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loading

北平早秋 | 漫步于青砖红墙间,追一抹暖暖斜阳

  • 出发时间/2017-10-20
  • 出行天数/5 天
  • 人物/一个人
  • 人均费用/2500RMB

北京大概就是这样一个地方,知道一定会去,却未曾认真的将它提上日程,然后有一天,突然就启程了。

虽未曾生活在北京,但这个地名却在成长的岁月里与我息息相关。
扎着羊角辫时嘴里每天便唱着“我爱北京天安门”,那时候并不知道北海公园的湖水在太阳和微风的附和下究竟有多美,却也动情的唱了很多年“让我们荡起双桨”。
还在懵懂时便在语文课上跟着史铁生先生的文章落下泪来,那时候的课堂很静,语文老师那台专属录音机里缓缓念出有关地坛的故事,不谙世事的我们趴着听着却不知怎的眼泪就充满了眼眶。
从前不知道故宫究竟有多大,却也听了那么多有关这里兴衰的故事。

脑海中太多关于北京的画面与故事,所以我来了,在这个温和的秋季。
来看我这个未曾谋面的,老朋友。

北海公园 | 遥望白塔,踩着一片金黄落叶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用这句歌词来概括北海公园最恰当不过,北海公园以湖为中心,周围是错落的假山、草地、小道,绿植是种满了的,环绕着公园的红墙在斑驳的光影下倒影着树的影子,实在好看。
我在一个天气正好的上午来到这里,一眼便爱上了。

公园的门票10元,后来发现我进的这个门是公园的侧门,并非热闹的正门,心里也在暗暗庆幸是从这个门进入到公园中的。
经过一片竹林,一路幽静,来到公园围墙边的石路上。
主路上分外热闹,可以听到小朋友的喊叫声和来来往往的聊天声,而石路上却没有多少人,我踩着青色的石头慢慢走着,看着那已经很有年代感的红墙以及丛丛茂盛的松树。
红墙之于北京,总是被赋予特别的意义,只要看一眼便能深切的感受到,这是北京的颜色啊。

天气格外的好,红墙布满斑驳树影,青灰色的砖上已经长满苔藓,砖缝中发出绿色的小草,生机勃勃,也布满时光的味道。
如果把时间一点点向后倒退,是否也有看着这面墙上的光影发呆的人呢。

我很爱这方天地,久久在此停留,也索性将相机放在石头上给自己拍起照片。
初秋的北京,不冷也不热,一年中这样温和的天气总是非常可贵的,将这样的时间用在户外也总是值得的。
一切还不萧瑟,小草油油亮亮,天空蓝蓝,太阳晒在脸上暖暖的,这是多好的当下呀。

离开青石小路来到大路上,波光粼粼的湖水园已不算是多么精美与时髦,但是我也相信来到这里的人不是为了寻找时髦与新意,也许对于本地人来说,这里是一个消磨时间的好去处,而对于旅游者来说,这里有着旧时光的味道。

我在想那些年,很多人都还是个孩子,最幸福的事不过是来逛一次公园,能被爸妈牵着手,买一串糖葫芦,奢侈的划一次船,那时根本不懂水波荡漾有多美,更不懂柳条随风飘摇是何等的意境,只是享受于家人的陪伴,和一切新奇的事物。
那时候,公园在一个孩子心中是多么重要啊。

在湖边踟蹰许久,继续沿着步道向前,小路上的人非常少,大片的草地还是翠绿,但已有很多落叶了。
柳枝还是青翠的,婀娜的身姿垂向湖中,我坐在路沿上休息,乐在其中的自拍~

正在路上走着,远远便看到那一树一地的金黄。
别的树和草地都还绿着,只有它,袭一身金黄外衣伫立于此,并将它脚下的土地铺满它的色彩。
那是我这个秋天第一眼看到的秋色,如此绚烂美好,此时深深的体味到泰戈尔所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
阳光斜斜的照过来,静美如此。

路过这里的游人都会不禁停下脚步慢慢欣赏这份美丽,而它,自顾自的美丽着,在太阳的照射下伸展身姿,在微风的附和下轻轻摇摆。
大概就是如此,一朵花,一棵树,都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它直达你的内心,俘获你,感动你。
那一瞬竟胜过千言万语,片刻的驻足便是最好的礼赞。

天朗气清,沿着湖边轻轻跺步,我毫无目的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切,竟有几分想象中的模样。
是微波粼粼的湖水,是随着水面荡漾的小船,是沿着湖岸茂密生长的柳枝和大片的绿色,是低低的带有飞檐走壁屋檐的建筑。
是正好的蓝天,怡人的温度。

有时会不甘一个人的寂寞,每每出游时也总希望三五成群,但有时却也偏爱着一个人的静默,一个人走着,总能发现很多细微的美妙,一个人,总也能在某一个角落长久踟蹰,直到拍下一张最满意的相片。

