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新春,芬兰见
- 出发时间/2019-02-01
- 出行天数/15 天
- 人物/家庭出游
- 人均费用/35000RMB
芬兰自由行条件
这次两家四大三小共七人出游,只是罗瓦涅米报了几次当地的临时团,导游基本是欧洲各地前来打个人士,全程自主性很强,要想旅途顺畅,最好还具备这些条件:
1,流利的英文沟通:首先,北欧英文水平都不错,基本上逮着一个当地人,大概率都能说得好。偶尔还碰到俄式口音,他们语法好词汇量大,不会影响沟通啦。出门在外,最起码要具备处理各种状况的基本表达水平。赫尔辛基一路往北,服务人员更没人跟你说中文了,在某种情况下(比如赶飞机)可能会误事。
2,行程留余地:像看极光这种有时靠运气,如果执念太深怕会失望。(我们有小朋友,全程慢动作,不自驾的话,一天移动距离也有限)
3,户外玩耍切记注意安全,比方说野外爬山,天冷大雪容易掉坑里;其二就是路面湿滑,容易摔跤,老人家尤其得小心;再次,小朋友玩疯的时候,要注意是否出汗准备替换衣服。
4,签证:(细节参照申根,和英国类似,要保证资料齐全。只要资料齐,行程合理,其他好像无所谓。话说这次递交的银行账号才留了几千块,估计签证官都懒得看。切记要提前,省得提心吊胆。
5,静音:虽然芬兰全境基本很安全,人们也很客气,却需要遇事多观察多思考。非必要交流的话,建议全程保持低姿态处事,让自己静音会有诸多好处的------请相信我吧:-)
6,自驾:没雪地驾驶经验,不敢上,于是这次是全程租车(主要罗瓦涅米市内)或者搭乘其他巴士地铁等各类交通工具
19年的春节和家人在芬兰度过。和许多“老大国”相比,这是一个崭新国家,毕竟现代芬兰成立也就刚刚100年出头。和隔壁瑞典、俄罗斯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再多些背景,就没必要在此抛书包了,蚂蜂窝也有各种资料详细介绍。
这次行程十分谢内子,她一直做计划定住宿,全程我甚少参与,她办好许多细节,使我能减少许多后顾之忧。
远在去年十月份她就催我一起办签证,无奈年底出差频繁。在去年十二月的三十一号,终于能递上资料办签证了。出发两天前的一月三十号才拿到签证,看看签证时二十六号出签的,这算是掐的非常紧的一次行程了。
作为严重拖延症患者,这是本人手脚比较麻利的一篇游记啦。不到一个月就写出来,为自己的高效赞一个!
HK的另一面
年二十八,怕省港交通拥挤,公司开完会就马上溜出来从广州天河直奔香港机场,准备赶往一段新旅程。由于路上十分顺畅,加上过关时间,从十点出发,三个多不到四小时就从广州到了机场。这样子,我们的时间变得过分充裕,就四处溜达,来到一号航站楼(T1)这个观机平台,30港币/人。虽然HK机场常常来,这次意外收获一个新视角,看到HK的另一面。
繁忙的交通,绿色红色的的士排队等着客人,基建也井然有序。
传说中的“飞机友”,他们是群热爱飞机的铁粉,常常会不辞劳苦,一有时间就跑过来,对着各类起降的飞机拍呀拍,型号、航司、甚至具体哪架飞机来头都能冲口而出。
想起那首粤语老歌:每当变幻时。。。我爱HK
一号航站楼还专门开辟个地方介绍民航业各种细节。不熟悉相关知识的驴友,可以在此简单观摩
芬兰,你好
由于工作原因(最后一个月才向老板请的假),我出发时间比家人晚。暂别家人起飞后,还得等12小时的下一班机。早上11点,我的班机也到了。没人看管,飞机上一路喝着啤酒,白酒,啃了两餐,9个多小时就到赫尔辛基了。不算俄罗斯,芬兰倒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欧洲国家。
次次过各国的海关,官员小哥都是千年不变两句话:来干嘛?呆多久?我的万年应答:旅游。XX周。小哥于是懒得理我,即在护照盖章让我走,加上排队时间好像都没五分钟。
经过机场走廊,马上被不知哪个缝钻进来的冷风刺激到了。实在没勇气出场机场大巴,临时起意转地铁到中央车站稍微暖一些。问了机场柜台职员,准确地被指导进地铁:-),继续赞一下芬兰的平均英文水平,既好听又易沟通,严寒下得以续命!!!
被大雪遮盖的赫尔辛基
坐在窗边,拍飞机降落减速时的各种机械状态是我独自旅行时的某一嗜好
空中巴士A350视角中的泊机小哥开始忙碌。
天气很冷,南方来的孩子一时不适应,赶紧钻进深不见底的地铁。看到很有味道的地铁装饰,也哆嗦着拿出手机拍一个。再次求助地铁工作人员,他们依旧耐心地指引我走哪条线去中央火车站。
上地铁才知,这里几乎没人查票,默认你是好公民,作为南方乖宝宝,自觉买票出发。
VR极地列车
大约半个小时到四十分钟,即到市中心的火车站。一出站,VR极地列车出现在眼前。境外搭火车的经历较少,土鳖如我趁此研究一番。这班车当地时间晚上十一点开出,从赫尔辛基到罗瓦涅米大概走十二小时。设施完善,空间也大,可以安逸地渡过一晚。要省钱且体能尚在的话,不坐卧铺在座位上也能熬过去。
雪地拖着一箱行李,单条牛仔裤上阵,忍着寒风,手抖拍了张出发照。
那种提前在国内买了张卧铺给我,是一千左右的二人间卧铺。到11点左右准时开车,干净舒适,设施完备。列车员在临开车时敲开门,刷了一下二维码,自此无人搭理我了,借机又在车厢内四处逛。
上铺的兄弟/姐妹没出现,霸占了一个房间。
这是我的铺位,猫头鹰宝宝看着我
车厢有两层,偷偷溜到上层研究下
楼下场景
资深土鳖,喜欢比较各种厕所细节,看到卫浴设施就忍不住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