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loading

百年时光隧道---记RAF皇家空军博物馆(伦敦)

  • 出发时间/2017-08-05
  • 出行天数/1 天
  • 人物/家庭出游
  • 人均费用/20RMB

科技迷自述

首先声明:本篇游记侧重于英国皇家空军(RAF)的馆藏实物与相关历史,全程除了通勤车票和书籍,没有额外费用;也没有吃吃喝喝。本文有英文介绍,基本是飞机型号标注,不影响阅读。

个人以为,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的地方,很有可能就是值得花时间品味的好去处:1,没有嘈杂的人群;2,没有大型MALL(购物中心);3,没有WiFi。还好英国不缺这种地方,比如各类博物馆。

本人关心科技发展,也对来自维多利亚年代的蒸汽朋克风格的大小物器(建筑、艺术品、机械工业等)有很高的兴趣,到了英国就会更留意相对小众的博物馆。这种习惯能使自己在某种程度上避开喧嚣的人群,静心思考。2017年在伦敦,忙里偷闲特意参观了这个博物馆,对各类展品看得比较认真,像在百年历史中不断穿梭。
英国虽然国土不大,却是航空工业强国,至今仍对世界航空发展起着重要的贡献(请大家坐飞机时留意下发动机)。伦敦这家皇家空军博物馆的军事藏品很齐全,相比国内志愿者,他们显得很懂自己家的馆藏,也喜欢事无巨细地把东西拆开来向你介绍,这样大家都可以管中窥豹地了解英国军用航空工业发展史。
图片摆设是17年的版本,展区重新布置了,展品以官网或者维基百科为准。
现在补发游记,顺道纪念皇家空军百年历史(皇家空军诞生时间为1918)。

提醒一下,如果今年到这里,展品和去年比会稍有变化,有些展品已经移到Cosford展馆。
【下图引自维基百科】

皇家空军博物馆在英国国内共有两个馆区,分别是位于伦敦北郊的伦敦馆区(Royal Air Force Museum London)以及位于科斯福德航空技术大学的科斯福德馆区(Royal Air Force Museum Cosford)。这次参观的是伦敦的馆区,原来是民用机场,后来改为军事培训用途,1972年正式为空军博物馆。
再次提醒:该处免费!!!
详情可参照官网:https://www.rafmuseum.org.uk/london/

地点:
Grahame Park Way, Colindale, London, NW9 5LL, England。
博物馆在Colindale地铁站附近。从市中心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来这很方便。距离地铁站步行距离为10-15分钟,不难找。平时人也不多,目测很多是本地航空爱好者(就是多少都懂些,也爱花很多时间细看的那种人)。

展馆布置如下图(18年版本):
【下图引自维基百科】

Hangar 1, RAF Stories and First to the Future(名机馆)
Hangar 2, the Grahame-White Factory(航空先驱Grahame-White展馆,地盘是他家的)
Hangars 3 and 4, The Historic Hangars(历史馆)
Hangar 5, the Bomber Hall(轰炸机)
Hangar 6, RAF in an Age of Uncertainty(不确认年代)

航空强国

得益于其深厚的工业基础及层出不尽的航空人才梯队,英国积攒的本钱也有足够底气去傲视群雄。远在百年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空中力量就出动开打了。至1918年皇家空军(RAF)正式成立,到今年补写游记就恰好100年。今年又重修,这里的馆藏丰富,接近一百架飞机,从一百年起攒下各类RAF的航空藏品,英国人非常重视这方面的教育,可以在这些展馆单独专家进行科普的现象,因而内行人士也不难从这里找到各款里程碑式的装备,继续深入探究。
对航空有兴趣的蜂友看到这些实物,能感受到她们的价值。她们不仅仅告诉我们英国的航空史,也折射出人类百年来不断突破自身限制的一段历史。
图片中有涉及各类飞机及航空设备实物。对应的型号、以及各类机器的性能,就不一一贴出来占地了,更懒得翻译,某搜寻网站找找就出来了(也相信很多蜂友未必有精力深究的),有兴趣深入的蜂友自然可以在馆藏表那里对号入座并延展不愁各种设备的详细资料。

表一:历史名机各型号(2017版本,详情参考官网)

