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再游十朝古都南京
- 出发时间/2019-03-23
- 出行天数/2 天
- 人物/一个人
- 人均费用/1600RMB
前言
2019年3月23日至24日来到六朝古都南京游览。南京是中国华东第二大城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 ,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是中国五大古都里唯一没有做过异族都城的,总是在传承汉族传统文化,推翻异族统治的时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历史上先后有东吴、东晋、南朝宋、南齐、南梁、陈、南唐、明朝初年和南明弘光政权、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定都这里。杨吴末期和明朝后期将南京定为陪都,这还不不包括辅公祏建立的宋政权等短暂的割据势力。南京在晋朝、南北朝五胡乱华的时候传承了华夏正朔,让南方广大地区的汉人免于异族统治,朱元璋以南京为根据地扫平群雄,推翻蒙元,统一中国,恢复弘扬汉族传统。孙中山在南京建立民国,推翻封建帝制和满清腐朽统治,建立共和政体,试验民主制度。朱元璋和孙中山二人皆是复兴华夏,带领中国走出黑暗,光华复旦的伟人,他们在南京留下诸多遗迹简直是我这主张建立汉族掌握最高权力,多民族平等团结国家的温和大汉族主义者朝拜的圣地。再说南京据合肥很近,历史文化底蕴,旅游资源很好,因此选择到南京旅游。本来我约了我在马鞍山的表哥,但我表哥要照顾小孩,最后就我一个人来到南京。
南京部分人提起安徽,会认为南京是安徽省会,全安徽人都向往。他们有些对我们合肥很不了解的人会认为合肥各方面都比南京差很多,南京是京城,以京城的态度俯视我们小庐州。我承认目前合肥在科教文卫,硬实力软实力等很多方面不如南京,南京很多地方比合肥领先太多,然而这不代表南京在所有的历史时期和所有方面都领先合肥。请看我写的这两篇合肥游记//www.achim-lelle.com/i/12274606.html。//www.achim-lelle.com/i/9081197.html(这篇因为蚂蜂窝服务器坏了暂时打不开,所以暂时用前面一篇替代)来建立这个与你们大多数人想象截然相反的城市的基本了解(怀疑我吹牛的,编造内容,景点,特产不存在或图片是假的,可以搜游记内的景区官网和网上搜索,然后再喷,不然我对乱喷的,坚持不合事实的偏见的人的智商只能呵呵呵了)有人说南京很有文化底蕴,合肥则没有历史文化底蕴,南京地上文物丰富,合肥没有什么好东西,南京旅游资源丰富,合肥没什么好玩的。南京有国保49处,合肥则很少,然而你只说对了关于南京的那一半。https://www.sohu.com/a/108367053_349966当你对照这个南京的国保名单,再核对我的游记里提到的景点和文保单位的图片是否真实,当你得知他们很多只是省市县级保护单位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有些南京的国保单位,其艺术价值、体量、历史价值还不如合肥某些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然后你再核对、对比下我在两篇游记里对南京与合肥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记载、历史上人口、经济数据的介绍,你就会发现二者的实力对比并非在历史上所有时期全部都是南京超过合肥,合肥的城市地位在西周到东汉末年以前和隋唐时代明显超过南京,并且在宋代也相差不大。再然后你比较下南京的历史名人和合肥的历史名人(以出生成长地来算),比下他们的知名度和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影响力。就会发现一个合肥比南京的巨大优势。当你比对巢湖与玄武湖,合肥的各种公祠宗祠和古镇与南京的古祠堂和古镇做个对比,你就会发现合肥的大比分领先。请看我写的这两篇合肥游记//www.achim-lelle.com/i/12274606.html。//www.achim-lelle.com/i/9081197.html(这篇因为蚂蜂窝服务器坏了暂时打不开,所以暂时用前面一篇替代)请看完这篇游记再下结论。
结论:现代南京固然领先,固然历史积淀丰厚,实力大大超过现代合肥,但是在西周到东汉末年以前和隋唐时代合肥城市地位高于南京,并且宋代二者相差不大。合肥在历史名人、湖泊风光、古祠堂、古镇和清代古建方面远超南京。合肥根本不是你们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个样子,很多方面截然相反,并且它之所以被人认为不值得一游,不是因为合肥缺乏旅游资源和特色、历史文化底蕴,是因为绝大多数人对合肥认知度基本为零,并且想象的样子“印象分”与实际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这本来是两个同属江淮文化圈的历史名城,比他们实际上的样子差距大得多的是印象分与人们的认知度。印象分的区别是两个城市旅游业发展巨大差异的最主要区别。甚至造成本来在省会和副省级市中历史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靠前的合肥被人认为不值得一游,比一些实际上基本全方位不如合肥的徒有虚名的旅游热门热度低很多。请看我写的这两篇合肥游记//www.achim-lelle.com/i/12274606.html。//www.achim-lelle.com/i/9081197.html(这篇因为蚂蜂窝服务器坏了暂时打不开,所以暂时用前面一篇替代)请看完这篇游记再下结论。
