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朱元璋之乡,钟离古国凤阳
- 出发时间/2019-04-05
- 出行天数/2 天
- 人物/一个人
- 人均费用/1050RMB
前言
2019年4月5日至6日来到凤阳县旅游,熟悉朱元璋和明朝历史的人都知道凤阳县。凤阳不仅是平民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家乡,在古代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还具有相当于今天蚌埠的政治、交通地位。早在春秋时皖东北淮河岸边就存在着一个以凤阳为中心的诸侯国钟离国,是江淮之间比较重要的诸侯国。从隋朝一直到1912年,凤阳县都是相当于今天地市级政区的濠州、凤阳府治所。明代以凤阳县为治所的凤阳府管理着今天安徽淮河流域的绝大部分土地和江苏泗洪、盱眙等县,并且朱元璋还一度在这里建立明中都,按照都城的规划建立了大量宏伟华丽的建筑。(现在大都已成为废墟、遗址)。1978年凤阳小岗村的18户村民最先实行分田到户大包干,还拉开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业改革的序幕。我来这里主要原因是花两天时间来建立对于这个安徽历史上曾经有过重要地位的城市和外婆的祖辈呆过的地方的认知。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凤阳虽然经济欠发达,并且这里的贫穷曾经因为朱元璋的经历和过去相当长的时间段四处流浪者唱的凤阳花鼓歌全国有名,但今日的经济水平却绝不是安徽最穷的贫困县。它的方言和饮食习惯也并不完全符合我来之前的认知。它因交通地理条件不足而经济落后,却不妨碍凤阳在历史上人才辈出。而反观有些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条件优越的,带着有色眼镜和强烈优越感的人,对比他们的智商与见识,你就会发现人的经济地位、社会阶层大多并不是由智商、情商决定,而是主要由出生地、家庭环境决定。某些高傲排外的大城市市民的智商与某些经济落后地区的普通人的平均水平没多大区别,甚至还不如后者淳朴。他们具有更高的社会经济地位纯粹因为掌握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和便利,那种无理由蔑视他人的优越感简直毫无道理。每个人的人生本来就是不平等的,所以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和被平等的看待是十分有必要的。遗憾的是我国目前有些政策还是在考试、招生、就业等方面存在不平等和地域歧视。
凤阳简介
凤阳县古称钟离、临淮、濠州、中立、中都,位于安徽东北部的淮河南岸,属滁州市管辖,而县城距离蚌埠市区很近。总面积1949.5平方千米,2017年常住人口67.4万。凤阳是全国较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举世闻名的明中都皇城和明皇陵,凤阳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家乡,是八仙之一的蓝采和的成仙之地,是庄子与惠子濠梁观鱼之地,也是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发源地。凤阳有中国花鼓之乡、中国帝王之乡、中国改革之乡、中国曲艺之乡、中国石英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树莓之都等美誉。
凤阳历史
