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走进中东世界 为8月里的夏末奏一章狂想曲
- 出发时间/2018-08-15
- 出行天数/10 天
- 人物/其它
- 人均费用/16000RMB
若说约旦之行一次次带给我视觉上的震撼
那么以色列耶路撒冷则是心灵上的震撼了
在第一天从特拉维夫到提比利亚时 说实话 这段路与我而言 印象总是平平的
不好不坏 留下了记忆 却不够刻骨铭心
正因为如此 在抵达约旦后 无论是惊艳无比的佩特拉还是最酷的瓦地伦沙漠探险
都让我觉得约旦之行远远胜过以色列
可是 当走到耶路撒冷时 这座城市对不同宗教文化的包容 却是一次次震惊着我的灵魂
这是一次关于中东阿拉伯 犹太人世界里的旅行
一次身体灵与灵魂的双重震撼与洗礼
走进阿拉伯 犹太人的世界
在8月的夏末里 演奏一章关于诗与歌的狂想曲
那处处悬挂着大卫王之星国旗的以色列
以色列的国旗呈长方形 白色旗面 上下各有一条蓝色宽带 白底两蓝带及蓝色“大卫之星”的旗帜
蓝白两色是犹太教僧侣披肩(塔利特)的颜色 蓝色代表以色列的天空 白色代表洁净之心
“大卫之星”是西元前十世纪以色列王国大卫王在其盾牌上的标志 代表犹太教与以色列传统文化
登上城堡山俯瞰整座安曼老城
在阿拉伯的世界里 还有这样一个平和的国家
叫做约旦
行前的念想
最开始接触以色列
大概只是从旅游的宣传册上看到的地方
对于以色列的了解 也不过仅仅是知道著名的哭墙 仅仅是知道那是他们的圣地
而至于这面墙为什么是圣地 一无所知
似乎对于很多人来说 又或者说到我自己去过的地方来看
或是海岛 或是旅游胜地的国土
那些被世人津津乐道的地方 美 却少了一丝神秘
很少有人会念着这些不太被人挂在嘴边的中东国家
但是于我而言 越是不被推崇 越是不为人倡导 那就越是神秘 越是非去不可
就好像从小我就不太稀罕北京上海一样 从没有巴巴的想着要去
因为从心里知道 这些地方实在是太好去了
并且它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而对于以色列呢
我想 它就是我心里给自己划分着的 “不太好去的地方”
神秘得像是蒙着面纱的地方
想了很久 一直想着寻个机会去看看
也许是缘分吧
冥冥之中早已注定的相遇
在这个毕业季的夏天里 有了这样一次契机
圆了自己一个梦
最开始想去的只有以色列
约旦对于我来说 就像是意外之喜
本想着没什么意思的国家 仅仅是因为邻近才顺带着去的地方
可是谁曾想到 却是那样的不可思议
这里先卖个关子
在后文里再慢慢道来
从决定要去以色列的那天起
身边的人又开始跟我普及安全问题了
最常听到的就是 “你居然敢去以色列疯了么”
要不就是 “那边很乱的 别去了吧”
甚至有人说 “你真的是在作死”
可是
就像之前我一意孤行的要在中印发生战乱的时候跑去西藏
新疆动乱的时候跑去南疆
土耳其不稳定时还是去体验了一把最浪漫的土耳其
上海台风暴雨的时候 我还是飞过去了
所以你看 我一直在冒险
但是幸好 都有惊无险
总是奉新着一种信仰
对于旅行 5分自我保护 3分靠运气 再有两分就是命中注定了
不因为一切未知因素停下脚步
大概就是这么些年我最大的任性了吧
想去的地方 就去吧
只有身临其境去体会了
你才会知道原来这个国家是这样的
没有道听途说里的动乱
没有中东人民的无理野蛮
算是我运气好么?