我本不想让读者比较,然而世人对于合肥的巨大偏见,加之南京世人皆知的伟大可以作为推翻你们想当然的参照指标,让我不得不这样写。顺便说一句在你们选择旅游目的地时不应该看知名度,旅游知名度只有一半符合该城市的旅游资源水平,旅游知名度与事实不符的事例仅中国就有很多,你们应该以相同的标准来对比,而不是凭想象或带着有色眼镜实行双重标准。请看我写的这两篇合肥游记//www.achim-lelle.com/i/12274606.html。//www.achim-lelle.com/i/9081197.html(这篇因为蚂蜂窝服务器坏了暂时打不开,所以暂时用前面一篇替代)
南京简介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秣陵、建业、建邺、建康、蒋州、白下、上元、江宁、升州、集庆、应天、天京,别称石头城。是江苏省会,总面积6587平方千米。位于长江下游拐弯处。南京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 ,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 。南京早在100-12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35-60万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汤山生活,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超过25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历史上先后有东吴、东晋、南朝宋、南齐、南梁、陈、南唐、明朝初年和南明弘光政权、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定都这里。现为华东第二大城市,江苏省会,副省级城市,东部战区司令部驻地,华东第二大科教中心。我国五大古都中地上遗迹仅次于北京者,地下文物仅次于西安、洛阳者。山环水绕,面对长江三角洲,连接江淮与江南,江浙皖三省。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
南京历史
南京早在100-12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35-60万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汤山生活 。境内有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南京在西周和春秋前中期并没有发现存在诸侯国的证据和史料记载。至晚在公元前6世纪早期,南京地区已经是吴国的地盘。南京作为一个城市的历史始于公元前495年,当时的吴王夫差在今天朝天宫一带修筑城池,取附近铁矿,冶炼兵器,当时称为冶城。至晚前473年,这里已经属于越国。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派范蠡在今天秦淮河中华门南门建造了越城,这是南京有地下考古遗迹支撑的最早城市遗址。楚国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中期偏晚的时间占领了南京地区 。前333年,楚威王统治时期,楚国在今天南京的清凉山上建立了城池,命名为金陵邑,南京因此得名金陵。传说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南巡至此,听说此地风水有王气,开凿秦淮河,破坏风水,改金陵为秣陵。前211年,秦朝在南京市区设立秣陵县,此为南京建县之始,前211至前121年,隶属于治所在故鄣县(浙江安吉)的鄣郡。两汉时代,今天的南京主城区属秣陵县,栖霞区属江乘县,先是属鄣郡,前121年-211年隶属于治所在宛陵县(宣城宣州区)的丹阳郡。在今天的的这里在东汉末年以前都没有重要的地位,仅为一经济落后的江南小县。汉代早期南京境内汉、越杂居。
传说公元208年诸葛亮为联孙抗曹出使东吴,去当时孙吴权力中枢吴郡吴县(苏州)路过秣陵,见当地“钟山龙蟠,石城虎踞”地理位置重要,就建议希望建立新都的孙权建都秣陵。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孙权将治所从吴郡京口县(镇江)迁往丹阳郡秣陵县(今南京)。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年),在金陵邑故址石头山(清凉山)筑城,名为石头城,作为驻军和屯粮之所,并改秣陵为建业,寓意“建立帝王之大业”(另一说为“建功立业”之意)将孙吴治所、吴国扬州、丹阳郡、建业县四级治所迁到石头城。公元229年吴王孙权看中这里的风水,也许还因为这靠近是吴国当时经济最发达的太湖平原地区,定都于此,定名建业。开始了南京的建都史。孙权称帝后,见石头城空间狭小,在石头城东面大约相当于今天南京玄武湖以南,常府街以北,中山路以东,龙蟠路以西建立六朝南京城,六朝皇宫位于今天南京四牌楼为中心中轴线偏东的一带。吴都城以今太平路一带为中轴线,周长20里19步(折合今8.5公里左右)。孙权在这里建造了巨大的海船,高达5层,4樯4帆。公元230年,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等率兵万人,航行到夷洲(今台湾),又派将航行去辽东、高句丽(高丽,都城在今吉林集安县一带,公元427年迁平壤)。孙吴时期世家大族对依附百姓的剥削,和孙吴百姓的徭役负担是三国中最重的。孙吴第四代皇帝孙皓为政暴虐,不辨是非,不纳忠言,以酷刑滥杀无辜,大兴土木,赋役沉重,加剧了东吴国内矛盾,东吴百姓生活十分悲惨,他们和统治阶层中的一部分人对孙皓离心离德。280年,西晋大将王濬带领益州水师从长江三峡的巫峡顺江而下一路势如破竹,兵临建业城下,孙吴末代皇帝孙皓走投无路投降,这里成为晋朝领土。公元313年建业县避西晋皇帝司马邺名讳改名建康县。317年南迁的东晋定都建康。