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loading](http://images.mafengwo.net/images/post/new_notes/fully_loading_v2.gif)
火车从山那边来——2018.8奥地利德国南部自驾,含大钟山(大格洛克纳山)景观公路、安联球场
- 出发时间/2018-08-02
- 出行天数/9 天
- 人物/情侣/夫妻
- 人均费用/20000RMB
文前之碎碎念(看干货移步目录)
这个部分讲的都是些为啥想去奥地利德南的原因,因为是圆梦,对楼主自己很重要,对别人是废话。
要想看逐日游记或者纯干货,都请直接右边目录直达。
奥地利和德国这两国家楼主都无感,其实好难说得上对哪个国家有感。以前读书的时候倒是对意大利有感,但与风景或者深厚的历史人文景观的都无关,纯属荷尔蒙分泌太旺盛,被意大利男模队迷的(此处开始追忆往事,顺着就想把那些男神的名字写一写,突然觉得太暴露年龄,打住!)。
楼主真正最有感的是阿尔卑斯山的风景。它们总是出现在各种各样的电影电视剧中,楼主记得住名字的,比如在《茜茜公主》中长这样:
再比如在BBC老版的《福尔摩斯》的《最后一案》中,长这样:
总之,阿尔卑斯山的风景时不时的就会勾引楼主一下。在楼主和杨先生对旅游目的地的闲聊中,我们两个都总是会说这样的话:“反正这辈子总得去看一趟阿尔卑斯山的风景”。
但是,楼主从来没认真研究过阿尔卑斯山到底横跨了哪几个国家,直到这次终于打算圆这个阿尔卑斯山的梦了,楼主才知道原来阿尔卑斯山横跨那么多个国家(此处请自行问度娘)。那么到底去哪个国家呢,杨先生说最美的阿尔卑斯山段在意大利北部、奥地利、德国南部和瑞士。于是楼主就听从了地理更好的杨先生的建议(其实楼主也不知道地理好不好和知道到底哪里风景好之间到底有啥关系
),在以上国家之间选择。
然后,因为意大利旅游资源太丰富,我们一致认为总得单独去趟意大利,所以意北段就被pass了,然后又因为瑞士消费实在太贵,从各种游记看,风景也没有就胜出奥德多少,可以说是性价比比较低,所以又被我们两个穷逼否决掉了。当然最后就只剩奥地利和德国南部了。
至于主要风景游的两个人怎么最后又去了安联球场,那当然是二十年拜仁铁杆杨先生强烈要求的。要知道在慕尼黑城区,我们去了能称得上景点的地方,只有安联球场。
本来还觉得有好多关于杨先生变态假期制度的槽要吐的,但是梦已经圆了,就觉得还是淡定的let it go 了吧。
花销
1、签证:两人一共1288rmb
2、大小交通(含机票、租车、城市公交等):26644
(1)机票。18312rmb
去程(泰航):广州飞维也纳(曼谷中转),两人一共6096rmb
回程(泰航):慕尼黑飞昆明(曼谷中转),两人一共10276rmb
另有一些开销也应算在去程机票里。我们本来在昆明,性价比最高的就是泰航飞的,但泰航从昆明出发的航班,单人费用就比从广州飞的高2k多,两个人可能会多出来接近5k。由于我们两个都是吃货,所以楼主算了算,即使高铁到广州,再住一晚,再去米其林吃一顿,耍点小景点,可能也最多才2k多。事实是两人昆明到广州的高铁票+住宿一晚+广州吃吃喝喝的其他费用,一共1940。还是比两人直接从昆明飞划算,但这笔广州的开销得算在机票里。
(2)租车6198rmb
保险:275rmb
租车费用(自动挡柴油版高尔夫,周六开租,异地还车,两个司机,5天):657欧,合5190rmb。关于租车及费用的细节,参见“行前准备之自驾准备”。
油费:67.4欧,合532rmb。(整个自驾行程大致在1000公里出头。杨先生再三强调能柴油就柴油,柴油车就是省油。他说境外的柴油和中国的柴油完全就是两种油。)
停车费(都是公共停车场,不含酒店停车):总共25.5欧,合201rmb。我们总共停车6次,楼主感觉起步价都是4欧,没有哪次停车是低于4欧的。
公路费:32欧。这个费用是去大钟山高山景观公路才会产生,其他公路只需买高速票,租车行已经早买好了的。