看着坐在路边休憩的人,谈笑擦肩而过的人,这时的自己是一个旁观者,一个记录者,捕捉着每一个我所喜爱的画面。

沿着公园转了大半圈,走到了热闹的大门,在这里,白塔近在眼前,路上都是和白塔合照的游客。
我来到门口的青石墙边,这里有火红的藤蔓条条垂下,秋季的色彩总是能很轻易的俘获人心,我又在这里停留许久,看着这些晕染的红色分外欢喜。
有些美,在其亘古不变,而有些美,在其短暂与不可停留,四季更迭,春来赏花,秋季赏叶,总是不厌其烦的,而这些自然中的万物也从来不令人失望,一片火红,一片金黄,便是一秋。

北海公园是我所到北京城的第一个地方,因为刚好的时机,这里的美超出我的预期。
对于相同的地方不同的人有着千差万别的评价,其实不难解释,有关当日的天气,有关季节,有关所走的路径,有关心情,有关预期,综合而言,最为难能可贵的便是“刚刚好”。
幸运如此,我来了,而你美的刚刚好。

天坛 | 日落时分,是属于你的静寂

骑着自行车在北京的街道穿行,两边的行道树已有些泛黄,洒水车驶过,空气中飘着潮湿的味道,有时候车辆经过,会卷起几片落叶飞舞,我突然有种在旧时光中的滋味。
那时候的人们,就是这样骑着自行车在北平的街道上穿行而过吧。
所经过的街道,并不是我想象中十足现代化的模样,而是充满着某种说不上来的沧桑却稳重的模样,也许源于心境,眼看到的一切也带上了心中所想的滤镜。

来到天坛,其实是今日的意外,本想今日先到地坛却意外的定错了位,跟着导航来到了天坛
既来则安,都是想到达的地方,只不过是先后顺序的问题。

天坛的门票是15元,联票34元。
若只买了15元的门票,就只能在公园中转转,不能进到园中园去,所以一般来参观的游客一定要买联票,才能看到祈年殿、圜丘台等地。
从前以为天坛就是祈年殿,到了后才发现天坛还是一个很大的园子,而祈年殿、圜丘台等在园子的中部。
天坛曾经是皇族祈祷祭祀的重要地方,如今我们已不大懂那些,来到这里也只为看看华美的建筑。我的目的也很简单,重点就是祈年殿,这座建筑实在太美。

穿过公园,来到祈年殿时已是日落时分,天边隐隐泛着红色,已接近日落时分。
刚到时祈年殿的正门依旧是人声鼎沸,但大多人很快拍完照便离开,并不多做停留,我围着大殿走了几圈,大殿的背面没有什么人,此时天边橙色的晕染和蓝色的天空衔接着,这里的空气稍稍远离了些嘈杂,一切显得庄重而严肃,寂静才是你原本的模样。
我暗自庆幸着是此时来到这里,人群已渐渐散去,我拍下这空旷的一幕,心下满足。

沿着游览路线参观完天坛的其他部分,天空已是渐黑。
记得刚刚进到天坛景区,看门口的地图时,一位野导游过来问我是否需要讲解,我自是礼貌的拒绝,没想到他竟然死缠烂打并且出言不逊,说道:“没有讲解,你根本什么都看不懂,就是白来了。”我是莫名其妙,我看不看得懂,关你什么事。
对于很多地方,我从来不求全面的了解它,我只想去看我感兴趣的部分。旅行这件事,不过就是求个愉悦,只要看的高兴了,于我来说也就足够了。

地坛 | 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如果说去北京的其他景点是为游览,那么来到地坛便有了更多的意义,这大概称得上是圣地巡礼吧。不知有多少人知晓地坛,来到地坛是因史铁生先生。
今次来到地坛,专门又再读了一遍《我与地坛》,这本书是读多少次都值得的,它是跌入谷底之人的心路历程,它缓缓的讲述了我们要悟很多年的道理。
史铁生先生写到:“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这是一个身强体健之人失去行走能力后的大实话,却也是我们活着最需要明白的道理。
他和失意的长跑家一起在这园子里待到天黑,开怀痛骂,骂完沉默着回家,分开时彼此叮嘱:“先别死,再试着活一活。”我们可以咒骂这让我们沮丧的当下,却也从来不要失去试着再来的勇气,他如是告诉我们。
后来我们所看到的,是他的成功,是世人对他的赞誉,我们看不到感受不到的,是他撕心裂肺的痛苦,是他的迷茫他的懊丧,是他一次次绝望又从绝望中找回自己的轮回,这些,我们都不知道,而有地坛,静静的包容了他的一切,这里是史铁生先生人生转折的重要部分。
后来,地坛已不再仅仅是一个地方,它与他的灵魂心意相通。

本篇游记共含 8489个文字, 99张图片。帮助了 游客。 举报
相关目的地: 北京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页面底部