期间南京曾经遭遇了王敦、苏峻发动的两次叛乱破坏和卢循起义军的围城。经历了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除了梁元帝时期以外,420-589年,南京都是南朝首都,东晋南朝时代,建康无外郭城,但其西南有石头城、西州城,北郊长江边筑白石垒,东北有钟山,东有东府城,东南两面又沿青溪和秦淮河立栅,设篱门,设置外围防线。六朝帝王都信仰佛教,建康城内外遍布佛寺,有五百余所。著名的有同泰寺(今鸡鸣寺前身)、瓦官寺、开善寺和城东北摄山的石窟寺等。六朝皇宫都沿用吴国宫城的位置,都城南面正门即宣阳门,再往南五里为朱雀门,门外有跨秦淮河的浮桥朱雀航。宣阳门至朱雀门间五里御道两侧布置官署府寺。居住里巷也主要分布在御道两侧和秦淮河畔。秦淮河南岸的长干里就是著名的居住里巷,北岸的乌衣巷则是东晋王、谢名门巨族累世居住之地。王公贵族的住宅多分布在城东青溪附近风景优美的地带。南齐时期,自齐高帝萧道成建元二年(480年)起南齐为建康城墙包上了砖石,建康成为中国最早由砖砌城垣的城市。梁武帝时,按照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南京城市人口为30多万,按照某些文人不太靠谱的记载可能已经达到28万户,超过100万甚至150万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城中有六座市场,城内有来自东到日本和朝鲜半岛,西到西亚、印度,南到中南半岛和印尼北到新疆、中亚、蒙古草原的各国商人使节。码头上停靠着最远来自印度伊朗的海船。但侯景之乱使得南京受到很大破坏。南陈鼎盛时期,南京只有城市人口15万人。
589年,隋文帝杨坚发动灭陈之战,隋军大将贺若弼率领的扬州军团和韩擒虎率领的庐州(合肥)军团分别在今天的镇江和采石矶渡江,夹击建康,灭亡陈朝。陈朝灭亡后,隋文帝忌惮建康反对统一和隋朝统治的力量,相信金陵有天子气这种当时人们普遍信仰的迷信,下令把六朝建康城夷为平地,仅保留石头城,降为蒋州治所和江宁县城,将建康城中居民基本上强制迁移到邻近的润州、扬州和宣州。隋朝蒋州有人口24125户,辖江宁、溧水、当涂三县。隋唐两代都刻意压制南京发展。江宁县先后改名白下县、上元县。“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唐代初年,辅公祏曾短暂在南京称帝,建立宋政权。不久之后的624年就被李孝恭和李靖率领的唐军消灭。唐高祖李渊下令将辅公祏还没建成的石头城平毁。 将南京地区划归润州(治所在镇江)管辖,南京城变为润州辖县,“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代南京城在内秦淮河一带,面积很小,但因为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好的地理位置逐渐缓慢的恢复元气。李白、刘禹锡、杜牧都曾到南京游历。唐代宗时期,韩滉重建了石头城。887年唐朝重新设立升州,南京重新成为地市级政区升州治所和上元县治所。唐朝末年,杨吴的建立者合肥人杨行密击败并招降了升州刺史冯弘铎,南京成为后来演变为杨吴政权的杨行密势力的领土。到了五代十国时,南京先是被杨吴作为陪都,继而南唐定都于此,917年,杨吴分上元县为上元、江宁二县。杨吴统治末期,914-935年杨吴权臣徐知诰(就是南唐建立者李昪)扩建城市,建立了南唐到元朝末年的江宁城。南京城成为江宁府、江宁县和上元县治所。江宁和上元二县作为南京附郭县一直延续到1912年,形成了城内以内秦淮河为界,北属上元县,南属江宁县的城市管理布局。二县县衙都位于城内。五代十国时期今天南京城市70多年未经战争,得到复兴。南唐江宁城位于今天明清民国南京城城墙内杨吴城壕、青溪以西,干河以南,五台山、清凉山以南地区。城墙周长二十五里四十四步,合今天14.02公里。南唐宫城位于今天南京张府园一带,都城中轴线是走向接近今天南京中山南路的御街,宫城南面河对岸的御街两旁是南唐各政府部门办公的衙署区,主要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在内秦淮河两岸,南唐国子监在夫子庙信府苑、军师巷一带,官员府邸主要在城东半部,平民居住区散落全城,以城南,城西居多。城中道观、佛寺林立。根据一个可能被夸大的数字,城内人口最多时军民数合计约40万人,人民数接近30万人。
975-976年北宋大将曹彬率领的宋军攻打南唐国都江宁数月之后攻破城池,消灭南唐。虽然北宋攻克江宁府后并未杀戮百姓和投降的南唐贵族士兵,但长期围城已经让很多南唐平民死于饥荒或逃到外地。北宋又遣散城内10万士兵,将城内官僚贵族富豪迁到开封控制起来,南京城人口大减。宋朝灭南唐后改江宁府为升州,升州治所江宁县、上元县。998年,宋朝设置江南东路,以升州江宁县和上元县为江南东路治所(宋代的路是相当于省的一级政区,江南东路包括南京,安徽的长江以南全境。江西上饶、鹰潭、景德镇、九江等市全部或一部分也曾经属于江南东路)。1018年宋真宗封皇太子赵祯到升州担任知府,并改升州为江宁府。(宋代的府仅代表都城、陪都和皇帝当过地方官的地方)。宋神宗熙宁十年一次商税统计,江宁府商税征收数57283贯,其中江宁府城征收商税数字为45059贯,居全国第十四位。宋徽宗崇宁年间,江宁府辖五个县,有120713户,壮年男子200276人,实际上约有人口60-80万,土贡是毛笔。北宋时期的金陵依然作为东南地区的经济重镇而闻名。著名的北宋政治家包拯曾任职江宁知府和江南东道转运使,王安石曾3次以宰相之位担任江宁知府,并定居、终老在这里。1129年金兀术率领的金军占领江宁府,1130年金兵在撤军北上之前,屠城江宁府,将江宁府城一把大火烧光。1130年南宋名将岳飞在南郊的牛首山一带大败金兵。同年韩世忠曾经在南京东北的黄天荡以8000精兵大破金朝十万大军,奠定了南宋偏安南方的局面。