(3)其他公共交通等270.2欧,合2134rmb。
3、住宿819.5欧,合6474rmb。
整个住宿有8晚。
4、吃249.74欧,合1973rmb。
我们在吃上,完全是穷游,后文会讲。所以如果你不是像我们这样吃,这个吃的数字一定会大涨。
5、娱乐(含景点门票、音乐会)266.9欧,合2108rmb
6、通讯(随身wifi和一张德国电话卡)497rmb
总共花销38984rmb。
行前准备之签证
关于申根签证怎么办,网上攻略一大堆,连英文模板都有一大堆。楼主这里就不提供了,随便找度娘问都行。
原则一反正就是行程中哪个申根国家停留最久,就签哪个,如果几个国家时间都差不多,就签最先入境那个。我们是奥地利停留比德国稍微多一天,又是从奥地利入境,所以签的奥地利。
原则二就是自己上签证中心网站查看要哪些资料,必需的资料就是必需,细节弄不清的就打电话问(不然网上这个说要某资料,那个说不要,会疯的)。
原则三,关于补充资料,楼主的观点是这样的:签证官的考察就是两点,一是能力,二是态度。不管是房本、车本还是自由职业者的什么商业合同之类的其他什么补充资料,反正能证明你的经济能力就行。态度呢,就是能证明你就是纯粹的享受旅游,一定会回国就行。所以这样一来行程单就很重要(行程单的行程安排符合逻辑,对行程单熟悉),然后你觉得能证明你很看重国内的工作和生活的材料,也可以自己付上。举例来说,楼主的行程单上还列出了楼主打算必须去的一家餐厅,并且注明了是一家餐厅,目的是给签证官留下我们是真心打算好好享受这次旅行,好好做了旅行准备的印象的。
如果你有一些特殊情况,也不用太担心,关键还是前面讲的原则三,尽量提供材料证明你的能力和态度。
比如杨先生工作单位就是个难搞的主(此处还是不得不吐槽杨先生工作单位
)。你说不给营业执照复印件吧,我可以理解,但连在职证明这么简单一个东西都可以不按照人家使馆要求提供信息(比如说连护照号都不准出现在在职证明上),就真的是奇葩了。总之就是他们单位有一套他们的规定,对外开出的这些证明,只能按他们的规定来。于是我们写了n封解释信,人事部门大小领导一一查看,才肯在解释信上盖章。
所以,大家不用太担心,只要你有稳定工作,稳定收入来源,抱着享受旅游的纯粹目的去,材料详实,不作假,其实都不会有太大问题的。所以如果收入象楼主一样穷,也不用打证明时故意写高一点,你打出的银行流水,人家使馆是会自己核对收入的。
不过,提醒大家,意法之类的旅游热门目的地,签证真的比奥地利这种相对冷门点的地方快很多很多。同事签法国,比楼主晚一周送签,快一周出签。楼主从送签到拿到签证,用了整整20个自然日,同事法签就一周(自然日),想想还包括签证来回寄的路程哦,实际上在签证官手里大概也就一两个工作日就出结果了吧。
行前准备之自驾准备
关于自驾,推荐个微信公号“租租车”。我们也是在各种境外自驾攻略上屡次看到提租租车,才去了解的。你们担心的驾照和租车问题,可以在租租车平台上一条龙搞定。。。。。。真不是广告,我们真是这么干的。
前阵子爆出好多中国人去日本自驾被捕什么的,说是因为在网上买了什么国际驾照,但日本不认。如果关注了租租车,它的平台上有一个查询系统,可以查询中国驾照有没有办法在目的国使用。直接在这个平台上就能查到中国(大陆)驾照在日本是根本用不了的,因为大陆并未加入《联合国道路交通公约》,所以不能采用签发国当地驾照+国际驾照(IDP)的办法。
但在奥地利德国都可以,只不过平台提供的办法不是签发国当地驾照+国际驾照。而是其他几种办法:中国驾照+国际驾照翻译认证件(TIDL)、中国驾照+英文公证件、中国驾照+车行翻译件、中国驾照+德国宣誓翻译驾照认证件、中国驾照+奥地利文公证件、中国驾照+使馆认证件。
我们选择的是第一种,中国驾照+国际驾照翻译认证件,号称很多权威机构认证,而且这个小白本以后去其他一些国家也可以用,它不象其他专门的认证件可能只一个国家认。
最后拿到手是这样的一个小白本:
