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走过流行歌曲记忆中的香港
- 出发时间/2019-01-29
- 出行天数/3 天
- 人物/带孩子
香港,一个距离广州很近的城市,在每年只能出境两次的大前提下,香港由于其距离过近往往都首先被忽略掉。其实很多近的地点总是被我们认为有很多去的机会而没有纳入行程,但一年复一年,最近最美的风景往往都是最遥远的距离,就如生在广州的我,陈家祠、六榕塔等名胜景点都未曾踏足。小孩这次意外地提出要到香港去,原因也很简单,要尝试香港美食,要到波鞋街去挑选更新款的波鞋,理由直接,于是毫不犹豫,说走就走。
广深港高速的开通的确提供了十分便捷的交通,广州南站出发,一个小时后,我们已经走在香港西九龙的高铁站,出入境都十分便利,香港柯士甸地铁站与高铁站无缝对接,在这里买上一张150港币八达通(含50元押金,90天内退卡需交9元),香港三天旅程顺利开启。
一国两制
高铁与地铁无缝对接
下一站,天后
站在大丸前,细心看看我的路,再下个车站,到天后当然最好,但华丽的星途,途中一旦畏高,背后会否还有他拥抱。
——《下一站天后》
我们这一代是听着香港流行曲长大的一代,还记得读书时捧着半导体收音机收听香港商业电台的一幕幕,在香港游走中,总是会不自觉想起一些过去的粤语金曲。TWINS的人生经历也是许多人的写照,虽然唱歌水平不怎么样,但《下一站天后》还是蛮不错的一首歌。于是乎,我们第一个点是乘坐港岛线地铁到天后站的前一个站铜锣湾站,并在站台上亲身感受下一站,天后。
下一站,天后
前往铜锣湾就是为了觅食,“池记”是我们打卡的第一个点,想要吃到正宗港式细蓉面,近时代广场的“池记”是必须要去的。地铁站出来步行3分钟左右,“池记”显眼的招牌就出现在我们面前。果然不出所料,门口站满了慕名而来的食客,一位中年的阿姨熟练地进行指挥,并根据店内的食客情况,有序地安排焦急的食客进入堂食。香港餐厅铺面普遍不大,拼桌是必不可少,三天行程里,我们与香港人、内地人、韩国人都一起共桌过。池记的细蓉、云吞面是我们的首选,很快,食品上桌,饥肠辘辘的我们迫不及待品鲜,总体感觉是全蛋银丝细面十分弹牙,云吞皮细薄如纸,鲜猪后腿肉和鲜虾仁和成的云吞馅让人回味无穷,汤底鲜香醇厚,忍不住要喝个片甲不留。“池记”结账时港币和人民币均可使用,让人倍感亲切。在香港,港币和人民币大多地方都通用,街上的兑换点也很多,但建议不要在西九龙站兑换,最不划算。
觅食是人生一大乐事
明码实价
就没有空闲过
晶莹剔透
触动味蕾的一碗面
成功打卡第一个点后,我们无暇顾及时代广场的繁华,继续步行前往香港烧鹅榜第一位、米其林一星的“甘牌烧鹅”,本来烧鹅在广州也是蛮有名气,但香港的烧鹅也是来头不小,因此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心。据说烧鹅分为脆皮烧鹅和酥皮烧鹅,后者制作时使用湿性的酱汁来腌制,烧鹅烹饪完毕后再将肉汁和鹅油淋于烧鹅之上,甘牌烧鹅就属于酥皮类。与“池记”一样的人潮,门口准备打卡的食客已经有20多人,拿了号,我老老实实在那等,太太和小孩也放心地去逛街了,预计一时半刻也不会轮到我们。闲着没事,我也在手机里研究起米其林的评级规则,学习后才恍然大悟知道能够拿到一星也是十分不容易,也是很有特色很值得一试的餐厅。发号的是一位精明干练的大姐,国语、粤语或者英文都可以沟通,很容易与食客打成一片,以此等待中也不会太闷。一个小时的排队,终于轮到我们了。我们点菜的量不多,下庄的烧鹅和一份叉烧,毕竟我们还要留力继续打卡。烧鹅咬下去的感觉是皮脆肉香,汁水很足。更为惊人的是叉烧,肉质紧实又不失松软,小孩大加赞赏,甚至觉得比烧鹅还好吃。
双层巴士与城市容积率密切相关
铜锣湾打卡地
车辆与房子就如两排盒子
抽屉式大厦
看看外来文化
甘牌=金牌
一星也厉害
价格不菲
就这样诱惑着行人
酥皮烧鹅
味道一流的叉烧
饱餐之后,我们步行前往香港回归标志性地点---金紫荆广场和会展中心。海边正在做围蔽施工,费了不少劲才来到了维多利亚港前。阳光恰如其分地洒在水面上,习习凉风吹拂下波光粼粼,蓝蓝的天空作为背景将对岸高楼映衬地格外靓丽。矗立的金紫荆让人仿佛回到了1997年回归的一幕,会展中心更多让人想起了成龙主演《新警察故事》中那拼命的场景。顺着广场漫步,可以看到许多香港著名电影人物的卡通形象,游客可以模仿动作一起合拍。香港的电影文化对我们成长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不论是早期的李小龙、老夫子,还是近期的聂风、步惊云,都是那么熟悉和惊喜。小孩知道的不多,但作为70后的我们,这些在精神物质匮乏的年代伴随着成长的外部要素都是记忆犹新。
心旷神怡
大都市的气派
这是哪位英雄?
双节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