1275年元将伯颜率领的元军顺江而下攻克江宁,改名为集庆,元朝改江宁府为集庆路。1356年朱元璋率军在采石矶渡江,在经历了10天围攻战后攻占了南京,集庆路当时的总人口为军民50余万。朱元璋以此为根据地统一全国并于1368年建立明朝。在这段时间里,南京经历了1360年应天之战,朱元璋率领二、三万朱军以敌人故交康茂才诈降为诱饵,利用南京周边地形巧妙设伏,以逸待劳,大败陈友谅10万大军。1367年朱元璋在南京设立应天府。
1368年农历正月初四,朱元璋建立明朝,1368-1420年明朝定都于此,南京成为全国统一的政治中心。1366年至1387年,朱元璋用21年的时间修建了超过35公里长的南京城垣,开13座城门,形成明清民国南京城的初貌,城内空间 41.9平方公里。城墙之外的外城、明故宫、皇城、衙署、粮仓、官方医院、药局、社会救济场所、军营、各种官营手工作坊、造船厂、码头、天坛、太庙、社稷坛等大量举行国家祭祀典礼的场所也在洪武年间建立起来。在玄武湖一带建立了收藏全国户籍人口税收资料的黄册库 。南京是当时世界上的第一大城。洪武年间的南京城至少有40多万城市居民。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应天府有163915户,1193620人。南京城所属江宁、上元二县户籍人口约47万人,大部分人住在城内,加上当时记载驻扎在南京的卫戍部队20万人,还有贵族官员、中外学生、宫女太监等其他不算在南京户籍人口内的人,加上外地商旅公务流民等流动人口,当时南京城总人口数大约在70万人左右。明洪武年间的南京城,明故宫、太庙、社稷坛位于城东中山门以西皇城内,六部、御史台等中央部门比邻皇城而建,以内秦淮河为界,内秦淮以北市区属上元县,以南市区属江宁县,居民区和城市建成区主要在今天新街口、大行宫、汉中门一带及以南地区,尤其以南京老城南一带居民最为密集,下关龙湾建有明朝最大的造船厂,下关一带是水师基地,下关和秦淮河岸边码头林立,国子监和贡院位于今天的江南贡院,夫子庙和今天的位置吻合,内秦淮河岸边、三山街、夫子庙等为当时南京最繁华的商业区。城北半部主要是为城内提供食物的菜地、军队驻扎的军营,计时报时的钟鼓楼也位于城北。天坛位于城外正阳门(今中山门)以东钟山南面,明朝某些资料记载南京的城市人口在洪武晚期就达到了100万(不严谨的考据)。南京在1402年经历了靖难之役的破坏,朱棣篡夺了朱允炆的皇位。是为永乐帝。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在1421年迁都北京,随同他一起迁居北京的有皇室成员、宫女、太监、官员、大量军队、官营手工作坊的工匠、富豪及其家属。当时南京城超过一半的城市人口被迁到北京城内定居在造好的房子里。永乐皇帝利用龙江宝船厂制造郑和下西洋舰队的宝船,最大的船只长150米,宽50米,有12个桅杆,可乘坐2700多人,载重量超过1万吨,排水量超过7000吨,是当时世界上遥遥领先的巨型船舶,郑和以南京为出发港,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和东非海岸。除了七下西洋以外,郑和还率领舰队还到了日本。明朝弘治四年(1491年)应天府在册总人口144368户,711003人。明朝万历六年(1578年),应天府全境人口统计数字为143597户,790513人。明朝永乐以后的人口统计均大大低于实际人口数量,有人声称晚明南京城市人口甚至可能超过200万(基本不可能)。不管怎样,16、17世纪在华的欧洲传教士利玛窦和曾德昭称南京是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按照明朝末年全国户籍人口与实际人口数字的平均比例关系(个人估计),1600年南京应天府总人口可能接近200万人,南京城市人口可能超过100万。1644-1645年南明曾短暂以南京为都。逃到南京的弘光君臣沉迷享乐,不做收复故土和抗清的战争准备,1645年清军渡江,南明皇帝朱由菘逃离南京,钱谦益率领南明军队官员投降清朝。
1645年清军在没遇到什么抵抗的情况下接受南明官吏投降,在数十万被胁迫着、内心悲伤绝望、惊恐万状的南京明官员、市民跪在地上列队夹道欢迎下,开进城门,占领南京。清军在南京屠杀了不少手无寸铁的百姓,到处逮捕屠杀反抗者,奸淫掳掠,统帅多铎无法制止或不想制止。不久之后,清朝就下达了全国剃发易服的命令。南京城市人口在清朝初年减少很多。清朝废除南京应天府,改为江宁府,改南直隶省为江南省1658年郑成功发起长江之役,围攻南京,被清江南总督郎廷佐使诈降缓兵之计,驻军城下一个月围而不攻,对敌情掌握不明,错失战机,让清朝援军汇集南京,不久后就被清军击败。清朝南京从1665年开始一直是两江总督驻地,管辖今天安徽、江苏、江西、上海四省区。1645-1667年的江南省省会。1667年江苏安徽分省,江宁府属于江苏省,而安徽巡抚自1667年至1760年一直在南京办公,所以南京也是1667-1760年的安徽省会。清朝在南京设置江宁将军,带领三、四千八旗兵驻防南京,划城东明故宫一带为满城,镇压南直隶省的反抗。清朝太平天国以前,担任两江总督的大多是满人,其次是蒙古人和汉军旗人。巡抚、布政使、按察使、提督、总兵等重要职务也一半是满人和汉八旗,康熙乾隆都到此到南京视察,乾隆时期南京城有城市人口50万人。是当时中国六大都市之一。清代前期南京有中国最高端的丝绸纺织业,清朝在江宁设立江宁织造,皇帝的龙袍、最华丽的织锦云锦都是在南京制造 。江宁织造同时也是皇帝在江南的三大密探之一。《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祖先两代三人都担任过江宁织造,他少年以前养尊处优的生活也为创作《红楼梦》提供了素材。当时南京城出现雇佣五六百人的手工工场,有30多万人从事纺织业,织机3万多张。1842年英军兵临南京城下,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在南京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3年3月19日洪秀全率领数十万太平军攻克南京,破城之后数日内杀死满人、清朝官吏6万余人。太平天国领导人抢占城内豪宅金银珍宝美女,改南京为天京,建都于此。