凤阳在夏商西周时期都是淮夷人居住的地方,西周晚期和春秋早期的淮夷人束发穿短衣,崇尚祭祀祖先,使用青铜器皿和青铜礼器乐器,受到华夏礼乐很深的影响,过着以农为主也兼从事渔猎的生活,但政体是松散的方国政体,政体和生产工具仍然不如当时中原的华夏诸侯先进。但相比当时断发纹身、刀耕火种,不受到华夏礼乐文明影响的江南百越要先进些。在公元前8-6世纪的春秋早期,凤阳境内存在着以今天临淮关镇一带为国都的淮夷人建立的古国钟离国,国君姓嬴,爵位为子爵,位于临淮关镇附近的钟离国都城就是凤阳城最早的前身。周景王七年(公元前538年),楚攻占钟离城,钟离国成为楚国附庸国。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钟离国被吴王僚消灭。并入吴国。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后,钟离城属越,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2年)楚国大败越国,钟离城又属楚。战国时代,大思想家庄周和惠施曾经在凤阳濠河岸边观鱼。前223-前221秦灭楚、统一中国后,钟离城属治所在寿春县(今淮南寿县)的九江郡。关于秦代钟离是否设县无从得知。前203年汉高祖刘邦设置钟离县,治所在今天的临淮关镇,汉朝初年钟离县先后属于英布和刘长刘安的淮南国,因为英布和刘安先后谋反。淮南国两次被取消。前122年,这里成为汉朝中央政府直辖的九江郡的一部分。汉代的钟离县城是在春秋钟离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范围是钟离国时期的几倍。东汉末年,钟离县先后为袁术和曹操占有,三国时,钟离县属于魏国。266年起属晋朝。东晋时代的317年,东晋分割九江郡,设立钟离郡,改钟离县为燕县,以燕县为钟离郡治,从这时起凤阳开始成为地级政区的治所。(汉武帝时代到南北朝,州相当于省级政区,郡相当于地市级政区)南北朝时期凤阳主要属于南方政权。507年,韦睿率领的南梁军队断绝顿兵城下的北魏军补给线,水火夹攻,以少胜多在钟离县大败元英、杨大眼率领的北魏军队主力,北魏军队主力几乎全军覆没,稳定了江淮形势。北齐天保元年(550年),北齐击败南梁占领凤阳,改燕县为钟离县。陈宣帝太建五年(573年)钟离县属陈,太建十一年(579年),北周攻占钟离郡,钟离县属州、郡治所都在寿阳县(淮南寿县)扬州淮南郡。581年钟离县成为隋朝领土。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因钟离地枕豪水,钟离郡改称豪州。隋代钟离郡和豪州经常互相转换。豪州州城迁到今天的临淮关镇豪河入淮口西岸。唐、宋时代的濠州城比汉代钟离县城面积又扩大很多。(隋代到宋代的州相当于今天的地市级政区,隋代将州和郡并为同一等级的政区,时而将州改为郡,时而将郡改为州)。从此以后一直到1912年,凤阳都是地市级政区治所。唐元和三年(808年)改豪河为濠河,改豪州为濠州。五代十国时期这里先后属于杨吴、南唐和后周。960年成为宋朝领土。998年濠州属于以扬州为治所的淮南道,1072年隶属于以寿州(寿县)为治所的淮南西路,1128年-1275年隶属于以庐州(合肥)为治所的淮南西路(唐、宋时代的路相当于现代的省级政区)1128年以后,宋金两国基本上长期以淮河为界对峙,地处淮河南岸的濠州成为战争前线,由于南宋时期金兵经常南下到淮河南岸骚扰,开禧二年(1206年)南宋曾一度把濠州州治迁往定远。元朝时,钟离县隶河南行中书省安丰路濠州安抚司。至正十二年二月(1352年)郭子兴领导农民军占领濠州,朱元璋加入郭子兴起义军。至正十三年(1353年)又被张士诚夺去。至正十五年(1355年)郭子兴病死,经过一番权力斗争后,朱元璋继承了他的首领位置。很多朱元璋手下的明朝开国将领都是凤阳人,著名的有徐达、汤和,明朝40位主要的开国功臣中,9位是凤阳人。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打败张士诚,濠州又为朱元璋所有。朱元璋开始在家乡为死于饥荒草草埋葬的父母修墓,这就是凤阳明皇陵。次年1367年,朱元璋改濠州为临濠府。1368年农历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改元洪武,凤阳成为明朝领土。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钟离县为中立县,同时在濠州西南凤凰山南麓建中都。朱元璋本打算建都家乡凤阳,从1369年到1375年,朱元璋征发数十万军人、工匠、民工建设中都城,宫殿、政府部门、天坛、地坛、太庙、社稷坛等祭祀场所和粮仓、军营、城墙的建设工程陆续展开。