这个小白本的有效期同驾照相同,驾照过期,小白本就过期。
租租车平台上经常有免费办这个国际驾照翻译认证件(注意不是国际驾照,中国没加入那个联合国的公约,是不能办国际驾照的)的活动,反正我们办这个是没要钱的。
租车呢,其实楼主不是很了解。以前每次出行,杨先生都是甩手掌柜,吃喝拉撒景点通讯住宿交通楼主全包,他两眼一抹黑只用跟着耍就行了。这次因为要自驾,所以分配了任务给他:所有跟自驾有关的事都交给他,包括驾照、租车、租车保险、如何停车、各种当地规则等。
楼主所了解的租车事项都是从杨先生那里听来的。我们这次直接在租租车上租的Europcar的车,据杨先生说他没选avis之类的原因是,好像在欧洲europcar更有价格优势。到底是不是这样楼主也不知道,都是听他说的。具体过程楼主完全不知,反正有意愿的,就找租租车客服问吧。
楼主只知道我们在出发之前只交了275rmb的租车保险,然后租租车出了一份4页的pdf文件,其中第一页是中英文的提车单,后面是提醒你注意的各种事项。拿那张提车单和驾照以及小白本提车,提车时刷信用卡预授权,还车后根据车的情况才扣租车费用。但预授权的额度会高于租车费用很多(我们实际租车费用657欧,除此之外还有一笔890欧的授权),因为还要考虑到你会不会有罚单要扣款什么的,而这个信用额度恢复应该是在还车后1-2个月左右,因为出罚单信息总要慢些。我们到现在(8月底了)也还没恢复信用额度。
关于租车费用。我们这次一共租5天,租车费用按一人算总共621欧,算下来124.2欧/天,是非常高的。但是如果你不租自动挡,也不在周末租,也不会异地还车,那么在这每一项都会便宜个几百人民币,同时如果又不是在暑假寒假这种旺季的话,还会更便宜。我们是把每一个加价项都占了,所以才那么贵。本来我们是可以周日到了萨尔茨堡才租车的,但是杨先生算了下,如果周六从维也纳就开始组,虽然多租一天,但是总价竟然和少租一天(但是周日开始租)是相同的,所以我们才周六从维也纳就开始租的车。由此可见周末租车价格是有多高。
和费用相关的还有司机人数。如果你的司机不只一人,每加一人也都是要加钱的。反正我们提车时加了楼主一人,然后每天就多交了7.2欧。另外车型当然也和费用相关。我们虽然租的自动挡,但是是大众高尔夫这种比较低端的车,否则还要贵。
此外关于高速路费什么的,我就没具体问杨先生了。反正如果你像杨先生这样成天混迹于租租车的群,那里面热心前辈多得很,会讲各种。楼主只大概知道奥地利是预先买高速票(好像在加油站便利店都可以买),贴在前窗上,德国不存在高速路费这种东西。不过正规租车行的话,不用太担心这些问题,一般都是租车行买好贴好了的。
停车问题,后面游记中再讲了。
想起来,另外还有导航问题。之前看攻略的时候,很多人都推荐探途离线地图,说没有流量也可以用,我们一开始也下了探途。但后来杨先生在他租租车的群里听人讲说探途导航还是有点滞后,就是说如果到路口的话得故意开慢很多,因为定位没有那么实时。我们又多了解了一下,最后觉得还是谷歌靠谱,就还是用的谷歌。事实证明谷歌已经完全够了。
行前准备之换汇和信用卡
换汇这个事情本身没什么好讲的,就是银行让你干啥你就干啥。但是为了后续使用方便,在换汇的时候要提出来尽量换小额的。楼主之前看攻略说上百面值的钞票,基本不会有人收的。所以我们的打算是能刷信用卡的地方都刷卡,不能刷的地方通常都是需要小额面值的,就算换汇的时候换不到,那也要想办法到了欧洲以后买点东西换到小额面值钞票。
结果换汇时运气超级好,给楼主换的全是10欧面值的。最后玩下来发现,前辈的攻略真不是乱讲的,尤其如果是自驾,就更需要小额面值钞票了。因为行程中的停车和卫生间都是无人值守的,都需要自己投币。
而且真的如前辈提醒的,需要准备好一个零钱包,因为慢慢的就会累积很多硬币。
信用卡这个事情楼主只稍微研究了下,最后觉得反正我们两个都不会在购物上花多少钱,就不打算折腾办卡的事了,手上反正也有双币卡,也就不去办全币种的卡了。