拆散居民家庭,按男女分别编入男女营,没收居民私有财产纳入圣库,强迫南京市民修建宫殿(天王府)、王府、城墙、为贵族和太平军服劳役,南京市民大量出逃,很多死于繁重的劳役、逃难途中和饥荒、疫病。1853-1864年太平天国定都于此,1856年8月太平天国内讧,太平天国起事6王中当时还健在的有4位,杨秀清和韦昌辉被杀,石达开因不满洪秀全限制其权力率部出走 ,杨秀清韦昌辉手下的猛将谋臣和数万太平军精锐死于这次内讧。1862-1864年曾国荃率领湘军围攻南京,虽然攻打南京城的湘军最多时只有5万多人,但数十万太平军也不是他们的对手。南京城内被长期围困,城内人口死亡大半。1864年6月1日自感必死无疑的洪秀全服毒自尽,李秀成、洪秀全之兄洪仁发、洪仁达等拥立洪秀全长子洪天贵福为天王。1864年7月19日湘军在火力掩护下,在地道内埋炸药炸塌南京没有护城河保护的龙脖子处的城墙十余丈,蜂拥入城,发动总攻,攻破南京,李秀成、洪仁发带着洪天贵福在1000多太平天国御林军护卫下从中山门因为湘军入城形成包围圈缺口,突围出城到湖州,与黄文金、洪仁玕部汇合,数月之后余部被消灭江西。湘军破城之后,不仅烧毁天王府,将太平军圣库中金银细软抢劫一空,还“见人即杀,见屋即烧,子女玉帛,扫数悉入于湘军”;致令“秦淮长河,尸首如麻”。短短十几天内南京城百分之八九十的房屋被毁坏,数十万市民被杀,十万以上女性沦为小妾和奴隶,湘军劫掠了大量财富。战后南京城内只剩下3万多城市人口。以至于1865年,合肥人李鸿章担任两江总督时,曾估计南京城需要100年才能恢复战前繁盛。南京很多古迹如明故宫残留的部分、明孝陵、报恩寺塔地面建筑、城内所有传统信仰有关的寺庙、道观和祠堂等均毁于太平天国战争。1865年李鸿章在南京大报恩寺废墟旁建立兵工厂金陵机器局,将安庆内军械所和苏州洋炮局全部机器设备和人员迁到金陵机器局,南京从此走向近代化和工业化。1911年12月江浙皖三省革命军攻克南京。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中国从此走向共和制。不久之后的1912年2月12日清朝腐朽的异族统治被推翻。1912年1月1日-3月14日,南京临时政府以南京为都。1912年民国建立合并南京的两个附郭县上元县和江宁县为江宁县。1912年南京城市人口14.7万人,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南京被北洋军阀占领。1913-1927年南京经历了多位北洋军阀统治。 1927年3月,国民革命军击败孙传芳五省联军攻克南京。1927-1937,1946-1949年国民政府定都于此,南京城市也因此迅速发展,1927年南京市区有人口36万多,1935年人口达到103万,1937年初南京城市建成区扩大到1928年的3倍左右。1933年,国民政府将江宁县政府机关从南京城内迁往东山镇,南京作为民国首都始不再作为江宁县治所。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和国民党高官政要政府部门撤离南京、数十万市民在南京的高校、企业和故宫博物院国宝踏上西迁颠沛流离的旅途。1937年11-12月的南京保卫战是抗战的重要战役。其中争夺南京城的战争发生在12月6日至12月13日,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寇在接下来的六个星期内以肢解、射杀、刺刀、刀砍、活埋、先奸后杀、开膛破肚等极为残忍的手段屠杀在南京的 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34万人以上,遇难者中很多还是老幼妇孺、残疾人,甚至包括还在娘胎里的婴儿。几个日军军官还举办了杀人比赛,部分日军以杀人为乐,有的日军划开孕妇的肚子,用刺刀戳中婴儿,把婴儿取出来观赏发笑,有的日军强迫驱赶中国人挖好坑,然后将他们推入坑中射杀或活埋,毫无怜悯愧疚之色,发出得意的笑声,有的日本军官命令新兵用活人当靶子练习刺刀。很多重要的文化遗产和珍宝被洗劫和付之一炬,很多繁华的建筑街区被毁,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拉贝等国际友人和栖霞寺等在南京掩护了20多万人的生命。制造南京大屠杀之后,日寇在占领南京期间还强迫妇女充当慰安妇,抢劫强奸杀人暴行不断。1940年日寇在南京建立傀儡政权伪国民政府,维持长城以南中国大陆日占区的殖民统治,汪伪政权在表面温情脉脉的外衣下为日本输送金钱、资源,强迫中国人为日本服务,配合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人进行奴化教育,建立伪军、伪司法、伪组织、伪特务机关镇压抗日力量,帮助日本政府和日军进行侵华战争。1946年5月5日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抗战中和抗战胜利后国府只处死了一部分日本南京大屠杀制造者。国府在南京的最后时期,南京物价飞涨,人民生活困难,几年里南京市容也没有太大改善。南京市区以外的城乡,总人口的80%是文盲,城内除了少数洋楼,平房遍地,市政和工业基础设施落后。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数十万南京国民党官员富豪、政府机关人员、被欺骗的群众携家带口逃到台湾。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1949年底南京城市人口为68万,如今市区常住人口超过600万。
南京特色