但因为凤阳经济落后,淮河通航能力弱,水患频发,交通地理条件不佳,国家百废待兴,财力不足,加之朱元璋忌惮出生在周边地区的淮西功臣群体势力做大,1375年朱元璋罢中都营建,留下诸多巨大的烂尾工程。洪武三年1370年因县城北临淮河,将中立县改为临淮县,这是临淮地名之始。洪武六年临濠府改为中立府,洪武七年中立府改名凤阳府,府治迁往新城,同时割临淮县的太平、清洛、广德、永丰4乡设凤阳县,洪武十九年将虹县(今五河、固镇一带)南8都并入凤阳县。据《明一统志》记载,凤阳因在凤凰山之阳,故名。自洪武七年1375年至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今凤阳县境内为凤阳府治和凤阳、临淮二县地。凤阳县治为今天的凤阳县城位置,临淮县治在今天临淮关镇老街。凤阳府,明初直属中书省,永乐元年(1403年)改属南直隶。明代凤阳府管理着今天安徽淮河流域的绝大部分土地和江苏泗洪、盱眙等县。明朝时期在凤阳设立中都留守司,专门管理维护祭祀明皇陵,看管明中都的建筑,统率凤阳一带的驻军。担任中都留守一职的一般是不受赏识、性格古板的老年高官。1635年高迎祥、张献忠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占凤阳,愤怒的起义军将当时明中都大部分皇家建筑付之一炬。明朝末年,明朝大将刘良佐在凤阳拥兵自重,1645凤阳被清朝占领,不久后汉奸刘良佐率领部下投降清朝。清朝凤阳府的辖境大为缩小,管辖当时的安徽省东北部地区。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撤销临淮县,并入凤阳县。1755年,凤阳府以中都鼓楼为中心,拆明中都建筑取材,修建了面积只有明中都几十分之一的凤阳府城,今天的凤阳城这时才有围合城市的城墙。1911年9月津浦铁路通车,淮河南岸铁路过淮河之处的凤阳县蚌埠镇迅速发展起来,日益取代、超过凤阳县的地位。1912年民国成立后,撤销凤阳府,凤阳成为普通县城,经历了军阀混战之后,1927年凤阳成为国民政府领土,1938年2月凤阳城被日军占领。汉奸倪道烺在蚌埠组织“安徽省维新政府”,凤阳县直属伪省府管辖,伪省府、伪凤阳县政府设在蚌埠。共产党、新四军带领凤阳军民在凤阳乡村和山区继续抗日。凤阳人民踊跃参加和帮助新四军。1945年凤阳城重新被国民党控制。1946年8月,国民党以蚌埠、府城镇、临淮关等为基地大举进攻解放区,凤阳共产党力量除少数继续充当游击队地下党继续留守外大部北撤。1947年蚌埠设市,成为安徽第一个建市的城市(中国设市始于1927年,在民国相当于经济总量主要在城区,主要发挥城市功能的大城市)凤阳西北部区域分离出凤阳县,并入蚌埠市,凤阳县城从蚌埠迁回府城镇。1949年1月16日凤阳解放。解放后的凤阳被划入滁州地区和滁州市管辖。
凤阳特色
凤阳的农作物种植习惯以水稻油菜套种为主,水稻小麦套种为辅,主食是米饭,当地人基本上三餐吃米,面食的口味接近北方。炒饭的做法与合肥不同。方言属中原官话信蚌片,但词汇主要是江淮官话词汇,在安徽沿淮中原官话县区内方言最接近江淮官话,与蚌埠不同。这里在太平天国以前还是淮语区,居住在凤阳南部山区的老一辈人说话略带江淮口音。当地做菜属于受到淮扬菜很大影响的安徽沿淮菜,既有清淡重视本味、鲜味的一面,也有咸辣的一面,小吃种类受到皖北淮河流域很深的影响,沿淮地区的油酥饼和牛肉粉丝汤凤阳也有。凤阳的特色菜有凤阳酿豆腐(朱洪武豆腐)、肉末炒粉丝、小豆饼、烧豆皮、红烧梅鱼(鲌鱼)、梅市咸水鹅等。凤阳名人基本上集中在元末明初,有北宋画家崔白、明太祖朱元璋、明朝开国大将徐达、汤和、朱文正等。主要景点有韭山洞、狼巷迷谷、明皇陵、小岗村、明中都鼓楼、凤阳县博物馆、明中都皇故城、凤阳烈士陵园等。有特色艺术凤画(凤凰图案的中国画)总的来说,凤阳的地理人文特征具有南北过渡性。凤阳有中国第二大石英石矿,以石英石为原料的玻璃制造业是凤阳工业的支柱产业。2018年凤阳人均GDP在安徽62个县中排名第38位。
合肥简介
合肥精华景点介绍请看我写的这两篇合肥游记//www.achim-lelle.com/i/12274606.html。//www.achim-lelle.com/i/9081197.html(这篇因为蚂蜂窝服务器坏了暂时打不开,所以暂时用前面一篇替代)