The Sopwith Camel in the 'Milestones of Flight' hall
BAe Harrier GR.3
Bleriot XI
de Havilland DH.60 Moth
de Havilland Mosquito B.35
Eurofighter Typhoon (prototype)
Fokker DVII now in The Grahame-White Factory
Gloster F.9/40
Hawker Hart II
Hawker Tempest V
Lockheed Martin F-35 Lightning II (display mockup)
North American P-51D Mustang
Percival Mew Gull
Sikorsky R-4
Sopwith Camel now in The Grahame-White Factory
Messerschmitt Me 262A-2a Schwalbe now in Cosford

我们从遥远的一战开始感受人类航空工业的童年时代:设备简陋,事故不断,死亡率奇高,航空是冒险家的玩意。。。

原始装备。。。看着就很激动,机师要凑得很近才打得准,难度比现代导弹高多了

随后的二三十年代,人类在航空领域也投入越来越多的技术和金钱,发展出越来越复杂的机型,装备也越来越完善,揭开了一个新时代。

源自20世纪的古代精密发动机,您可以知道他们家老早就花大力气研究

伦敦上空的鹰

背景:
二战开打没多久(1939闪电战),纳粹铁蹄不但踩遍周边欧洲中小国,一战老对手法国也顺利仆街了。而后英法共同迎来了敦刻尔克大撤退, 喷火和飓风战斗机越过海峡帮了不少忙。战机飞过海峡,掩护当时撤退的几十万英法军队,想想就压力大。。。英国空军的飞行员竭尽所能,配合著名的“发电机行动”,有的飞行员一天出动三四次,因此在敦刻尔克海滩上空始终有英军飞机掩护大军逃过对岸,成功保存了后期盟军反攻的有生实力。


开打:
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纳粹把持了对岸法国及各个低地国家,自然也不把英国放在眼里,希特勒日夜期盼着收拢这个“囊中之物”。1940年7月,纳粹空军倾巢而出,誓言要收拾对面英国。此时,强大的米帝还没出来帮忙;国内局面也不乐观,飞机数量上不占优,人员也打少见少,可谓至暗时刻。丘吉尔冒着必死之心对抗纳粹,发表著名演说:This was their finest hour
有了坚毅的领袖,也有同仇敌忾的将士,英国这边再也不能当缩头乌龟乖乖投降了,依靠各种科技(比如当年很厉害的雷达预警,发挥了重大作用),以少胜多打反击战。
鏖战:
德国看起来势不可挡,但高层的战略思想时常动摇,加上护航战机航程不足;而英国这边则启用当时先进的雷达技术来实时监测,做到有的放矢,可以大幅提升反击能力,这样德军的轰炸效果大幅减弱。指挥部综合使用战斗机、雷达和高炮,效率也大大提升。1940年11月底,不列颠空战结束。1940年7月10日至11月中旬,德国空军被击落1818架,英国皇家空军损失995架。自此,德国也基本没有针对英国本土组织大型的入侵行动了。
对于英国空军的贡献,丘吉尔留下名言:“在人类战争领域里,从未有过这么少的人对这么多的人作过这么大的贡献。”不列颠空战,彻底粉碎了纳粹德国企图进犯英国的计划。二战开始以来在欧洲战无不胜的德国军队第一次仆街。

历史图片:1940年英国空军加班加点完成加油和补充弹药的任务,一个飞行员每天得飞好几趟。

那些年的伦敦上空:双方战机在狗斗

伦敦挨炸场景:

咱们回到博物馆,可以看到他们双方的力量对比,除了火力(英军的机枪Vs德军机炮)相对弱,英国这边的装备也是势均力敌。

17年这次参观有点遗憾,不列颠之战展馆正处于维护期,不然还可以看到许多诸如BF-110在内的稀有名机(现存数量极少)。但站在这里,仍可以感受到当年的不列颠空战的硝烟。

他们将当年的死对头放到一起,两款飞机博物馆再继“前孽”,继续比划

把喷火战斗机拆开一部分,大约就是这个样子。懒,就不逐个部件翻译了。

大家可以留意下:视野良好的飞机座舱

细节之一:铆钉(飞机制造一种工艺拼接手段)和蒙皮可以看到他们的工艺流程,这是款非常成功的型号,二战功臣

死对头出场:大名鼎鼎的BF-109E,早期型号

机炮口特写,早期型号口径比后期小

本篇游记共含 6517个文字, 91张图片。帮助了 游客。 举报
相关目的地: 英国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页面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