南京主要的景点有中山陵、明孝陵、夫子庙、总统府、南京明城墙、南京博物院、玄武湖等,南京的景点主要集中在城里,与合肥景点主要在郊区和乡村相反。南京城古、大、重、绿,富有历史纪念意义的景点很多。南京主城区和中北部地区方言是江淮官话洪巢片淮西话南京小片,南部高淳等地是吴语区。南京方言保留了入声,与合肥话相比,入声较少,有儿化音,但音色较软。词汇和语音区别也是明显的。以南京方言为基础的南京官话被明朝和清朝雍正以前视为官方普通话。南京虽然主食与合肥一样也是大米,但相比合肥,南京的面条做法更丰富,南京人更爱吃炒面和面条。米食品种少一些。拿海碗吃小煮面、皮肚(炒猪皮)面是南京特色,著名的面馆有瞻园、易记、项记等。这主要是历代定居南京的北方南迁人口中贵族所占比例更高,并且大批移民的迁入时间更集中,唐代以后北方南迁移民定居在江南的比江淮之间多,对江南土著生活习俗改变更大。合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移民多为平民,安史之乱后的北方移民极少定居江淮地区,移民迁入时间和规模分散,现在的土著多半是明朝初年从江南迁到合肥的,受到北方生活习惯影响小。同时合肥地区明清民国时代商品经济不如南京发达,更加自给自足,居民更爱吃本土出产的稻米而非外地运来的小麦杂粮。(合肥从5000年前起主要的粮食作物都是水稻)南京菜也叫京苏大菜,口味醇厚,不爱吃辣,与徽菜沿江菜和合肥菜类似。南京人在饮食上特别喜欢吃鸭。著名的南京名菜有盐水鸭、逸仙豆腐、中正大汤黄鱼、古法花雕烧鲥鱼、南京狮子头、松鼠鱼、美人肝、南京烤鸭等。属于南京独有的特色小吃除了各种小煮面、皮肚面、八仙面外还有鸭血粉丝汤、旺鸡蛋、活珠子、鸡汁汤包、牛肉锅贴、状元豆、南京香肚、糕团小点。南京秦淮河老字号的小吃很有名气却又贵又不好吃。好的餐饮名店有南京大牌档、南京食朝汇、韩复兴、回味鸭血粉丝、刘正兴、尹氏汤包、鸡鸣汤包等。当地的包子、饺子等面食种类基本上与合肥接近。南京除了食物之外的特产有云锦、雨花石、雨花茶等,南京老建筑与江淮西部同属一个大类,青砖小瓦、素门面、清水砖墙、简单大气的雕刻为南京传统建筑的特色。南京的老房子与合肥的老房子相比,马头墙更少,砖雕木雕更简单,而南京园林艺术更加得到江南园林建筑的精髓。南京老土著大多为人豁达宽容,淡定从容,随和自然,与世无争,不排外。南京历史上的名人很多,以出生地并长期居住论有东吴皇帝孙亮、东晋宰相谢安、梁武帝萧衍、昭明太子萧统、南朝科学家祖冲之、陶弘景、南唐后主李煜、秦桧、明朝皇帝朱棣、朱允炆、朱高炽,明太子朱标、清代文学家曹雪芹、清代名臣邓廷桢、太平天国女状元傅善祥等。历史上很多名人都钟爱南京,和南京发生巨大的交集。南京市花是梅花,市树是雪松,都代表了坚强不屈和高洁的品格。市鸟是画眉。
合肥简介(与大多数人的想象相反的省会)
合肥精华景点介绍请看我写的这两篇合肥游记//www.achim-lelle.com/i/12274606.html。//www.achim-lelle.com/i/9081197.html(这篇因为蚂蜂窝服务器坏了暂时打不开,所以暂时用前面一篇替代)
说起合肥的旅游资源,包括大部分本地人在内的几乎所有人都是极度的低估,安徽江淮地区以外的大多数人还会傲慢的不屑一顾,并且对合肥抱有完全不同于事实的误解(最大的比如合肥没有历史,历史最辉煌的时代在三国时期,没有像样的景点,过去是个小县城发展起来,经济城建倒数的省会,以面食为主食的北方人,合肥含义是两个胖子或复合肥,没有特色等)然而这纯粹是因为合肥宣传不力造成的极大误解。我知道大多数中国人从来没看到过关于合肥的旅游宣传片或书,很多人认为合肥就没有景点一般,也知道你们大多数人不知道合肥主食吃米还是吃面,合肥的历史也并非始于三国,而是比你们想象的久远得多,它的信史记载始于公元前7世纪末,延续不断,并且是安徽现在所有城市中历史文献记载最丰富的一个。它的地下文物之丰富在安徽只有寿县能够超过,一般一知半解的人认为的安徽文化中心徽州,是宋以后崛起,明清鼎盛的,早期历史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则在安徽靠后,徽州的文物主要表现在它保存的明清地上文物。它最繁荣的时代是汉代和宋代,你们可能听说的李鸿章故居、逍遥津等也远不能算合肥最好的景点,合肥也不是一个只有人文风景没有自然风光的城市,它环抱的 巢湖 恰恰有着极美的自然风光,看点超过市区的人文遗存。李鸿章也远不是合肥这块土地上产生最有才能的人,合肥在历史上也是个名人辈出的城市。说合肥是个县城发展而来的,全是因为不了解古代的附郭县制度,而拿今天的政区制度来比,其实古代包括都城在内的所有城市也是县治所在,比如明清北京也是以大兴、宛平二县治所,以南北中轴线为界,西属宛平县,东属大兴县,明清南京城以内秦淮河为界,北属上元县,南属江宁县,县衙都位于城内。过去州府所在的县称为首县,北京顺天府的首县是大兴县和宛平县,庐州府的首县就是合肥县。合肥从公元200年以后一直担任郡、州、府这样的二级政区治所或者隋以前的州、五代节镇、南宋道、省这样的一级政区首府,比如它隋朝以后长期担任庐州府治,南宋时期为管辖安徽江淮地区和湖北东部河南信阳地区的淮南西路治所。它实际上是安徽现在的地级市中担任二级以上政区首府时间最长的一个,比安庆、黄山、芜湖这样的历史上的后起之秀要长得多,南宋至民国合肥城古城墙也是宋以后安徽已经建成的古代圈地面积最大的城墙,是5.6平方公里,仅次于战国时代的寿春城,而朱元璋规划建立的凤阳中都城实际上半途而废,连城墙和宫殿也是烂尾工程。而明清安庆府治怀宁县是2.6平方公里,徽州府城歙县是1.0平方公里,太平府所辖的普通县城芜湖县 是0.5平方公里。合肥在汉代和宋代也是中国十五大城市之一。只是合肥近代很衰落,。合肥也并非中国倒数的省会,如今的GDP总量是中国26个省会第11位。合肥不是某些缺乏地理常识的人那样以面食为主食,而是个以米饭为主食,不喜欢面食的米食王国。南北地理、自然植被、方言、文化、饮食习俗的分界线是 秦岭 淮河,而合肥位于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它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混交带(宁绍平原南端、黄山山脉、大巴山脉、洞庭湖与鄱阳湖 平原中部以北都属于这个气候和植被区)粮食作物是水稻,采用水稻与油菜或双季水稻与一季油菜进行耕作的一年两熟或三熟制,合肥北面得到江淮分水岭与江苏的长江,是柑橘、甘蔗自然种植、结果的北界。合肥方言属于江淮官话,带有入声。建筑风格青砖小瓦马头墙小合院,区别于北方建筑使用彩绘的四合院建筑。合肥人以米饭为主食之外,口味更接近淮扬菜系而非徽菜系。江苏淮河以南地区小吃种类大多在合肥传统小吃中也能找到,而中原和楚地的小吃种类是近些年才传入合肥。同时合肥也并非没有特色。合肥特产很多,而且无论饮食,建筑与周边任何一个地级市都有区别,有些热门旅游城市的特色在合肥的特色面前只能说很差很肤浅。只是它不为人知而已。合肥有5A景区1家,4A景区25家,中国城市的旅游资源与旅游知名度不匹配的现象是相当之多。很多热门旅游城市毫无旅游看点,而有些一般人认为没什么好玩的或者知名度不高的城市的景点与文化底蕴却远超过一些热门的旅游目的地。想知道更多低调的旅游目的地,可以访问我的空间。