说起合肥的旅游资源,包括大部分本地人在内的几乎所有人都是极度的低估,安徽江淮地区以外的大多数人还会傲慢的不屑一顾,并且对合肥抱有完全不同于事实的误解(最大的比如合肥没有历史,历史最辉煌的时代在三国时期,没有像样的景点,过去是个小县城发展起来,经济城建倒数的省会,以面食为主食的北方人,合肥含义是两个胖子或复合肥,没有特色等)然而这纯粹是因为合肥宣传不力造成的极大误解。我知道大多数中国人从来没看到过关于合肥的旅游宣传片或书,很多人认为合肥就没有景点一般,也知道你们大多数人不知道合肥主食吃米还是吃面,合肥的历史也并非始于三国,而是比你们想象的久远得多,它的信史记载始于公元前7世纪末,延续不断,并且是安徽现在所有城市中历史文献记载最丰富的一个。它的地下文物之丰富在安徽只有寿县能够超过,一般一知半解的人认为的安徽文化中心徽州,是宋以后崛起,明清鼎盛的,早期历史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则在安徽靠后,徽州的文物主要表现在它保存的明清地上文物。它最繁荣的时代是汉代和宋代,你们可能听说的李鸿章故居、逍遥津等也远不能算合肥最好的景点,合肥也不是一个只有人文风景没有自然风光的城市,它环抱的 巢湖 恰恰有着极美的自然风光,看点超过市区的人文遗存。李鸿章也远不是合肥这块土地上产生最有才能的人,合肥在历史上也是个名人辈出的城市。说合肥是个县城发展而来的,全是因为不了解古代的附郭县制度,而拿今天的政区制度来比,其实古代包括都城在内的所有城市也是县治所在,比如明清北京也是以大兴、宛平二县治所,以南北中轴线为界,西属宛平县,东属大兴县,明清南京城以内秦淮河为界,北属上元县,南属江宁县,县衙都位于城内。过去州府所在的县称为首县,北京顺天府的首县是大兴县和宛平县,庐州府的首县就是合肥县。合肥从公元200年以后一直担任郡、州、府这样的二级政区治所或者隋以前的州、五代节镇、南宋道、省这样的一级政区首府,比如它隋朝以后长期担任庐州府治,南宋时期为管辖安徽江淮地区和湖北东部河南信阳地区的淮南西路治所。它实际上是安徽现在的地级市中担任二级以上政区首府时间最长的一个,比安庆、黄山、芜湖这样的历史上的后起之秀要长得多,南宋至民国合肥城古城墙也是宋以后安徽已经建成的古代圈地面积最大的城墙,是5.6平方公里,仅次于战国时代的寿春城,而朱元璋规划建立的凤阳中都城实际上半途而废,连城墙和宫殿也是烂尾工程。而明清安庆府治怀宁县是2.6平方公里,徽州府城歙县是1.0平方公里,太平府所辖的普通县城芜湖县 是0.5平方公里。合肥在汉代和宋代也是中国十五大城市之一。只是合肥近代很衰落,。合肥也并非中国倒数的省会,如今的GDP总量是中国26个省会第11位。合肥不是某些缺乏地理常识的人那样以面食为主食,而是个以米饭为主食,不喜欢面食的米食王国。南北地理、自然植被、方言、文化、饮食习俗的分界线是 秦岭 淮河,而合肥位于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它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混交带(宁绍平原南端、黄山山脉、大巴山脉、洞庭湖与鄱阳湖 平原中部以北都属于这个气候和植被区)粮食作物是水稻,采用水稻与油菜或双季水稻与一季油菜进行耕作的一年两熟或三熟制,合肥北面得到江淮分水岭与江苏的长江,是柑橘、甘蔗自然种植、结果的北界。合肥方言属于江淮官话,带有入声。建筑风格青砖小瓦马头墙小合院,区别于北方建筑使用彩绘的四合院建筑。合肥人以米饭为主食之外,口味更接近淮扬菜系而非徽菜系。江苏淮河以南地区小吃种类大多在合肥传统小吃中也能找到,而中原和楚地的小吃种类是近些年才传入合肥。同时合肥也并非没有特色。合肥特产很多,而且无论饮食,建筑与周边任何一个地级市都有区别,有些热门旅游城市的特色在合肥的特色面前只能说很差很肤浅。只是它不为人知而已。合肥有5A景区1家,4A景区25家,中国城市的旅游资源与旅游知名度不匹配的现象是相当之多。很多热门旅游城市毫无旅游看点,而有些一般人认为没什么好玩的或者知名度不高的城市的景点与文化底蕴却远超过一些热门的旅游目的地。想知道更多低调的旅游目的地,可以访问我的空间。