只是这次玩下来,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最好保证你的信用卡是芯片卡。这次出发前,杨先生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说是欧洲那边都很土,好多只认磁条卡,芯片刷不出来。结果真是打脸,我们俩都是磁条卡,反倒是有三四次刷不出磁条卡的情况。
行前准备之通讯
通讯我们是某宝全部解决。因为,第一,对境外房间的wifi真的不敢多抱希望,第二我们要自驾,wifi真的很重要。所以,杨先生在某宝上租了一个随身wifi,价格是38rmb一天,打算这个随身wifi主要放我这里。稳妥起见,他另外又在某宝上买了一张德国4G信号沃达丰的电话卡6G流量管15天,119rmb。
使用感受是,随身wifi信号很好,即使在大钟山上都还可以聊qq,在沙夫山顶都可以和国内视频聊天,唯一没有信号的是在慕尼黑的一处建筑的地下超市里。
有用的APP和网站
1、谷歌地图,简直不用多废话了;
2、大众点评or猫途鹰。作用:
(1)吃货查美食,这个也不用多废话。只不过我们这次考虑到德语区的本土特色菜都是出了名的难吃,所以没用上这个功能。
(2)如果没有英语菜单,或菜单看不懂,只要不是太小众的餐厅,都可以打开app,指图点菜。我们这次在慕尼黑著名的皇家啤酒屋就是,完全没有办法,只能大众点评指图点菜。后来隔壁桌的婆孙三(中国人)也是研究了半天菜单后,焦头烂额,跑来问我们怎么点的。楼主也是传授的app指图点菜法。
3、OBB Scotty
OBB是奥地利联邦铁路公司,楼主不知道这个app能否查询购买火车票,反正楼主是把它当做一个公共交通换乘方案查询的app,可以做到像谷歌那样始发地和目的地,点对点的多条路线规划。
此外,不要以为obb是铁路公司,这个app查询换乘方案是查询的铁路或城市内的轨道交通,只要是公共交通,都可以用它查询。当然,你肯定首选谷歌查,但是这个app绝对是谷歌的强力补充。
比如,你在维也纳就可以完全用谷歌,但是至少我们在萨尔茨堡的时候,谷歌就有很多交通线路和站点不显示。在萨尔茨堡市内时的换乘,我们就完全是靠这个app。
4、各种景点官方网站和城市交通网站。
很多规定是会变化的,所以不要只是看哪篇攻略里讲的tip是什么,最好都要自己上官方网站上去确定。有些是需要提前预定,有些是官方会给出一些建议。此处特别提示,慕尼黑的公共交通请务必先在其官网做充足了解,楼主即使在官网研究了两三个小时,现场在售票机上买票时,还是磨蹭了半个小时,最后还是找了个德国人帮忙搞定的。不是因为售票机多复杂,而是从官网了解到有很多不同的优惠组合的情况,你需要根据自己的路线来确定,不想当冤大头而已。当然如果你是土豪,请随意。
以下集中放出楼主用到了的网站,后面每日详述时也还会相应的放出来:
(1)美景宫https://www.belvedere.at/en
(2)维也纳各种演出购票网站https://www.wien-ticket.at/de/home(必须说明一下,我看的卡尔教堂的演出是去现场购票的,但是也看到有个亚洲面孔男人拿着打印好的预约纸来排队)
(3)美泉宫https://www.schoenbrunn.at/en/
(4)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网址:http://www.khm.at/en/
(5)萨尔茨堡要塞官网:https://www.salzburg-burgen.at/en/hohensalzburg-castle/
(6)巴德伊舍Kaiservilla官网:http://www.kaiservilla.at/index.php/en/
(7)德国国王湖游船官网网址:
https://www.seenschifffahrt.de/en/koenigssee/timetable/timetable/
