南豫州(治所合肥),领南谯郡;刘宋大明三年(459年),居巢易名蕲,隶属刘宋。萧齐因之。南梁置合州(治所合肥);蕲所在的南谯郡属之。(西汉到南北朝的州相当于今天的省)梁朝末年北齐曾经派侯景的降将郭元建在巢湖训练水军,不久之后就被陈霸先派兵击败,陈军焚毁了巢湖水军全部舟舰3000多艘。
隋朝时期,改合州为庐州(隋唐五代宋的州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宋代的府则是皇帝做过知州的州升为府改的不代表经济政治地位。),治所合肥,这里分属庐州的开城、扶阳两县,581年隋文帝杨坚派遣大将韩擒虎为庐州总管,利用巢湖训练水军,做渡江灭陈统一中国的战争准备,在589年,韩擒虎率领包括巢湖水军在内的庐州军团渡江和之前渡江的隋扬州军团夹攻陈首都建康(南京),最后俘虏陈后主,灭亡陈朝。唐代624年设置巢县,隶属庐州,978-1276年从庐州划出,先后属于无为军和镇巢军,1128-1276年隶属于以庐州为首府的淮南西路(隋唐的道和路相当于今天的省)。1141年发生在柘皋镇的宋金柘皋之战中,以步兵为主的宋军巧妙利用地形,采用合理的战术大破有精锐重骑兵“拐子马”的金兵,扭转江淮战局,收复庐州合肥和江淮全境。1161年庐州被金兵占领后,宋军将领杨椿曾经率领从庐州突围的守军和巢湖水军退守姥山岛和巢湖南岸,阻止了金兵得到渡江军舰,召集流散士兵,做恢复之图,最后收复庐州。1276年,元军占领淮南西路首府庐州(合肥),南宋淮西制置使夏贵投降,镇守巢县的宋守将洪福忠贞不屈,拒绝投降,带领数千军民继续守城。元朝让对洪福有过救命之恩的夏贵诈称其是假投降,邀洪福到军营处商量抗元,诱捕杀害了洪福,随后攻破巢县,屠城。元代属庐州路(治所合肥,元代的路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元朝末年巢湖人是巢湖抗元水师的主力军。1355年朱元璋杀死巢湖水军首领李普胜,招降了巢湖水军的大部分人马,依靠巢湖水师渡江攻占采石矶、太平路(当涂县)和集庆路(南京)。明清属庐州府(治所合肥,宋、明清的府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明代修建了巢湖古城墙建设了今天还完整保留下来的巢湖护城河。明朝初年巢湖地区因为战乱人口稀少,朱元璋和朱棣迁移百姓到巢湖定居移民主要来自江西、徽州、苏南等地。明清巢县城城内空间1.2平方公里,是当时安徽境内规模较大的县城。1635年和1642年张献忠率军两次占领巢县,所到之处抢劫百姓,还烧毁柘皋镇房屋,纵容士兵杀人。1645年清朝占领巢县,1645年-1648年和1658年巢县人积极参加配合抗清斗争。1854-1862年,巢县是太平军和清军拉锯战的战场,巢县人口损失了70%。民国时代属于庐州地区(治所合肥),1926年巢湖人李克农加入CCP,为我党情报和外交工作工作35年作出突出贡献。1929年巢湖人张治中在家乡巢湖黄麓镇洪家疃创办黄麓师范学校。1938-1945年巢湖被日军占领,巢县城和黄麓、烔炀、中垾等淮南铁路沿线乡镇和中庙、柘皋等重要城镇都被日军占领。抗战给巢湖造成极大破坏,抗战期间巢湖人口减少了60%,60%的土地抛荒。日军还在巢湖制造了的包括温家套惨案在内的多起对平民进行集体屠杀的惨案。掠夺巢湖的农产品资源,抢劫银行。CCP游击队以巢湖东北部和西部的银屏山区为根据地继续抗日。1949年1月巢湖解放。解放后巢湖从合肥划出,设置巢湖地区,以地区公署驻巢县,1984年改巢县为地级巢湖市。1999年设置 地级巢湖市,2011年重新划归合肥。这个县的旅游景点主要有中庙镇、姥山岛、巢湖、紫薇洞、龟山公园、半汤温泉、三瓜公社、郁金香高地。银屏山、 柘皋老街 、烔炀老街 、芦溪湿地、月亮湾湿地等,还有没有开发的巢湖水下古城遗址——唐咀遗址等好几十处。这个县的特产有巢湖银鱼、白米虾、小毛鱼、大闸蟹、巢湖石(一种太湖石)、烔炀玉带糕、一品贡糕、柘皋早茶中的炒面皮、鸡蛋锅贴、三鲜锅巴、巢湖麻鸭等,著名的巢县人有秦末汉初项羽集团的主要谋士亚夫范增、和平将军张治中、我党特工之王,情报部门负责人和外交家李克农。其他还有明朝开国功臣廖永安、廖永忠、金朝兴,现代作家鲁彦周、解放军上将温宗仁、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耀等。