合肥除了这个名字以外,简称“庐、肥”,(对外一般是简称“肥”。“庐”作为简称主要适用于本地人和解放前)别称庐州、庐阳、合淝,老城区又有“金斗城”的雅号。其战略地位被历代军事家形容为“江淮首郡,吴楚要冲”“江南之首,中原之喉”。合肥接连南北,承东启西,地域文化也呈现着吴越、中原、楚三者交融过渡的特点(按影响从大到小)。合肥历史悠久,自古名人辈出,举其要者有西楚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范增、孙吴大都督周瑜、十国中杨吴的建立者杨行密、北宋名臣包拯、晚清重臣李鸿章、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我党特工之王李克农、国民党名将卫立煌、孙立人,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首位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联想集团总裁杨元庆、奇瑞汽车总裁尹同耀等。除此之外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较大影响的还有汉代数学家,天文学家王蕃、南陈名将任忠、唐朝宰相任瑰、宋朝宰相马亮、元代理学家余阙、明代政治家、水利家、明清漕运制度的开创者陈瑄、世界上最早的火药部队,明朝神机营第一任指挥使、名将郑亨、明代理学家蔡悉、清朝大学士龚鼎孳、李天馥,晚清名将民族英雄聂士成等。历史上出自合肥或合肥人的成语有笑比河清、不足为虑、收回成命、众矢之的、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羽扇纶巾、愤不欲生、白日绣衣、博物多闻等。合肥古址遗迹众多。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淮军摇篮、科教基地、 大湖 名城、园林城市”闻名,景点有三国遗址公园、包公祠、墓、李鸿章故居、三河古镇 、 巢湖 国家风景名胜区、滨湖湿地森林公园、明珠广场、蜀山湖、天鹅湖、环城公园、紫薇洞、银屏山、安徽博物院、半汤景区等100多处。特产有 巢湖 银鱼、螃蟹,毛鱼,珍珠, 太湖 石,长丰草莓,羽毛扇、吴山铁字、火笔画、蛋壳雕刻、竹簧雕刻、庐绣、发绣等几十种。合肥菜融合徽菜与淮扬菜特点,中华名小吃有鸭油烧饼、桂花赤豆糊、冬菇鸡饺、庐阳汤包、肉合饼、庐州牛肉蛋炒饭等,其他还有一品玉带糕、公和堂狮子头、各种炒饭、各种米线、大米锅巴、米饺等本土独有特色,合肥的锅贴饺和生煎包、小笼包、各种馄饨接近长江三角洲而与周边相比有独特口味。特色名菜有曹操鸡、石塘驴肉、吴山贡鹅、包公鱼、李鸿章大杂烩、合肥老母鸡汤、凉拌干丝等。餐饮名店有刘鸿盛、庐州烤鸭店、同庆楼、梦都、不倒翁、王仁和米线、老乡鸡、蒸小皖、徽香鸡等合肥以桂花和石榴花为市花,广玉兰为市树,市鸟是灰喜鹊,合肥市和周边地区的地方戏剧是庐剧。
南陈高祖武皇帝陈霸先万安陵石刻
3月23日一早刚下火车,通过询问南京人,知道了打出租车的位置,然后包车去栖霞寺,途中让司机王师傅把我带到之前我查到的两个南朝开国皇帝的帝陵石像生前照相。首先到的是位于江宁区上坊社区的万安陵石刻。万安陵是陈朝建立者武帝陈霸先及其皇后章氏的合葬陵。因为陈霸先为了个人权力杀死了曾经的好友王僧辩,万安陵早在隋朝就被陈霸先的仇家,王僧辩之子王颁掘墓。将陈霸先的尸骨挫骨扬灰。现在万安陵只剩下一对石像生,一只天禄,一只麒麟。陈霸先去世于公元559年,这对石兽的年代距今已经约1450年。
北兽似天禄,长2.50、高2.57米,较完整,昂首张口,头有鬣毛,长舌下垂,下颏须髯拂胸,腹侧饰双翼,四足,脚趾着地,长尾曳地旋转成半圆形。整个造型既像麒麟又像辟邪。从陈武帝陵的石麒麟现状来看,造型较为粗放,纹饰较为简朴,这与当时百废待兴的国内状况当有联系。陈霸先陵墓现已无迹可寻。
陈霸先(503年一559年),南朝陈的建立者。字兴国,小名法生,吴兴郡长城县(今浙江长兴县)人。家世寒微,早年当过乡里的里司,后至建康(今南京)为油库史、传教。大同初年,受到梁朝新渝(一作喻)侯。吴兴太守萧映的赏识,后萧映出任广州刺史,陈霸先随其至广州,任中直兵参军,因镇压当地少数民族起义有功,官位渐显。梁武帝太清三年(547年),官至西江督护、高要太守,督七郡诸军事。侯景叛乱时,陈霸先于梁简文帝大宝元年(550年)在始兴(今广东韶关西南)起兵,受湘东王萧绎节制,与征东将军王僧辩会合,讨灭侯景,因功升征虏将军。不久,千里驰援,解秦郡北齐兵之围,升任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州刺史,封长城县公,进驻京口(今镇江)。梁元帝承圣四年(555年),王僧辩拥立由北齐扶植的梁贞阳侯萧渊明为帝,改元天成。陈霸先起兵,袭杀王僧辩,奉晋安王萧方智为帝,改元绍泰。同年,平定叛乱,击败来犯的北齐兵,完全掌握梁朝大权。太平二年(557年)十月受封陈王,随即废梁敬帝萧萧方智自立为帝,国号陈,改年号永定。
陈霸先匆匆称帝,还未来得及肃清各地割据势力,便于永定三年(559年)六月去世,时年57岁。同年八月,谥曰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万安陵。陈武帝万安陵在陈朝灭亡后便被掘毁。据《北史·孝行传》记载:陈亡后,陈霸先政敌王僧辩之子王颁,纠集其父旧部,夜掘陈武帝陵,剖棺焚尸,成为轰动当时的大事。陈武帝陵的特殊遭遇,引起古往今来世人的无限感慨。