合肥除了这个名字以外,简称“庐、肥”,(对外一般是简称“肥”。“庐”作为简称主要适用于本地人和解放前)别称庐州、庐阳、合淝,老城区又有“金斗城”的雅号。其战略地位被历代军事家形容为“江淮首郡,吴楚要冲”“江南之首,中原之喉”。合肥接连南北,承东启西,地域文化也呈现着吴越、中原、楚三者交融过渡的特点(按影响从大到小)。合肥历史悠久,自古名人辈出,举其要者有西楚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范增、孙吴大都督周瑜、十国中杨吴的建立者杨行密、北宋名臣包拯、晚清重臣李鸿章、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我党特工之王李克农、国民党名将卫立煌、孙立人,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首位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联想集团总裁杨元庆、奇瑞汽车总裁尹同耀等。除此之外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较大影响的还有汉代数学家,天文学家王蕃、南陈名将任忠、唐朝宰相任瑰、宋朝宰相马亮、元代理学家余阙、明代政治家、水利家、明清漕运制度的开创者陈瑄、世界上最早的火药部队,明朝神机营第一任指挥使、名将郑亨、明代理学家蔡悉、清朝大学士龚鼎孳、李天馥,晚清名将民族英雄聂士成等。历史上出自合肥或合肥人的成语有笑比河清、不足为虑、收回成命、众矢之的、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羽扇纶巾、愤不欲生、白日绣衣、博物多闻等。合肥古址遗迹众多。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淮军摇篮、科教基地、 大湖 名城、园林城市”闻名,景点有三国遗址公园、包公祠、墓、李鸿章故居、三河古镇 、 巢湖 国家风景名胜区、滨湖湿地森林公园、明珠广场、蜀山湖、天鹅湖、环城公园、紫薇洞、银屏山、安徽博物院、半汤景区等100多处。特产有 巢湖 银鱼、螃蟹,毛鱼,珍珠, 太湖 石,长丰草莓,羽毛扇、吴山铁字、火笔画、蛋壳雕刻、竹簧雕刻、庐绣、发绣等几十种。合肥菜融合徽菜与淮扬菜特点,中华名小吃有鸭油烧饼、桂花赤豆糊、冬菇鸡饺、庐阳汤包、肉合饼、庐州牛肉蛋炒饭等,其他还有一品玉带糕、公和堂狮子头、各种炒饭、各种米线、大米锅巴、米饺等本土独有特色,合肥的锅贴饺和生煎包、小笼包、各种馄饨接近长江三角洲而与周边相比有独特口味。特色名菜有曹操鸡、石塘驴肉、吴山贡鹅、包公鱼、李鸿章大杂烩、合肥老母鸡汤、凉拌干丝等。餐饮名店有刘鸿盛、庐州烤鸭店、同庆楼、梦都、不倒翁、王仁和米线、老乡鸡、蒸小皖、徽香鸡等合肥以桂花和石榴花为市花,广玉兰为市树,市鸟是灰喜鹊,合肥市和周边地区的地方戏剧是庐剧。
合肥精华景点介绍请看我写的这两篇合肥游记//www.achim-lelle.com/i/12274606.html。//www.achim-lelle.com/i/9081197.html(这篇因为蚂蜂窝服务器坏了暂时打不开,所以暂时用前面一篇替代)
到达凤阳
凤阳虽然有铁路经过,火车站却早已停办客运,凤阳县城不过在蚌埠市区东南十几公里,离蚌埠很近,离管辖它的滁州市市区却有100多公里远。而且文化和滁州其他江淮官话县区迥异,这行政区划是真不合理。凤阳早该并入地理和文化更接近的蚌埠。我4月5日独自一人乘坐高铁从合肥南站到蚌埠南站下,然后打车去凤阳县烈士陵园。司机绕路还说他不是凤阳人,都是按导航走,不打表,要价60元。
凤阳烈士陵园
4月5日是清明节,凤阳烈士陵园中有我外高外公(外婆的祖父)梅子明、外曾外公(外婆的父亲)梅竹樵、大舅外公(外婆的大哥)梅福星的墓,到凤阳第一站就到那里扫墓,我也是第一次来,见我从没见过的三位先辈。陵园门口只有一位大妈在卖花,10元挑了三支白菊进烈士陵园。当天是中午,看门的门卫都不在,我想问墓在哪里都没人指路,好在我从当地人那里得知墓园不大,自己上山寻找。
革命烈士纪念碑。碑后就是墓园。
我的外高外公(外婆的爷爷)梅子明之墓。(1884-1950)