巢湖市的口音和合肥市区有些差别,饮食习惯和合肥差不多,以米为主食,不喜面食,以烹调水产家禽见长,重视刀工,讲究鲜香,口味比安徽大部分地区清淡,区别在于水产的菜更常见。除了方言和饮食的细微区别外,其他方面无区别。地域文化同属于庐州文化区有很强的一致性。 当地人相对于南京更喜欢合肥。巢湖市有户籍人口88万,常住人口60多万,经济实力在合肥5个县中排名第4,消费和居民储蓄存款排名第3.
从合肥到巢湖有两种方式,从明光路合肥汽车站南区坐直达大巴,1个小时到,票价20元。另一种方式是从合肥高铁南站坐高铁,全程20-23分钟,到达巢湖东高铁站。也可从合肥市区坐旅游2路车到中庙镇,在中庙换乘巢湖的公交一路游玩沿线景点到巢湖市区。环巢湖大道网约车很好打。
关于合肥的全面介绍,这篇是精华景点和美食,特产的简略版的介绍//www.achim-lelle.com/i/9081197.html。(这篇链接游记附有景点地址可上网搜索景点名称、图片和位置再怀疑它们是否真实)//www.achim-lelle.com/i/12274606.html(那篇因为最近系统故障经常打不开,可以看这篇几乎一样的)
如果想详细了解,可以看我写的合肥游记,//www.achim-lelle.com/i/1277401.html这篇是游记的大合集,网上关于合肥最详细全面的游记介绍,但是信息有点过时。
关于巢湖市其他景点的游记:
//www.achim-lelle.com/i/5362639.html巢湖市一日游(紫薇洞、放王岗汉墓、巢湖市博物馆、龟山公园)
//www.achim-lelle.com/i/6370217.html中庙、长临河镇一日游
//www.achim-lelle.com/i/6797840.html春游巢湖市(一)
//www.achim-lelle.com/i/12366226.html2019年春游巢湖市(龟山公园、紫薇洞、冯玉祥故居、半汤老街、三瓜公社
)
//www.achim-lelle.com/i/12073166.html环巢湖岸边次要景点一圈游
//www.achim-lelle.com/i/7933630.html张治中故里黄麓镇
//www.achim-lelle.com/i/7925644.html李克农故里,南宋古镇烔炀镇
//www.achim-lelle.com/i/7908787.html湖天胜境中庙镇
//www.achim-lelle.com/i/7589168.html先秦小古镇柘皋
巢湖市和合肥更多景点见关于合肥攻略的大合集//www.achim-lelle.com/i/1277401.html
我是乘坐当天9:25开的高铁到达巢湖东站的,从合肥南出发21分就到。
合肥到巢湖这一路上风景如画。很多车上的高智商北方旅客都说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
从合肥市区到巢湖市这一路上经过的乡镇有包河区卫立煌的故乡淝河镇、古代合肥粮仓,现代合肥蔬菜水果之乡,葡萄产地大圩镇,肥东县有1800年历史的吴邦国、余阙故乡长临河古镇、巢湖市张治中家乡黄麓镇、李克农故乡千年古镇烔炀镇、厨师之乡中垾镇。
从巢湖高铁站到银屏山路上所见