(8)大格洛克纳山官网:https://www.grossglockner.at
(9)维也纳公共交通讯息https://www.wienerlinien.at/似乎票价等讯息都可以在这里查到。之所以说“似乎”,是因为这个网站打开相当相当慢,楼主从来没有完全打开过。所以大家看自己运气了。
(10)维也纳公共交通讯息https://viennamap360.com/这个网站强烈推荐。大家可以自行在里边下载维也纳各种公共交通工具的路线图。
(11)维也纳机场快轨CAT官网:https://www.cityairporttrain.com/de/home。可订票,但楼主并没亲测。
(12)维也纳旅游局官网https://www.wien.info/en。从这个网址可以查阅到有关维也纳卡和维也纳的各种音乐演出活动的信息。
(13)维也纳音乐协会(金色大厅)网址:https://www.musikverein.at/en。可查看演出节目表和订票。
(14)维也纳各种演出的节目表和订票网址https://www.wien-ticket.at/de/home
(15)维也纳市政厅广场的电影音乐节官网:https://filmfestival-rathausplatz.at/en/。这个电影音乐节只在7-8月搞,官网可以查询节目表。
(16)萨尔茨堡公共交通https://salzburg-verkehr.at/home-en/?lang=en。这个网站可以预定萨尔茨堡公共交通票,即使你不预定,你也可以了解不同票之间的区别,而且这个网站打开很快。楼主可以确定你在网上看的任何讲萨尔茨堡公共交通攻略的文章都比不上你自己看这个网站上的介绍。楼主也在这个网站上订了公交票,可以说是亲测有效。预知详情,右侧目录直达“干货之萨尔茨堡公共交通”。
(17)萨尔茨堡卡官网https://www.salzburg.info/en/hotels-offers/salzburg-card
(18)天鹅堡官网http://www.neuschwanstein.de/englisch/tourist/index.htm。可订票。
(19)慕尼黑公共交通的官网:https://www.mvv-muenchen.de/en/index.html。强烈建议大家现场售票机买票之前,先在官网查询各种票的规则。因为慕尼黑市内公交系统的规则太多,就像某宝双十一样,套路太多,你要研究出最佳方案才能多褥点羊毛,这可是需要提前了解规则,并根据自己情况进行数学计算研究出方案ABC的。总之就是不适合现场懵逼状态去买票。
关于住宿的一些原则
住宿全部booking搞定。以前去泰国玩时,booking和agoda都用过,但对booking印象更好。此外airbnb感觉前期要花好多时间仔细研究,而且老实说我们都不太喜欢住到别人家里去,所以完全没考虑airbnb。
这次游玩住的所有住宿的情况,以及楼主的选择依据等,楼主都会放在每日详述里面。这其中也包括了在一些城市中,由住宿地如何到达景点的交通换乘方案。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楼主跟杨先生都是穷逼,所以我们此行所有住宿的价格都控制在rmb500-1000之间。所以,如果你的住宿标准是必须超出1k的,就不用费精力看每日详述里的住宿说明了哦。
关于booking与agoda的使用感区别,在楼主的泰国游记第一篇里(//www.achim-lelle.com/i/1143394.html)。
关于饮食的一些原则
根据楼主和杨先生日常所获得的信息感觉,大概世界上最难吃的国家就是英国和德语区国家了。一提到英国我们只能想象各种炸薯条炸小鱼豆子汤什么的,而德国的所谓特色饮食就是著名的啤酒烤猪肘烤排骨,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花样了。