才能使得接触到的大多都是很好的人
不尽然吧
还是那句话
很多东西 只有去了 才会知道
关于以色列
以色列
北临黎巴嫩
东面与叙利亚约旦相邻
西南部靠近埃及
它的大部分政治经济中心其实是在特拉维夫的
而正如德国人一定要将首都定在柏林一样
以色列的首都 也一定要定在耶路撒冷这是永远不可分割的首都 是他们的信仰
说到以色列
就不得不聊聊这里的宗教文化了
以色列的首都-耶路撒冷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三大宗教(犹太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的汇聚地
被所有信徒们尊称为圣城 一定要去朝拜的地方
从远古时期开始以色列便汇聚了这三大宗教
犹太教的创世人是摩西 但是他并不是犹太人所信奉的神
虽说犹太教最早起源于埃及但是埃及并没有留下太多关于犹太教的东西
作为世界上起源最早 同时也是最古老的宗教
在以色列在耶路撒冷光是犹太教都分为三个派别
而最传统的犹太教教徒 依旧保留着他们的传统 穿着黑色西装 黑色西裤 带着黑色檐帽 留着大胡子
鬓角处留着卷卷的头发 那个是不能剪掉的 因为他们信奉 这里的头发是属于上帝的
基督教与犹太教是同源 都诞生于耶路撒冷
或者可以说 基督教是犹太教里衍生而来的派别
只是犹太教信封圣经里的旧约 他们仅仅信奉唯一的真神耶和华
他们认为 犹太人是耶和华的特选子民
并且 他们认为救世主尚未到来 因此将希望寄托于未来
而基督教教徒信封新约 (圣经旧约后 添加的部分 称为新约) 他们认为弥赛亚 也就是救世主已经诞生 便是耶稣
基督教为了淡化犹太教对其的影响 因此将犹太教的圣经称为旧约 而添加的部分便是基督教新约
基督教又分为天主教 东正教 和基督新教 统称为基督教
而对于伊斯兰教 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
伊斯兰教是穆罕默德创建的
传说 穆罕默德见到上帝的时候问 我们需要每天祈祷多少次
上帝说 祈祷五十次吧
后来他遇到基督教后 基督教说他们每天只祈祷三次
于是穆罕默德再跟上帝商量后 决定伊斯兰教每天祈祷5次
而伊斯兰教的“圣经”就是古兰经
这三个宗教都是信奉神的 只是对于神的称呼不同
虽说我没有宗教信仰 但是对于有信仰的人是打从心里尊重且羡慕的
有信仰的人总是活得比较透彻
我们从北京飞往特拉维夫到了机场时 才感受到去往以色列的人原来这么多
同行的朋友说 他们大多都是去朝圣的
那一刻 突然有种莫名的情绪
对于我们这样毫无信仰的人 又是带着怎样的心情 去往那一方圣土的呢
再来说说以色列的历史吧
以色列这个国家为何精彩 为何神秘
除了它的宗教信仰
再有就是那几千年的历史文化
以色列的地理位置 正好位于亚 欧非洲大陆的交界处
在历史上 它经历了亚述 巴比伦 波斯希腊罗马拜占庭等古国的统治 犹太人在这里逐渐衰败
并被罗马人驱逐 从而散播到世界各地
罗马人不仅迫害犹太人 基督教也被迫害 耶稣便是在这里被钉上十字架的
但是到了后来 基督教却成了罗马的国教
这样的地理位置 若说是以色列的“不幸” 使得它先后被无数亚欧非兴起的各个王朝统治过 动乱不堪
但它偏又是“幸”的 因为这里是圣城 应许之地
以色列先后被多个王朝统治 而它自身统治自己却只有短短几百年 还是分成了许多小国
奥斯曼土耳其在这里统治的时间最长
所以 至今来到以色列来到耶路撒冷仍是能在街头巷尾找到许多土耳其的踪迹
公元638年 穆斯林从拜占庭手中夺权 从次 此地多为阿拉伯人居住
到了二战时期 犹太人惨遭灭种式的屠杀 后来 全球范围内的犹太人响应 支持犹太人复国
后来又将巴勒斯坦地区分为两个国家 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
到了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成立 犹太人有了自己的国家
以色列建国之后埃及伊拉克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向以色列宣战 这也使得在战争期间 又有不少犹太人向外转移
而到了今天耶路撒冷同时作为两个国家的首都而存在
西耶路撒冷为以色列的首都
东耶路撒冷为巴勒斯坦首都
走进以色列 去走一遭朝圣路
从北京到特拉维夫
航程说长也不算长
总之又是10个小时没能好好睡一觉
飞机上巨大的轰鸣声 是根本让人无法入睡的
就这样半梦半醒的
从北京来到了千里之外的特拉维夫
当第一束光射下时
我看到了特拉维夫清晨的样子
⭐️小贴士
很多朋友担心以色列因为宗教问题 办理了签证后会影响去其他的国家
这里大家可以放心以色列约旦等中东国家的签证都是单独发放的卡片
章子不会盖在护照上
但是这个卡片一定要收好 出入境都是需要的
办理好入境后
拿上行李
走出机场
为期10天的中东之旅就要开始了
当地接待我们的地陪早早就在机场外面等着了
一个可爱的以色列男人