到达后在高铁站打了一辆车去银屏山。巢湖市的出租车收费一向不规范,即使巢湖本地人打车在巢湖市区内逛也从来不打表。我和司机师傅约好打表计价,到达之后按表上数字加10元给他。
巢湖市西部巢湖南岸的山区是巢湖市境内海拔最高处,这里在远古时代原为巢湖水域中的一部分,后来因为地壳运动而上升形成丘陵。
在巢湖西部的银屏镇和散兵镇出产巢湖石。当地百姓很多人开采这种被人叫做太湖石的石头致富。
远处的建筑是巢湖市散兵镇的项氏宗祠。关于散兵镇地名的由来有个传说,是说项羽自从垓下突围以后,逃到了这里就只剩下他单枪匹马了,不久之后就在和县乌江边自刎。这里的项氏家族明朝洪武年间从皖南徽州迁居巢湖市,说来也巧,在这里的项氏家族自称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后代。而散兵镇有两大名门望族,除了自称项羽后人的项家之外,另外一家是自称为韩信后人的韩氏家族。这两家都建有漂亮的祠堂。(话说按照历史记载,这些传说有两个不太可信的理由。第一,项羽兵败的垓下在今天灵璧境内,他逃亡途中途径定远县被遭到汉军攻击,随后在鼓山旗山作战,再到和县乌江边自刎,大概是走的合肥东面的路。不太可能经过这里。但也有记载说他在东城(定远)被老农故意指错方向,误入大泽中,迷失道路耽误行程,被汉军再次追上,因此不排除这种可能的真实性。第二韩信是被吕后满门抄斩的,项羽是刘邦的对手,项羽的后代有可能也被刘邦斩尽杀绝,二人都不太可能留下后代)、目前项氏家族因为最早把开采巢湖石做成产业,又建起了农家乐,比韩氏家族更发达。
巢湖石是碳酸盐岩受地质作用形成的多种造型石的一种总称。从外观上看,与太湖石极为相似,但它除具有太湖石的造型奇巧和"瘦、皱、透、漏"等共性外,还具有以下五大特点。首先,该石孔洞圆润,孔洞之多,孔径之圆,孔壁之光,堪称一绝,不仅大中型巢湖石上有之,而且微小型的袖珍巢湖石上也会出现洞穿石体的孔穴。其次,石内常有方解石组成的筋(脉)纵横穿插,而且数量多,分布广。由于方解石的穿插在巢湖石上常常形成类似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和汉字图案,是具有造型石与纹理石复合双重的奇石。其三,该石不仅丰富多态,变化诡谲,而且在体形上也大小悬殊,重100吨以上者有之,20吨以上的奇石更是比比皆是,而重约250克,含化石且具浑圆孔穴的袖珍巢湖石也为数不少,早在明人计成的《园冶》一书中就有记载。其四,巢湖石上常常长着生有硅质或泥钙质成分的"瘤",它即可散布突出石体,也可群集组合成链状,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其五,巢湖石上常附有海生无脊椎动物化石,精美的化石本身也是一种观赏石,与玲珑剔透的巢湖石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成为备受人们青睐的双重观赏石。
早在北宋时代,宋人杜绾的《云林石谱》一书就以"无为军石"之名记载了巢湖石。据书记载:"顷年维扬俞次契大夫家,获张氏一石,方圆八九尺,上有峰峦,高下不知数,中间谷道相通,目为千峰石。"可见在北宋时期巢湖石就被运往扬州构筑园林假山。在宋元明清时代,合肥和巢湖很多达官贵人修建园林都使用巢湖石堆砌假山,元代被分封在庐州的宣让王,孛儿只斤 帖木儿不花就曾购买巢湖石修建花园。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搜刮的花石纲中就包括了巢湖石和巢湖地区的花草名木。今天在上海豫园中的玲珑石山最早就是当年宋徽宗搜刮的巢湖石,它比太湖石有更多的孔洞,更光滑的内壁,后来几经辗转到了豫园。
这里产的石头每年创造的产值很多年前就上亿元,这一带几乎家家户户都参加石头的开采。只是因为只有对外称是太湖石,大部分买家才愿意出高价,所以对外不知名。连现在的合肥市区人也未必都知道。