梅子明1884年生于安徽省泗县与五河县交界处关老庙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是独子,后随父亲逃荒要饭到凤阳县红心铺落户,曾帮人放过牛,当过长工,还曾入滁县瑯玡寺为僧四年。由于全家人的勤劳,努力开荒,挖出了两亩地,种粮吃,种菜卖;后来又在徐桥小河两旁的荒丘平整了十多亩地,栽植各种果树、竹子及其他树木,生活慢慢好了起来,家居条件得到改善,盖起了土墙草顶的四合院,成了当地一个殷实之家。
梅子明富起来后,仍然同情穷乡邻,他常给家人说:“我们家原来是讨饭到凤阳的,现在生活好了点,不要忘记讨饭时的艰辛,讨饭人到门上要客气对待,要给一碗饭或一个馒头,有热的给热的,没热的就给冷的。”每逢新年之际,家中都要蒸上两笆斗馒头,每个来乞讨者给两个大馒头和一些腌小菜。一次,一个五六岁小男孩到他家讨饭,经问得知是个孤儿,梅子明十分怜悯,收为义孙。长到十七八岁时,又给他盖了两间房子,给他娶了媳妇,成了一个幸福小家庭。还有一位姓徐的邻居因家道中落,经人介绍把宅基地卖给梅家。当时梅子明外出,梅家人同徐家人契成款付。梅子明回来后得知,把经办人训斥了一顿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邻居多一家比少一家好,我们周济人家才是道理。”说后把契约当着徐家人的面给撕掉,并把钱借给徐家渡过难关。乡亲们都称赞说:“子爷真是侠义心肠。”
入帮当领头 开展抗日工作
安清帮组织在凤阳县临淮关、红心铺、南北宋府和嘉山县明光、管店一带很盛行,入帮的人很多。梅子明没念过书,但性情豪爽,善交朋友,经介绍,在壮年时加入了安清帮,后来成了头领,徒子徒孙达数千人。在帮中他有很高的地位和声望,常常对徒弟说:“不进山门我不怪,进了山门守我戒。”这是帮会的信条,必须严格遵守。在滁县、来安、嘉山、凤阳等地,梅子明认识的社会各阶层人士较多,包括这个地区的佛教会门和他都有来往。他善于接近底层群众,每与群众交谈都掏出心底的话。1939年4月,以成钧为团长的新四军第四支队挺进团开赴定远、凤阳、嘉山一带进行抗日游击战。成团长亲自到梅子明家拜访,使梅很受感动。在部队领导的影响和关怀下,这年秋,梅子明支持儿子革命,自己也参加抗日。他征得新四军领导同意,以安清帮的身份出面,开展联络工作,不仅和各阶层人士广泛联系,而且把不少徒子徒孙安插到淮南津浦铁路线上的多个日伪军据点里。他们吃着日伪军的粮,而为新四军干事。这就使中共地方组织和新四军部队摸清了津浦路沿线日伪军碉堡和据点的人数、枪支弹药及其变化情况,只要日军一有军事行动,新四军就能立即采取相应对策,使得日伪军疲于奔命一无所获。
梅子明还利用各方面关系,做伪军和伪保长的工作,要他们认清抗日形势,给自己留条后路,为抗日做些好事。梅铨民是凤阳县有名的开明士绅,梅子明派他到石门山做他认识的两个土匪头子戴易冉和王安文的工作。经梅铨民反复宣传和动员,这两个人终于率队向新四军投诚,带来长短枪130多支,走上了抗日道路。凤阳县红心铺据点伪军大队长金旭东,东北人,平时在碉堡里不常出来,也不大为非作歹。梅子明派红心铺一个商人任书樵和徒弟张承德两人去做工作,任和他拉关系结干亲,张打进金的队伍。张根据梅子明的交待,经常向金宣传抗日的道理,指出:“给日本侵略者当炮灰,死了还要受到人民的唾弃,如果你能弃暗投明,就会受到人民的赞扬和欢迎。”金经过反复考虑,答应投诚。一天夜里,他带着大队人员和109支长短枪、2挺机关枪投向新四军。后来新四军部队领导根据金的要求,想方设法把他夫妇俩护送回到了东北老家。没多久,梅子明又带着梅铨民徒步到滁县琅琊寺,利用自己与达修和尚的私交,动员达修捐出保护寺庙的长短枪15支,捐款近万元,还有名小和尚跟随梅子明参加了新四军。
1939年12月初,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时化名胡服)到定远县后,得知梅子明这么大的岁数还为抗日做这么多的工作,很敬佩,择时接见他,赞扬他的革命热忱和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刘少奇离开皖东去苏北之前,特地将自己心爱的乘骑棕红色骏马赠给梅老,以示对梅老的敬爱。梅子明和全家人都很受感动。
参加共产党 为革命奋斗终生
