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版图】(208)—【南盘江畔峰成林】(兴义)
- 出发时间/2019-02-16
- 出行天数/5 天
- 人物/家庭出游
- 人均费用/2000RMB
多彩贵州,藏在深闺少人知
前些年,去过那位于云端之上的堂安侗寨之后,我在很多场合一直执着地宣称,贵州绝对是一个被低估的旅游市场,那里绝不仅仅只有黄果树瀑布和遵义会议旧址,还有数不胜数的绝世美景和民俗人文,只要开发得当,顺便把路修好,有朝一日一定会大放异彩。这才五六年光景,我的预言就已经成真,随着省内高速公路的成网和高速铁路的开通,贵州是近几年旅游收入增长最快的省份之一。
作为一个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的进阶驴友,我一直坚持认为中国的每个省份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各有千秋,就像一根藤上七个葫芦娃,不应简单粗暴地进行排名,但如果非要让我做出选择,我只能根据个人喜好列出四川、新疆、西藏、云南和贵州这五个地区,其中新疆和西藏是以波澜壮阔的宏大风景取胜,四川和云南则是磅礴大气和清新旖旎的风景兼而有之,唯有贵州是极其纯粹的精致山水,尤以秀丽峻雅的喀斯特地貌为全国之最。另外,川疆藏滇这四个地方早就被国内的文青和旅者发掘得八九不离十,旅游开发也早已如火如荼,而隐于山水之中的贵州却一直曝光率不高,实乃藏在深闺无人知。
如今坐着高铁去贵州,从深圳出发,最快只需五个小时就可以到达贵阳,遥想当年第一次去贵州时那令人煎熬却记忆犹新的漫长火车旅程,突然有种那时才算是真正的旅行,眼下得来太容易的东西却没了那种长途旅行应有的隆重感觉,就像唐僧走十万八千里被妖精抓走百八十回取来的经书才称得上珍贵,要是让猴子两个筋斗就弄了回来,反倒让人世人看清了真经。身边某渣渣听说了我的这种想法,很郑重地对我说,你这是病,得赶紧治。
话说从深圳出发途径贵阳最后到达昆明这条高铁路线,还真是一趟货真价实的旅行快车,途中随便挑哪一站下车来,方圆几十公里的范围内,都能找到值回高铁票价的好风景,而正是这条线路沿途的许多风景,在那个没有高铁的年代里,花费了我许许多多个辗转难眠的火车之夜和许许多多个颠簸漫长的汽车行程,才能亲近山水一睹芳泽,如今坐上呼啸奔驰的高速列车,望着从窗外掠过的一个又一个熟悉的车站地名,心中竟然有了点小小的不爽,就像张家媳妇用了十年费了老鼻子劲才养了两个娃,隔壁一直不能生养的李家媳妇直接一家伙来了个三胞胎,弯道超车了。
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们从贵阳北站下车,春游似乎就是这样,总是难免遇着恼人的雨水,出行和拍照都变得很不方便,以前在学校的时候,每年过完年开学总是盼着春游,最好能在大巴上抢到班上小公举旁边的座位,只是连着一个多月的梅雨季节,总是导致春游被推迟或取消,这是当年心中永远的痛。不过,也正是由于这绵绵不绝的雨水,才造就出早春时节朦胧烟雨的如梦景色,令人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回忆起春天那一抹沾染着露水的绿色。
若干年前到各个城市公干或旅行,下火车和下飞机后要烦恼的第一件事就是不知这座城市的出租车到底是个什么行情,等车的人多不多,司机霸蛮不霸蛮,会不会强行拼车,会不会绕路甩客,还有最关键的打不打的到车。这几年随着网约车和租车行业的快速兴起,我仔细回想了一下,竟然好久没有坐过出租车这种交通工具了,城市里距离较近的地方就打网约车,跨市或是去较远的旅游景区,就直接租车,简单省心,方便快捷,费用还不高。