也许你会觉得听起来德国也不错啊,特别对肉食动物而言,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感觉。但如果你想每顿都能吃到真正的德国菜,那就逃不脱每顿都是啤酒猪肘大排骨的命运,这真会腻到的啊。
为了给大家做口味参考,特别介绍下我们的口味偏向。我们两人都是西南地区人,所以会稍重口,尤其会偏油。但在西南地区人士中,我们都是属于最初级的“微辣”级的。此外我们都很喜欢广东菜那种咸鲜型的。
作为吃货两枚,我们希望每一餐都是性价比高的,简言之花得钱要对得起吃的东西的品质。如果花了那么多钱,还让我们吃得不舒服,那还不如随便吃,当做随便应付一顿,还不会影响心情。所以楼主和杨先生达成共识,所谓德语区特色菜全程大概吃个一两顿就够了,完全放弃吃中餐的想法,因为据我们了解非东南亚的境外的中餐似乎都死贵还难吃。至于意大利餐什么的,也偶尔有个一两顿就够了,毕竟只是为了调剂口味,要想真吃正宗的,还是要去美食的发源国。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全程到底怎么吃呢?答案是自带小电锅、方便面、饭扫光、折叠餐具、洗洁精、丝瓜瓤。其中折叠餐具除了自己吃饭用,还有打包的作用。楼主在前辈攻略中看到欧洲不太有把剩菜打包带走的概念,有人找服务员打包,遭受白眼,最后服务员给了他一大张纸和绳子,然后这位前辈就是把菜用纸和绳子包起来带走的。
多数时候每晚回酒店前,我们的一大任务都是采购蔬菜和水果,光吃泡面下饭扫光也是要命啊,又没有龟苓膏王老吉啥的。从上图可以看出来,小电锅这种淘宝几十块的宿舍神器,一点都没有想象的大。当然如果你是带了一堆衣服要旅拍,就还是会对这个电锅的体积有点头疼。大概是年轻时候折腾够了,楼主现在的旅行基本就是带两三套轻便衣服,最好不要让我想明天要去哪个景点,还要搭配哪件衣服这种事,我觉得我现在脑容量有点不够。
至于早餐,如果订的酒店含早,那么自然就是酒店吃,如果不含早,那么我们通常也是头天采购蔬菜水果时,买牛奶面包饼干之类的留到第二天做早餐。不过话说,真没必要每天都订含早的酒店,因为酒店早餐都是典型的欧陆早餐,每天吃真的会烦。吃牛奶面包的心情是随便对付着解决一餐的心情,钱花得少,性价比高。如果非要酒店早餐,又贵,多吃几顿还让人觉得审美疲劳,最后会总结为性价比低,那是会影响吃货心情的。
当然全程还是有在一些餐厅吃,楼主会在每日详述中详细讲。
一些有干货的碎碎念
1、关于天气与衣服
行前看了不少攻略,在我们去的8月初,有人穿短袖的,也有人冷到穿羽绒服都冷的。楼主的实际感受是天气和昆明挺像,一热起来,太阳太毒辣,真的只能短袖,但一冷起来,真的也有人穿羽绒服。
楼主是短袖、长袖各带了两三件、开衫两件,夹克一件,两条薄裤,一条厚裤,以防万一也带了一件轻便羽绒服。但我们运气真的太好,有人攻略说全程下雨,全程冷,全程要羽绒服的感觉,但我们是全程短袖,只在刚好最后一天慕尼黑时,早上起来发现下雨了,确实就是变天的感觉,加夹克都撑不住那种。
2、超市购物时间
欧洲人真的是懒,超市周一到五一般只营业到七点七点半的样子,周六到6点多,周日完全关门。像我们这种每天都要去超市买蔬菜水果第二天干粮的,真的是很无语。我们自从因为忽视了这个问题,多跑了很多路之后,后来已经被逼到看到超市就莫名其妙想进去的地步了。
3、景点存包
维也纳的景点好多都要求存包,要不就只能是女士很mini的那种斜跨包(大概就只够装手机钱包),或者双肩包的话也得是很小的那种(楼主的是迪卡侬很网红的那款最小型号的),要背在前面才能入场。所以大家考虑好要带的包。
D1:美景宫、纳旭市场、卡尔教堂音乐会
CAT:
这是漫长的一天,晚上9点多从广州乘泰航起飞,凌晨1点多(当地时间)在曼谷转机,然后继续泰航漫长的10小时候,在维也纳当地时间早上7点多终于到达维也纳。
在出关后先调试好各种通讯设备,然后第一件事就是去买维也纳卡。关于什么是维也纳卡,各种使用tips,楼主都会放在最后的干货中讲,着急的就直接右边目录直达。维也纳机场售卖维也纳卡的地方在下图这个绿色的咨询处。
