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loading

20万步,古老热土全新发现

  • 出发时间/2018-10-01
  • 出行天数/8 天
  • 人物/和朋友
  • 人均费用/15000RMB

按挂几次陌生电话后,终于接了起来。
“喂,你说啥子安,幺儿豁?”
“是的,恭喜你成为了法国指路人面基大会摄基师。”
“我妈妈说过,天上不会掉馅饼,你不是骗子吧?”
“一不要你财,二你也无色可劫,能骗你什么!”
“无色可劫”必定了解我,姑且相信你。还没有回过神来,就和小伙伴们一起踏上了古老热土——布列塔尼

布列塔尼

布列塔尼大区】
布列塔尼法国六角形地图左侧一角,依偎大西洋成半岛之势,布列塔尼人的祖先是公元五六世纪从英格兰渡海而来的凯尔特人,所以在精神气质上更接近隔海相望的威尔士康沃尔地区和爱尔兰

文豪维克多·雨果在长篇小说《九三年》中描述到:“眼睛亮,头发长,喝兽奶和吃栗子过活……背上披着皮短衣,上面有丝线的阿拉伯式刺绣,说着一种死了的语言,这样就把自己的思想装进了坟墓;在平原上他是个农夫,在海岸上他是个渔人,在丛林里他是个违法的猎户;他爱他的国王、他的领主、他的教士和他的虱子;时常在广大而荒凉的海滩上沉思,好几个钟头一动不动,忧郁地倾听着海洋的呼啸。”雨果认为那是奴隶的习惯性错觉,他将与大革命对抗的布列塔尼人民描绘为严肃而古怪的蛮荒之人。

▼旅行线路图

感激同行的骑士、公主们:@楚大侠 @老九Pei MIAO @万宁熙 @滢小主 @Vigne @yuccayu @陶然 @白宇 @李小帅 @托马思胖柴 @栀子,一起渡过“吵吵闹闹”的8天,一群有趣的人,永远面对的都是好天气。

此行照片没有用统一的调色,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会被轻易传染,那就是法国人的浪漫与随性,回顾这些照片的时候,这种情绪也同样植入了进去。“啊,多么风骚的调色走位。”

缅怀建筑诗人【保罗·安德鲁】

风尘仆仆,10多个小时的飞行劳顿在戴高乐机场得到了暂时的舒缓。刚下飞机,“老九”就一脸沉重的告诉我们,前几日,巴黎戴高乐机场的设计者——保罗·安德鲁去世。这位大师其实是一个中国人比较熟悉的设计师,中国国家大剧院、上海浦东机场、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都出自大师之手。安德鲁的离开,建筑师们可能又会哭晕在厕所。

大师好像一辈子都和机场打交道,包括最近我们因台风被困住的大阪关西机场也同样出自于保罗之手,对于爱旅行的我们,那些曾经起飞、降落过的很多地方都来自于老爷子的灵感,缅怀......虽然只是短停,并不限制我们对戴高乐机场的喜爱和欣赏,时隔44年后,再次感受依旧风采的设计中的设计。

▼顺便一提,法国航空的安全告知是我见过最有特色,最时尚的版本。“老九”被小姐姐们迷得神魂颠倒。

▼ 拉小提琴的胖哥哥特别可爱,无论谁到钢琴边弹奏一曲,他都会凑上去合奏,小眼神还特别挑逗。这是法国,只要不太赶时间,会弹的人都会秀上一曲,琴声不断,唯一变化的是席上的演奏人。

▶主线①当代艺术的交集【南特】

一个城市不一定需要那些所有人都得朝圣般的景点,反而一些不起眼的东西,会让怦然心动。南特就是这样一座城市,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却不陈旧。这里对当代艺术有着独到的见解,文化的外放,不刨根问底,又怎么提现骨子里根深。

▼ 走出机场,接机的CITY TOUR让我们兴奋不已,司机大哥问了三次要不要关上敞篷。“no,no,no”大家异口同声,毕竟国内很少可以体验到敞篷BUS的乐趣。虽然阳光灼热,经过风的调和,也好舒服。

▼ 走在南特的街头,你会不经意在墙上看到各式各样的图案,马赛克,涂鸦,金属......我不知道到底有多少这样的东西充斥着这座城市,我的头就像开了360度全景摄像头,努力探索着这里的奥秘。

南特的店招也独树一帜,好像每一个老板都是当代艺术家,比如,理发店,是一头飘逸毛发的牛。

▼ 巧克力用钱包包装。

▼ 或是街头穿着华丽服装的布鲁塞尔菜。

▼ 其实真实的布鲁塞尔菜,只是用来塞牙缝的。

▼ 还有这红绿搭配的CK内裤,奠基了南特的当代艺术精神。sorry,说错了,应该是内裤后面的篮球架,它的四个方向都错落着高高低低的球框。

▼ 城市的墙壁上经常会出现一些抽象的画作,是红色帆船和睡莲吗?

▼ 一抬头,我觉得连墙上的补丁,在这座艺术之都变得刻意起来。

▼ 还有那些赤裸着瑟瑟发抖的广告牌,这是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呢?

▼几座雕塑的对望,噢,这里有太多的故事,等着我们去发掘。

▼一个铜人,提着旅行包,成了酒店的招牌,在南特,每一件艺术品都有自己的使命和价值。

▼ 走廊上的千纸鹤。

▼ 餐厅的招牌

本篇游记共含 21668个文字, 683张图片。帮助了 游客。 举报
相关目的地: 法国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页面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