陈霸先有很高的军事才能,多次率军以少胜多。同时在识人用人方面也独具慧眼
南石兽长2.72米、高2.28米,从颈部断裂,胸部碎裂,残缺较严重。有翼无角,张口垂舌,身上的纹饰比较简练,造型朴实,风格独具。
南朝宋高祖武皇帝刘裕初宁陵石刻
结束在万安陵的游览,来到江宁区麒麟镇的南朝宋建立者刘裕的初宁陵参观。初宁陵是宋武帝刘裕的陵墓,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南京市麒麟门外的麒麟铺。初宁陵是原有规模较大的陵园,内有寝殿和陵庙建筑。据《宋书》记载:"自元嘉以来,每正月舆驾必谒初宁陵,但是现在陵园建筑多毁于兵火,仅存陵前神道两旁的天禄和麒麟石雕。初宁陵多次被盗掘,陵冢已经被夷为平地。地宫布局,史无记载,尚待发掘。刘裕去世于公元422年,这对石刻是近1600年前保留下的文物。
麒麟居西,四足已失。目嗔口张,昂首宽胸,五爪抓地,头略向后仰,独角尖已残断,双翼的形状与天禄相似。两售石雕造型凝重、古朴,与汉代石雕刻风格有脉息相通的联系。
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小名寄奴。祖籍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西汉楚元王刘交之后 。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皇帝(420年-422年在位)。
刘裕自幼家贫,初为北府军将领。自隆安三年(399年)后,对内平定孙恩和桓玄,消灭桓楚、西蜀、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即位后,又派兵南征林邑国,使其全境归附。
永初元年(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史称刘宋或南朝宋。执政期间,吸取前朝士族豪强挟主专横的教训,集权中央,抑制豪强兼并,实施土断(将北方南迁移民的户籍由原籍直接改为居住地的户籍),整顿吏治,重用寒门(没有门阀士族身份的人),发展生产,轻徭薄赋,废除苛法,亲自听讼,振兴教育,策试诸州郡秀才,举善旌贤,并多次遣使访民间疾苦 ,改善政治和社会状况,终结了门阀专政的时代,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机要"的政治格局。他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汉文化的保护与发扬有重大贡献,并开创了江左六朝疆域最辽阔的时期,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被李贽誉为"定乱代兴之君",也有"南朝第一帝"之称。
永初三年(422年),刘裕计划出征北魏,结果还未来得及出兵,便于同年病逝 ,终年五十九。庙号高祖,谥号武皇帝,葬于初宁陵。著有《兵法要略》一卷,今佚。
天禄居东,已经残缺不全,目嗔口张,昂首宽胸,五爪抓地,双角已失,有须子和双翼,翼呈鳞羽和长翎状,卷曲如勾云纹,极富装饰意味。
栖霞寺
拍了照后。来到本地打车的最终目的地栖霞寺。栖霞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山中峰西麓,三面环山,北临长江。栖霞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489年),当时的一位富有的居士明僧绍舍宅为寺。梁僧朗于此大弘三论教义,被称为江南三论宗初祖,南齐南梁时期,僧众在贵族资助下开凿了千佛岩。隋文帝仁寿年间(600-604年)杨坚于八十三州造舍利塔,其立舍利塔诏以蒋州栖霞寺为首。唐代时这里称功德寺,规模浩大,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当阳市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清乾隆皇帝南巡,曾五次到达这里,住在寺不远的行宫中,景区内至今留有行宫和保护行宫而设立的军营旧址。1853年,栖霞寺木建筑毁于太平天国战火。直到1919年才重建大殿,现在的大殿都是民国和共和国时期修建。1937年12月至1938年2月,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期间,栖霞寺僧众收容、保护、救济了2万多难民,让他们免于被日军屠杀的命运。
栖霞寺主要的看点不在寺庙大殿,主要有三大古迹,山门前立于唐高宗时期的明征君碑,是武则天宠臣相士明崇俨(明清远)为歌颂其五世祖明僧绍舍宅为寺功德,求得高宗亲自撰文,立在这里的。是我国唐碑精品。最大的看点是始建于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年)的舍利石塔。现在的石塔是五代十国南唐时代的建筑。八角石塔上的佛教造像和佛教故事石雕十分精美。第三大看点是舍利塔旁的千佛岩。是晋宋之际到南梁时代所开凿的大大小小十几个佛教洞窟。可惜绝大多数佛像的头部已毁于,现在大部分佛头都是改革开放后重新造好拼接上去的。栖霞山有红叶谷,深秋季节满山红遍,为我国四大赏枫圣地之一,南京有秋游栖霞的习俗。
栖霞寺的门票是25元,在南京景点里算性价比比较高的,到这里的主要是附近的佛教徒,见不到拥挤的人潮和旅游团。有适合旅游的清静环境。也看到了一些金发碧眼境外游客,慕名来到这里,他们明显比一些来自南京附近地区的用瞧不起的眼光看人的个别大清帝国臣民眼界开阔,素质好得多。
进入景区入口,门口的牌坊是新建的。
栖霞寺的外山门也不过是后来建的,建筑风格模仿明朝古建筑。
这个点叫做彩虹明镜
栖霞寺鼓楼
栖霞寺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