社会在发展,旅行也从十几年前一件很庄重的事情逐渐变成了一种嵌入式的生活方式,就像吃饭喝水,再也感觉不到它的特殊性,却无法离开,缺之不可。从神州租车小哥那里接过这次租赁的车辆,缓缓驶入大路,汇入车流,正式开始了我的生活。本次旅行的主要目的地是黔西南布依族自治州的首府,兴义,那里有一条盘龙河,河畔有一片万峰林,那是自然造物的奇观,而在此之前,我要先去贵阳市里好好吃上一个晚上,撑得今晚睡不着只是小场面,撑得明天开不了车,才不失杠杠的吃货本色。
在贵阳住在黔灵山公园附近,绝对不是为了去山上看猴子,纯粹是由于这里距离合群路很近,方便晚上出去吃吃吃。
出发,目标苏拉威西,嗯不,目标黔西南
贵阳到兴义约三百公里的距离,自驾的话路线很简单,无非是沪昆高速转晴兴高速,沪昆大家都知道是哪里到哪里,而晴兴(晴隆到兴义)就比较小众了,相信许多外地朋友一打眼时会跟我一样懵逼,如今中国高速公路已有16万公里之多,公路命名习惯用高速两端城市的简称或是在城市名字中各截取一个字,导致这些高速名称就像天书一样艰涩难懂,不知所谓,导致经常闹出南辕北辙的误会。咱们某些国人尤其是领导秘书最喜欢就是用些狗屁不通的缩写来表示很庞大的意思,就像我直到今天也不知道当年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到底说了些什么,还像上次奉旨去开会,某领导在台上一直强调“三要五不准”,可到最后我也没听明白到底是哪三要哪五不准,也不知道这位作报告的领导自己知道不知道。
扯的太远了,赶紧忘掉那些上个党校都要秘书帮着写论文的领导,继续回到美丽的黔西南之行。目的地兴义,从贵阳出发,途径安顺,车窗外掠过黄果树瀑布景区的指示牌,又想起当年第一次来贵州做些狗屁倒灶的考察时,坐着六盘水市政府派来的考斯特,同样是过黄果树之门而不入,那时刚开始在国内四处行走,眼瞅着雄鸡地图上还有那么多好地方没去,心里着急焦虑,尤其是如此接近却又不能亲近的黄果树。于是,在考察结束后的下一个礼拜便又打飞的来贵州玩耍,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满满的二杆子感觉,就像那年夕阳里的奔跑,那是我无悔的青春。
沿着高速公路驶离安顺,一进入黔西南地界,才刚刚看到“进入雾区,安全行驶”的指示牌,漫天大雾就已将这天地彻底笼罩起来,能见度不足十米,我们的车子仿佛在混沌当中行驶,不知前方是何物,有的时候浓郁的雾气中突然冒出一座阴森的隧道入口,仿佛洪荒巨兽一般张着血盆大口等着我们。
绕道下晴隆后,雾气更大,似乎浓郁得随时都会滴出水来,我挣扎了许久,终于放弃了去看晴隆24道拐的计划,改去位于半山腰的晴隆县城里吃这里著名的牛肉火锅。要知道前往史迪威公路观景台的山路异常崎岖,且不说在这种对面都看不清人的天气里上去十有八九啥也看不到,就算发扬傲娇的小宇宙,坚持到了就要上去的原则不动摇,也很有可能在大雾中折戟沉沙在扭曲的山路上,为了看24道拐,下半辈子拄24根拐,得不偿失。
几斤滑嫩劲道的牛肉下肚后,专程来晴隆一趟也算是有了满腹的收获,接下来就是马不停蹄直奔兴义了。
以120公里的时速沿着晴兴高速奔驰,穿过一个叫作陈芋头的普通隧道后,在眼前豁然开朗的竟然是另一个世界,方才还是弥漫缭绕的雾国,仅仅隔着一座山头,便是霞光普照,晴空万里。随着阳光晒进来,车厢里的温度也开始直线上升,山这边和山那边居然相差十度以上,十里分寒暑,隔山两重天,这便是典型的贵州特色。
令人刮目相看的十八线小山城
下了高速,进入兴义市区,我便开始有了些惊讶的情绪,这座位于贵州西南部山区的边陲小城,妥妥的十八线城市,在群峰环绕之间,绿树成荫,花团锦簇,高楼林立,双向八车道,车水马龙,而且路上十分整洁干净,空气清新,全然没有其他城市暴力发展后的脏乱差和假大空这样的负面感受。入夜后,桔山广场周围霓虹闪烁,行人熙攘,在鼓舞雀跃的乐曲声中,广场舞大妈们翩翩起舞。
早就听说贵州这几年发展得很快很好,这次在黔西南亲眼得见,不由得感慨万千,作为一个心中装着上下五千年的文艺青年,没有什么比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让人感觉兴奋的了。几十乃至十几年前,黔西南这三个字一说出来,我们心中产生的第一印象肯定是闭塞和落后,如今看着眼前这座欣欣向荣的城市,却明显代表着繁荣和发展,只是希望,我看见的不仅仅是一个对外展示的样板而已。