梅子明参加工作时,已年过半百,但他身体和精神都很好。因参加抗日,全家房屋都被日军烧光,日军还下了通辑令,威胁要杀他全家。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张云逸得知后,立即派人带部队到凤阳县把他全家接到指挥部驻地,但几个亲属却被日军杀害。梅子明把民族大恨记在心头,忍受着巨大悲痛,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不论组织上分配什么工作,都能出色地完成。
1939年冬,罗炳辉司令员率领队伍从路东到路西,到张八岭车站附近时发现前进道路被封锁,无法通过。梅子明得到消息后,便和路东开明士绅王跃武等共同努力,打通关系,开辟了津浦路东西间的通道。从此,路东、路西新四军部队和干部不仅夜间可以通行,就是白天也能通行。连过路军马和骡子的粪便,伪军都能打扫干净,以免日军发现新四军的踪迹。1940年4月1日,刘少奇率中原局和江北指挥部干部从路西到路东时,也是从这里通过,因此这条通道成为东西间的安全走廊。
由于梅子明的革命立场坚定,功绩显著,1941年他被批准加入共产党,但未公开党员身份,由地区党的领导人单线联系,成了路西地区唯一的一名中共特别党员。为继续做好统战工作,他仍以民主人士身份和安清帮头领身份出面。他经常头戴礼帽,身穿长袍马褂,手持文明棍,骑着棕红马,时而游走在地主豪绅和工商大户家中,动员他们出钱出枪支持抗日;时而出入于伪军据点,向伪军进行宣传,指出他们何去何从的出路,使不少伪军弃暗投明。
1941年9月18日和1943年6月初,在津浦路西召开的两届参议会上,梅子明都当选为副参议长。特别是第二次当选后,新四军第二师师长罗炳辉和政治委员谭震林于6月3日给他写了一封贺信,信中说:“子明副参议长,你这次当选为路西参议会副参议长,我们非常赞同。你同各阶层有联系,在群众中颇负声望。在你领导下,参议会工作将来定有很大收获。像你如此高龄,尚能为国家民族尽力,真是难得,诚所谓老当益壮也……”
1950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六次会议讨论通过,任命梅子明为华东军政委员会土改委员会委员。合肥解放后,皖北区党委副书记黄岩要他干民政工作,他考虑自己已66岁了,文化水平不高,主动要求到合肥逍遥津公园工作,于是被组织上任命为合肥市逍遥津公园管理处主任。后因积劳成疾,梅子明于1950年8月25日病故,时年67岁。皖北行政公署念其功绩卓著,批准为革命烈士。(来源:《铁军》2013年第4期)
我的外曾外公(外婆的父亲)梅竹樵之墓。
梅竹樵(1903~1947),学名兆勤,安徽省凤阳县红心乡人。民国18 年(1929 年)在家乡红心铺,经谢方华介绍加入共产党,同年被选为红心支部宣传委员,以后任红心区宣传委员。民国20 年入伍。
民国21 年2 月,中共长淮特委和凤阳县委下属党组织均遭破坏。梅竹樵逃到南京码头当了9 个月装卸工。民国23 年春离开南京隐身到滁县琅琊寺当和尚,化名常静。民国25 年10 月秋回到凤阳红心铺,一面做生意,一面做地下交通联络工作。
民国27 年10 月,新四军领导人叶挺、邓子恢、罗炳辉、赖传珠到肥东青龙厂,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建议,新四军四支队司令部派共产党员李永海到红心铺与梅竹樵联系,梅竹樵要求恢复党籍,后经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批准,民国29 年1 月恢复了梅竹樵的党籍。
民国27 年冬,安徽省抗日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第四工作团到凤阳,在凤阳棋盘路一带建立了抗日游击队,设4 个大队,梅竹樵任大队长,活动于红心一带。同年新四军谭希林参谋长带领部队来到红心与梅竹樵联系,很快建立了党组织和武装。此时梅竹樵的游击大队发展到200 余人。建立了区乡政府以及群众团体,组织商抗、农抗、妇抗、青抗等。在潭希林部支持下,活动于定凤嘉三县交界处,活捉顽军大队长董万林,缴枪70 余支。民国28 年冬,梅竹樵领导的游击大队编为新四军四支队14 团的一个营,梅竹樵任营长。民国29 年任定凤嘉县县长,兼独立团团长。民国30 年,凤阳抗日民主政府恢复,梅竹樵任县长兼独立营长,后调任定凤怀独立团团长,定远县长兼支队司令员。与伪和平建国军第三旅副旅长叶茂才、伪保安司令部第二团团长花庆旺、伪县自卫大队长鲁桂林作战多次,影响很大。