银屏镇附近的山上,有区别于附近其他地区的独特土壤和小气候。产巢湖市最好的茶叶,巢湖银尖茶,当地人往往称之为银屏山茶。去年这里的茶叶每斤买三四百元。据出租车司机说,他听巢湖人说银屏山景区后的巢湖最高峰上产云雾茶,只上供中央,不在市场上卖。我表示很惊讶,不知真假。巢湖银尖茶和含山县的昭关银须茶是安徽江淮平原产茶区最好的两种茶叶。另外根据巢湖市地方志记载,在巢湖西边的银屏、坝镇因为有不同周围的水土和小气候可以种有经济价值的橘子。巢湖的高林一带有桔园。(合肥肥东肥西地区有橘子树,橘子也能长得比较大,但是橘子只能被一些商家做观赏用的装饰品,结出的橘子酸涩难以入口)
车行近40分钟到达银屏山景区停车场,表上数字是46.3元,给了司机师傅56元。
银屏山
到达银屏山景区门口。银屏山景区门票50元,导游证不带团本来只能算半价票,但是检票姐姐看我是合肥导游证也就放我免费进去参观了。但是里面的巢湖地质馆还是不认导游证,说要买票,我们进地质馆参观。
在巢湖市银屏镇南,巢湖南岸,以石灰岩溶洞和钟乳石著称。是重延群山中的一座气势雄伟的高山,山之所以名为"银屏"是因为山上有一块巨石,色如白银,形似花瓶之故。银屏山的周,群山,共有九座山峰,形如狮,名日九狮山,九狮座、卧、立、行,各异,古人有"九狮为主"、"九狮银屏"之说。山之南有一悬崖峭壁,每当隆冬季节,雪盖冰封,银装素裹,形以天然银白屏,十分壮观,故后人通称"银屏"。所谓的银屏山景区其实只包括银屏山九座山峰中的仙人洞和千年牡丹花所在的一小块地方。
进入银屏主景区要一直下300多级台阶,出景区也只能爬上这三百多级连续向上的台阶上来到出口。
紫楠。生长得枝繁叶茂。凝望着这两棵相伴而生、犹如孪生兄弟一般的楠树,让人更感到神奇和不解:一向生长在南国、喜欢高温湿热的楠树怎么会这里安居乐业?楠木在中国一般都长在中、南亚热带地区,而这里处在北亚热带的北部地区。
这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白牡丹就是被誉为银屏奇花的千年白牡丹了。看牡丹花不远处的工作人员用照片记录的牡丹花日志,在4月7日,也就是我来的前一天,这牡丹花的18个花苞才全部开放。
它是 银屏山的象征,被当地人称为天下第一奇花,它生长在离地30米高的悬崖石缝中,有着1300多年的花龄,自唐代以来就有文字记载,历尽千年沧桑,风采依然,每到谷雨时节嫣然盛开。此花独具灵性,可以预报年景,人们可根据花的开谢、花朵多少来预测当年年景的旱涝歉稔。花开三朵以下且花期短,预测今年可能干旱;花开四朵则风调雨顺;花开五朵五谷丰登;花开六朵六畜兴旺;花开七朵以上花期长的话,今年可能要发大水,因而民间赞之为“气象花”;在长江流域发生洪水的1954和1991年,花开朵数都比平常年份多。据说只有两年牡丹花含苞未放,是日寇发动侵华战争的1937年和毛、周、朱三位伟人去世和唐山大地震的1976年,故而民间又奉之为“神花”。只可惜近年来因为气候变暖,从1997年开始屏牡丹花每年花开的多数都特别多,花期提前。过去巢湖有谷雨三朝看牡丹的说法,也就是说观赏牡丹花最早的时候是在4月20日左右的谷雨前后隔三天,但如今牡丹往往清明节后三四天就全部开放,也比以前凋谢得早,从全部开放到凋谢只有一周时间。已经渐渐失去了预测气象的灵性。
千年牡丹花长在悬崖绝壁之上,非常小
在北宋时代,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被贬做滁州太守时,在庐州太守李不疑的邀请下游览了银屏风光,来到银屏山,写下了这首《仙人洞看花诗》:“学书学剑未封侯,欲觅仙人作浪游。野鹤倦飞为伴侣,岩花含笑足勾留。饶他世态云千变,淡我尘心茶半瓯。此是南巢招隐地,劳劳谁见一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