黔西南是布依族自治州,来到这里的第一顿饭当然要吃些布依族的特色,于是便选了距离自治州政府不远的布依狮子楼渔水湾畔,即使早已经过了饭点,店里吃饭消费的人群仍然不少,服务员们要跑起来才能应付络绎不绝的食客们。这家饭店的乌鱼火锅是特色,带着爽脆鱼皮的鱼肉在沸腾的高汤锅里翻转一下,再沾一下店家提供的辣酱蘸料,美味便可入口了,真是大大的满足。
酒足饭饱后,遛遛达达回到酒店,在满是泥土和植被芬芳的空气中,仰望天空中稀疏的星光,由衷希望,明天是个好天气。
马岭河大峡谷,一场轻松写意的春游活动
事实证明,希望就是专门用来落空的。据说昨日在兴义招摇了整整一日的太阳,今天却丝毫不见踪影,早晨拉开窗帘,只见桔山广场都被浓雾覆盖,期待中明媚的阳光什么的不知躲到哪里去了。好不容易等到雾气散去,天色却始终阴沉,于是果断选择今天先去马岭河大峡谷,而把特别需要光线衬托的万峰林留到明日。按照天气预报的说法,明天应该是个清风徐徐、多云间晴的好天气。
马岭河大峡谷距离兴义市区不过六七公里的路程,开车十几分钟就到了,也许是淡季的缘故,游客很少,少到景区入口那个路口竟然没有一台车驶入,我看着前后的车流都向着前方继续奔驰,内心挣扎斗争了好一会儿,终于还是选择相信一贯不大靠谱的导航软件,驾车拐入冷冷清清、门可罗雀的路口。
导航软件这次态度是认真的,很快就到了景区外的停车场,空闲的停车位很多,任意停,撒开了停,不限制,一台车停三个车位也没人管。游客中心外的屏幕上显示景区内现时游客人数为365位,正好每天一个,凑够一整年。这种区区三位数的游客人数,实在是刷新了我对于中国景区的认识,这还没过正月十五呐,咋就淡季成这样了呢,那些过年在电视里看见的汹涌澎湃的人潮呢?
售票窗口的大姐告诉我们,持广东身份证的游客免门票,我翻遍了浑身上下的口袋,终于确定了一件事,我把身份证落在酒店里了,很遗憾辜负了兴义人民的一番好意,只能掏出钱来买票以示抱歉。
黔西南自治州是布依族兄弟姐妹们世世代代生活繁衍的地方,以前的穷山恶水,如今都成了旅游开发的金山银山。今日的目的地马岭河大峡谷是一条在造山运动中形成的大裂水地缝,宽一百多米,深两百多米,在很多旅游广告里都被称作“地球最美的疤痕”。说实话,仅就景色来说,这种说法确实有点儿言过其实,但如果只是抱着春游踏青的期望值而来,那么马岭河大峡谷中空气清新,群瀑飞流,河水奔淌,苍翠欲滴,乘兴而来满意而归是没有问题的。
马岭河大峡谷有两个出入口,一个小青山,一个打柴窝,从小青山走到打柴窝,正好走完了单程,从打柴窝出景区也可以,或者过索桥到峡谷另一边,走一个环线再回到小青山亦可。同时,必须要吐槽一下在小青山出入口下方建造的升降电梯,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格格不入,简直就是一截粗暴插入大峡谷体内的肮脏玩意。提醒有关部门不要用方便体力不支和行动不便的游客游览大峡谷这么傻逼的理由来证明修建升降电梯的正确性,体力不支或行动不便的游客即使坐电梯下到谷底,照样也是走不完上下起伏的栈道,所以这个电梯完全就是个鸡肋,唯一的作用就是建来收钱,每人四十块,绝不打折,广东身份证也没用。
马岭河大峡谷最大的特色就是谷内大大小小的瀑布,当然这说的是七八月份的丰水季。在水量充沛的月份里,数十条瀑布从崖顶向峡谷跌落,高达二百米的落差,带来了巨大的轰鸣声,再加上峡谷本身的回音,造就了万马奔腾一般的视听效果,颇为震撼,而淡季前来,峡谷里水量欠奉,许多瀑布都变成了淅淅沥沥的晶莹珠串,落不到谷底就消失了踪迹,几条较大的瀑布仍然顽强地走到终点,只是到了下半段,水帘如同薄纱一般,在谷底时而吹来的风中徐徐摇曳,别有一番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