民国31 年,梅竹樵任定凤嘉县县长兼独立团长。民国34 年,梅竹樵改任定远县县长、县总队长。民国35 年4 月,梅竹樵去淮阴华东局党校学习。5 月,国民党桂系军向淮南津浦路西解放区全面进攻,淮南路西部队、机关北撤到淮阴。秋后,梅竹樵学习结业,受组织委托带领淮南、皖北、苏中、苏北等根据地干部组成的苏皖干部大队约四五百人,继续向山东撤退,梅竹樵任大队长兼政治委员。
民国36 年,梅竹樵及所率干部大队跨过陇海路进入豫皖苏边区,中共豫皖苏区党委将干部分配到区属各县工作,同时宣布梅竹樵任第三分区司令员。7 月20 日,梅竹樵在赴任途中,在河南永城县官塘、李集一带与国民党七十四师所部遭遇,他身负重伤仍英勇战斗,最后用仅剩下的一颗子弹慷慨捐躯,时年44 岁。1953 年他的遗骨被运回红心乡,安葬于红心乡南头竹林里。
https://baike.so.com/doc/3454685-3635227.html这是他的百科介绍。
我大舅外公(外婆的大哥)梅福星之墓。梅竹樵之子梅福星,13岁时到新四军5支队培训班学习。他聪明好学,十分勤奋,深得教导队领导的喜爱和同志们的称赞。学习结业后,被分配到第5支队第8团任青年于事。他能歌善舞,又善于团结和帮助青年战士,是一名出色的政工干部。不久,他被调到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参谋处工作。1940年夏,梅福星跟随参谋长赖传珠到淮南津浦路东视察,在从洪泽湖东南沿的蒋坝经三河南下渡河时,被日军飞机投弹炸死,时年仅15岁。
为了纪念一家三代烈士,1951年4月,党和政府把梅子明、梅竹樵、梅福星三人的遗骸都移葬在家乡凤阳县红心铺。墓址在红心镇老街小溪河大桥东面的梅家竹园(我外高外公梅子明开辟的种花木的河滩地,现在是红心中学)。皖北人民行政公署主任黄岩为三烈士写下了碑文,以教育后人。2013年迁葬到凤阳县烈士陵园。
凤阳国际大酒店
扫完墓后,打车到之前在携程预订的凤阳国际大酒店。四星级酒店,房价不过200多元一晚。
客房面积大、设施齐全、卫生干净整洁、服务态度好、餐厅做菜不错。
第一天的午餐是安徽沿淮菜的代表菜,凤阳酿豆腐,也叫朱洪武豆腐。是用鸡蛋清包裹水豆腐、肉末油炸制成,现在成了蘸番茄酱吃了。据安徽凤阳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年号洪武)幼时,因家境贫困靠乞讨度日。一天他在凤阳城内讨到一块"酿豆腐",吃后感到颇有滋味,便经常到饭店去讨食。他做了皇帝以后,时常想起家乡风味,便从凤阳将厨师召进皇宫为他专做此菜。厨师按照凤阳的传统做了这种酿豆腐,深得朱皇帝喜爱。此后皇宫宴席上也离不开这道菜,流传至今,称作"朱洪武豆腐",驰名于世。
酒店位于凤阳西部的新城区。凤阳新城区市容还可以,卫生干净,老城区则破败不堪,卫生不那么好,不过以县城的卫生标准,凤阳在安徽尤其是皖北卫生还不错。
第一天晚上点的是淮扬菜大煮干丝
第二天中午点的是响油鳝丝,相比淮扬菜响油鳝丝,这是有点辣的。
韭山洞
在凤阳大酒店吃完午饭,打车100.5元去韭山洞,本来准备包车和狼巷迷谷一起游览再回凤阳县城,司机说路费打表之外,还要加150元,我看到路上有凤阳到韭山洞和狼巷迷谷的车,到了韭山洞停车场,是接近下午1点半,问驾驶凤阳到韭山洞和狼巷迷谷大巴车的司机,司机说末班车是5点从狼巷迷谷发车,班次很多,两个景点3个半小时足够,我就让滴滴打车的司机师傅回去了,事实证明这对于完成游览计划来说是个错误的决定,因为当时专线车驾驶员低估了外地游客游览的时间,下午不包车游览根本来不及,而且这两个景点都打不到回凤阳的车。
凤阳南部山区已经具有绿水青山的南方风景特征。韭山洞和狼巷迷谷几乎位于凤阳最南端,定远县城离这里更近,狼巷迷谷一部分还位于定远境内,但因为是凤阳人先开发的,管理权运营权就被法院判给凤阳了。两个景区所在的这道山脉也是江淮官话和中原官话的分界线。
韭山洞
奇观二字摩崖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