然后因为我们打算坐CAT快线去市区,所以接下来是买CAT的票。(关于CAT,也在最后的干货中讲,可右边目录直达)
下图是CAT的自动售票机,界面和操作都很好理解的(此行真正最考验人的是慕尼黑交通的售票机,后文详述),只不过我们俩的磁条卡都刷不出来,最后只好现金支付(此处庆幸幸好手上的欧元都是小面额的)。
维也纳机场去往CAT的站点很容易,一路只要顺着上图售票机后面的绿色标志走就行了。CAT快线是双层的,上车后,会有人查票。
CAT的终点站是维也纳市区有很多地铁及城铁的换乘站Wien Mitte。我们从Wien Mitte乘U3到Stephansplatz再换乘U1到Taubstummengasse站下。之后步行到维也纳两晚的住宿酒店Suite Hotel 900m zur Oper(下图)。
维也纳住宿Suite Hotel 900m zur Oper:
楼主选住宿的首要标准是位置!位置!位置!重要的事情讲三遍。而Suite Hotel 900m zur Oper的位置在哪里呢,参考下图:
从地图就可以看出来,虽然Suite Hotel 900m zur Oper酒店没在环城路内,但交通其实非常方便。离地铁U1线的Taubstummengasse站步行大概5分钟。但其实我们只有到达维也纳和离开维也纳时才用到了这个地铁站,其他的去维也纳景点的交通我们都是靠有轨电车换乘地铁的方式进行。
虽然从U1的那个地铁站都可以到达上图中画黑色大圈的地铁换乘点集中的卡尔广场区域,但从我们酒店出发去这个集中换乘的区域,最方便的办法其实是在酒店的斜对面坐有轨电车1路和62路(站名见上图),在Oper Karlsplatz站下,下车就是地铁站了。
此外,从Suite Hotel 900m zur Oper去方向与其他景点都不同的美景宫(上图右边红圈为美景宫下宫入口)也很方便。楼主最初看上这家酒店就是因为它离U1的那个站近,以及离美景宫也近。估计体力好的人,步行个二三十分钟就可到达美景宫。但是对楼主这种体力不好,又是安排的长途飞行到达之后立即去美景宫的行程(其实是因为还没到酒店的check in时间
),当然不会选择步行。
我们从酒店出发去美景宫的方案是在酒店斜对面坐有轨电车1路或62路到Oper Karlsplatz站下,然后无缝换乘有轨电车71路,到Unteres Belvedere站下。从这个站名就能看出来,直接就在下美景宫门口。
酒店去纳旭市场(上图左边红圈)也是步行可达的距离。
酒店到纳旭市场和到卡尔教堂(上图中间红圈,查理教堂就是卡尔教堂)的距离差不多。
酒店本身呢,我们住的房间比较小(不知道是不是所有房间都小),行李(两个小拉杆箱)打开一放,就需要在箱子之间踮脚走的那种。但是这个房间是此次所有住宿中设施最齐全的,还有烤箱、餐具、电烧水壶等厨房设备。总之就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美景宫:
放下行李后,时间离吃午饭都还早,与楼主预估的时间差不多,于是就先去就在附近的美景宫。
美景宫曾经是哈布斯堡王朝欧根亲王的宫殿,现在则是奥地利国家美术馆。美景宫分为上宫和下宫,71路有轨电车到达的车站就是在下美景宫门口,下宫是红色房顶,上图的绿色房顶的建筑是上宫。美景宫网址:https://www.belvedere.at/en
多数游客都是只游览上宫,因为美景宫收藏的最有名的艺术品都在上宫,其中镇馆之宝是维也纳分离派的克里姆特的代表作《吻》(下图)。我们也只玩了上宫,上宫从其官网看15欧/人,但我们有维也纳卡有优惠,13.5欧/人。
其实楼主对克里姆特的典型风格不是兴趣很大,反正就是各种马赛克拼贴、各种金灿灿,装饰性确实比较强。下图是他在美景宫里的另一幅名作《茱蒂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