彬彬有礼的 留着胡子 会说带有口音的中文
他总说他是现代的犹太人 不是传统的
之前我就说过
在国外时空气中有种说不出的 好闻的味道
每次出来旅行时似乎都能闻到
大概是夏日里的香气
又或者是此刻开心到冒泡的心情吧
在特拉维夫并没有长待
高晓松说特拉维夫是一个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地方
它跟耶路撒冷
就像是中国的北京和上海
这里靠海
靠着最美的地中海
一路驱车前往以色列最大的港口城市--海法
海法是以色列仅次于耶路撒冷特拉维夫的第三大城市
而整个以色列国家并不大 就比北京大一点
从特拉维夫到海法不过一小时到车程
沿途看着湛蓝的地中海
long time no see
抵达海法后
便前往位于海法的巴哈伊花园
这座巴哈伊教的大同圣殿花园就赫然修建在这里
这里也被称为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有空中花园的美称 甚至能与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媲美 那是古希腊时期园林艺术的结晶
背靠迦密山我们便是站在迦密山上俯瞰整座园林
这座园林是巴哈伊教的圣地
内部只有世界各地前来的信众能够进入
园林共有19层
据说是巴哈伊人根据自己的历法来修建的
在巴哈伊教中 每年有19个月 每个月有19天
与圣殿临海相望的
便是黎巴嫩的边境
从这里俯瞰
绝美
离开海法后 驱车约半小时左右
前往拿撒勒
拿撒勒又译纳匝勒 现今以色列的北部城市 位于历史上的加利利地区
自中世纪大部分被阿拉伯基督徒占领
在拿撒勒主要的居民是阿拉伯人 而阿拉伯人是信奉伊斯兰教的
但这里却又跟基督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传说耶稣在该城附近的萨福利亚村度过青少年时期
因此 这里也是基督教的圣城之一
而天使报喜堂 是拿撒勒最受瞩目的建筑
也是当今基督教最主要的礼拜堂之一
到了拿撒勒后
在这里吃了午饭
餐厅里充满着典型的阿拉伯风味
还有可爱的吧台小哥
每次发现我拍他就停下来对着我比个耶
临走时他问我能不能合照一张
所以有了这张照片
饭后跟着ori 穿过小巷穿过穆斯林的清真寺
正巧遇上刚刚祈祷结束走出来的穆斯林们
从这里到天使报喜堂 仅仅就隔了一条街
两个如此迥异的宗教却能相安无事的生活在一起
你拿着你的十字架 我捧着我的古兰经
还未到耶路撒冷便能感受到这个国家的神奇
终于走到天使报喜堂
相传当年圣母玛利亚在这里受圣灵感孕 耶稣也在这里长大
是为了纪念天使迦百利向玛利亚报告怀孕的喜讯而建立的教堂
门外的长廊上
挂着不同地区圣母诞子故事的画作
教堂的大门上刻画着耶稣从出生后 一生里发生的故事
入内参观 真的是很美了
从一层 下至地下 再绕到二层主堂 看整座教堂
从三层侧门出来 整个天使报喜堂 是绝美了
第一次真正走进基督教的圣殿
里面的一切对于我而言 都是神圣 又神秘的
就像是电影里出现的那些画面 终于能够得以亲近
敬畏 又有些欣喜若狂
在里面时 有看见神父捧着圣经走过 有那么几秒钟
我是愣愣的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
说不出内心是什么感觉 总之是有一些震撼 有一些惊奇的
从天使报喜堂出来后
我们站在报喜堂门前的路边等车开过来
有车辆驶来 路过教堂时 司机停了车 朝着教堂的方向 默默的在胸前划着十字
然后又继续上路了
当时看见这一幕的时候 不知道怎么形容那种心情
更是来不及记录下这一幕
后来想起来 只觉得有些羡慕
有信仰的人 终归是幸福的 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
离开天使报喜堂后 驱车前往提比利亚
为着去参观加利利湖边上的彼得首席堂 以及位于八福山的五饼二鱼堂和八福堂
这三个教堂 都是一千多年以来 基督教教徒朝圣的圣地
从五饼二鱼堂到八福堂
看着背后蓝得深邃的湖水 便是以色列的生命之泉加利利湖
五饼二鱼堂 即饼之奇迹教堂 位于加利利湖畔
相传 耶稣曾经在加利利传道时用5个饼和2条鱼喂饱了5000人
为了纪念这一神迹 而修建了这个教堂
八福堂位于八福山 此山是加利利湖北岸的一座高丘
因耶稣曾在这里 登山训众 传教中 山中圣训 而圣训中第一部分是八福 因而得名
因为是基督教的圣地 对于没有宗教信仰的我来说 进入宗教的圣地总是保持着敬畏的心情去走一遭
不能与基督教教徒感同身受 但是同样敬畏它
在八福堂里偶然遇见的修女 经过同意后 为她拍了一张照片
其实说实话 对于五饼二鱼堂和八福堂到现在我已经不太能记清他们具体的模样了
只是还记得那些来朝圣的人们
还记得那天天很蓝加利利湖很美 花儿分外鲜艳
一副伊甸园的景象
也许 这真的是上帝住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